王關喜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風、行為準則的總和,是班級的靈魂所在,也是班級發展、學生成長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文化不僅影響著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孜孜以求,更重要的是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積極優秀的班級文化具有無形的,又無處不在的教育激勵功能,它是一種特有的教育力量,滲透于一切活動之中,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高中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的整體設計過程中,更要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結構,通過教室環境設計、明確制度目標、開展文體活動、自身言傳身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無意識”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從而形成積極的班級文化力量,真正實現“無為中有為”。班級文化建設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三個層面,班級物質文化是對學生進行潛在教育感染的環境基礎,班級制度文化實現教育目標的制度保障,班級精神文化是整個班級的共同價值取向和核心主旋律。
教室作為學生學習生活、老師授業育人的主陣地,優美的教室環境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而且能消除學生學習后的疲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的感情,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
1.精心設計教室環境。在做到教室寬敞明亮、衛生整潔、空氣清新、桌椅擺放整齊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好教室每一個空間,努力做到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共同布置。這里我特別強調黑板報的主題設計,每次都要求班委結合本班學生特點、緊扣時代脈搏、側重內容創新。板報案例:高二期末考試總動員,標題:給高二(5)班勇士們的一封信,主要內容:馬蹄輕揚,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你是一位馬上要踏上高二期末考征程的戰士,你年輕富有朝氣,理想滿懷、壯志在胸,面對前路,難免有些迷茫,在離期末考試還有18天的關鍵時刻,老師們有話要對你們說:“……”關于期末考試,還有很多很多,最后凝結成四個字送給你:相信自己。設計意圖:以“書信”的形式更具有親和力和說服力,吸引同學們去閱讀這封“信”的內容,激發同學們去理解這封“信”背后的深層涵義。學生閱讀完這封“信”,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和幸福期盼,更加堅定沖刺期末考試的信心。
2.精心挑選班級標語。班訓是班級整體精神、目標的體現,主要是對學生的要求、訓導、告誡或防范。開學初,我讓全班共同開動腦筋,針對班級目標和自身目標每人寫出一兩句言簡意賅的班訓,經過班委的精心選擇之后,選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一條,把它做成綠底白字隸書字體貼在教室后的黑板報上方作為班訓,希望用清華校訓要求同學們的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在教室左、右面墻壁的空白處懸掛名言條幅“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成功是從失敗的土壤中頑強生出的綠葉”等名言名句,摘抄沙中老校友的先進事跡,從而營造學習氛圍,挖掘學習潛力,激勵同學們不斷地拼搏、進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除了依靠學生自覺外,還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也就是需要班級全體學生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及監督機制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形態。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因此,在創新班級制度文化過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健全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
1.確立奮斗目標。實現班級的發展目標離不開每一位學生的努力,因此我讓學生結合階段性檢測,確立自己奮斗的月度目標、期中目標、學期目標,并在全班交流,以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促進班級發展。
2.強化考核制度。制定學生行為考核表,有周考核表,月考核表(表格都張貼在教室中的),考核項目主要是班級公約規定的,涉及學生在校表現的各個方面,如課堂紀律、作業、勞動、文明禮儀、文體活動等,考核表一周一統計,一月一總結,評出月度十佳學生,公布在教室里的班級文化欄目中。并對一個月中進步較大的同學在班會課上進行重點表揚,對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及時與之談話交流,一起總結查找原因。
3.注重激勵機制。我把“不求人人第一,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作為全班學生拼搏的動力,讓每一名學生享受更適合的教育。首先是思想激勵:通過主題班會、板報、班級文化布置、學習各種勵志故事等,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實施。并就班級現狀和階段性發展情況等,幫助學生分析優劣,使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通過思想激勵,鼓勵學生樹立信心、抓住機遇、振奮精神、迎接挑戰。其次是榜樣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以“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為主線,在全班開展“學榜樣、創先進”活動,大力宣講本班學生中的典型事例。通過榜樣激勵,鞭策全體學生,逐漸形成比學習、比進步、比成果的良好班風、學風。再次是情感激勵: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成就感強烈,希望得到老師、同學對自己的贊許、認可或激勵,對自尊感、榮譽感和自豪感體驗深刻。孩子的這一情感狀態是維持其學習積極性的“生命線”。因此,我時常捕捉同學們的閃光點,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表揚,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某某同學,今天的作業比昨天的有進步,真不錯!”,“你今天的發言很精彩,繼續前進!”等一些激勵的語言或眼神已成為我的習慣。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深層次要求。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強調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和諧師生關系和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體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品直學芳、術德兼通的沙中驕子。
