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楚娟
(韓山師范學院 潮州師范分院,廣東 潮州 515600)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學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基本能力被忽視,大專院校學生在英語語言實際運用中普遍存在搭配不當、不符合語境或表達習慣、語言輸出能力較差等問題。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詞匯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大專院校的學生提高詞匯運用能力呢?本文以詞塊為理論基礎,對如何培養及增強學生詞塊意識提出一些看法。
語言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的系統,如話語是由一系列的聲音組合而成的,書寫是由一系列的符號排列起來的。理解一門語言就是將語言分解成一個個標有意義的詞塊。不少學者對詞塊作過闡述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對詞塊這一語言現象有不同的表述。但無論哪一種稱謂都在本質上暗示了一點,即詞塊的組塊性。它是事先預制好且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多個詞的組合。(陳偉平,2008)本文根據Lewis、Nattinger和DeCarrico的觀點把詞塊 (即詞匯短語)分為以下4類:1)聚合詞語(poly-words),如“動詞+名詞”,“介詞+名詞”,“名詞+介詞短語”等;2)約定俗成的表達形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例如:How are you?等;3)搭配語(collocation),如:副詞+形容詞:terribly sorry,extremely hot,名詞+名詞:women lawyers,an English teacher等;4)句子構造型短語(sentence frames/sentence builders),例如I guess…和I would like to,but I have to…都屬于句子構造型詞匯短語。前者的可由從句替代,后者的可由單詞或短語替代,如I guess you should take an umbrella with you.(我覺得你應該帶把雨傘) 和I’d like to,but I have to attend another lecture.(我很想去,但我得參加另一個講座)。由此可見,詞塊是指大于一個單詞的語言現象,其特點是真實交際中出現高頻率相對比較高,它集中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勢,并且形式比較固定。研究發現,在以英語為目的語的學習者中,其言語表述有較大一部分就是詞塊,這部分詞塊對學習者熟練使用語言有直接影響,對學習者語言的地道性也起著重要作用。人們在英語國家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比在國內更快更好,原因就在于他們每天處在真正的英語環境中,能將詞語整塊儲存在記憶中而且隨時能夠提取出來運用。從而縮短了從理解到產出語言信息的這段時間,因而語言交際的正確性和流利度都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任何語言的習得都是有意識注意的結果,教師在大專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詞塊意識和詞塊敏感度,幫助學生學會在文章中識別哪些是詞塊,同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注意和接觸這些詞塊。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學習者使用語言的流利程度不取決于他們大腦中存儲了多少生成語法規則,而在于存儲了多少的預制詞塊。
現階段大專院校學生的詞塊能力總體來說不容樂觀。刁琳琳(2004)通過調查發現,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塊能力與語言綜合能力及具體語言技能之間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由此可見詞塊能力是語言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這便是我們要全面認識詞塊和培養學生詞塊意識的原因。正如Lexical Approach的倡導者所認為:要獲得語言能力,不僅要有通過語法規則生成語言的能力,而且要有在語境中識別和熟練使用恰當詞塊的語用能力 (Norbert Schmitt&Ronald Carter,轉引自楊玉晨1999:24-27)。因此,教師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就要讓學生在學習新單詞時,注意學習相關的搭配,而不是孤立地單獨去掌握某一個詞的意思,比如at home and abroad,at the best time of year;play the piano,play football;甚至包括句子It took me three hours to finish the task.等。教師要提醒學生多注意學習中英文幾乎完全相同的表達或者意義基本對等的表達,如at a social event(在社交場合),eating customs(飲食習慣),以及中英文意思不盡相同的表達,如break the ice(打破僵局)等。如果在學生詞庫中有大量的詞塊和習慣表達式,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桂詩春教授(2002)說:“一個塊是一條有聯系的信息,其中一部分可以幫助記憶另一部分?!盋ook(1991;40)也指出:“人們對事物記憶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大腦對信息處理的深度。對孤立的詞重復是一種淺層處理,記憶效果差;將詞與所在語法結構結合起來,則是一種較深層的處理,記憶效果較好。”詞塊作為一個詞匯結構,有時是一個短句,這樣一來,記住大量的詞塊能夠使一次記住的信息大大增加。因為詞塊是語法、語境和語義的融合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內部結構和意義,其中的一部分結構能夠幫助學習者回憶起另外一部分結構和意義,在有語境情況下的單詞比脫離了語境的單詞更容易記住。反之,在沒有語境聯系的情況下,單獨機械地記憶單詞,效率會很低,而且會很容易遺忘。因此,如果大專院校學生對詞塊學習能夠重視且意識日益提高,其詞匯量的積累情況和詞匯的習得習慣會慢慢改善,會更有利于語言學習。
基于詞塊的作用及優勢,在大專院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面臨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將學習詞匯的重心逐步轉向對詞塊的注意和吸收的問題。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對詞匯短語即詞塊的敏感度,慢慢培養學生對詞塊的辨認能力和將其應用到語言交際中的能力。Lewis指出教學應聚焦于相對固定的表達上 (relatively fixed expressions)(Lewis,1997:212), 他提出了教