1.注重培養積極進取的班級精神。在建班之初,我首先去了解掌握本班學生的基本特性,比如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工作能力、思想覺悟等,有針對性地提出班級管理要求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并使之成為全班同學的思想共識。其次,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認識到營造一個優秀班集體,最終收益的還是學生自己。我們為這個班級付出艱辛的努力的同時,也從班級管理中得到很多的回報,這樣學生就能從內心深處真正激發起熱愛班集體的強烈愿望。既充分調動了班干部管理班級的積極性,鍛煉和培養了他們的能力,又使他們在各種制度執行的過程中起到先鋒和表率作用。最后,我將“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我能我行我成功”這些精神理念灌輸給學生,與同學們共同探討這些理念背后的深層涵義,引導同學在學習生活中積極去理解和體會,爭取班級同學們的廣泛認同,并成為班級每個同學的自覺行動,根植于全班學生的心中。
2.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班級活動是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形式,在活動中,我積極倡導“活動—體驗—感悟—內化”的班級活動模式,讓學生進入活動情景去觀察,去思考,去體驗,從而獲得最真實的精神感悟。下面列舉幾種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一是主題班會活動。主題班會是班級最常見的活動之一。尤其是高三的時候,學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學校常以高考來增強學生緊迫感,殊不知這帶來了負面影響,部分學生學習壓力大,考試焦慮綜合征,由此帶來一系列生理失調問題。我的學生在周記本中這樣寫道:高三以來,我太緊張了,心態不是太好,弄得臉上都長痘痘,還一直便秘,內分泌完全失調,糾結死了,想放松確實沒有辦法。調整好心態,真的很重要(何志偉)。二是文體活動。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有利于愉悅心情、鍛煉身體、增進友誼,進而升華為集體感情。目前,最能調動同學們集體情感的就是大型體育競賽活動——運動會,我要求學生本著鍛煉身體、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積極參與,深入挖掘每位同學潛在能力,組成了“體育競技組”、“后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拉拉隊”,使班上每一位運動員賽前賽后都有周到服務,無論勝者還是敗者歸來都有熱烈掌聲,經過全班同學的齊心協力,特別在宣傳報道方面成績突出,我們取得全校團體總分第二名、入場式一等獎和精神文明獎的好成績。在學校組織開展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等各類比賽活動中,我要求大家盡己所能、不斷超越,同時為班級爭取榮譽。這些活動增進了同學友誼,為班級凝聚力的形成搭建了平臺。
3.注重構建文明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呼喚“誠信、文明、友愛”的今天,人性化的師生關系顯得格外重要。那么,我們如何在教育中滲透人性化的師生關系呢?我在班級提倡“用你的微笑感染人、用你的語言溫暖人、用你的行動征服人”,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多一個微笑,多一句關心的話語,多一個關愛的舉動。我通過班級全體學生的參與制定了班級日常用語:“如果我換了你,我……”“你需要我的幫助嗎?”“我覺得我可以為你……”“你始終是我的朋友。”在班級的每期黑板報上專門有一塊地方畫著一張始終微笑的臉的卡通畫,并要求大家每天對照笑臉笑一笑,等等。
總之,一個班級的文化環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對于學生的成長是舉足輕重的,它有著無形的教育力量。生動、活潑、富有人文氣息的班級文化,能帶給師生心情愉悅,能激勵學生不斷進取。班主任要做個有心人,耐心細致地去抓好“立體化”班級文化建設,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1]丁淑貞.班級精神文化的構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2]韓爽.構建班級文化特色,打造和諧班集體[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4).
[3]王明芬.新課程背景下的班級文化構建探析[J].成才之路,2010(28)
[4]何玉初,聶平利.談談班主任如何注意班級文化建設[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6).
[5]魏勇.把握學生心理規律 有效開展班級文化建設[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2).
[6]崔陽輝.營班級文化 建精神家園——淺談班級文化建設[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1).
[7]姚倩倩.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培養學生集體意識[J].教育科研論壇,2009(04).
[8]班華.建設相互關愛、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J].班主任,2011(06).
[9]張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班級文化建設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10]沈萍.普通高中班級文化建設思路與模式探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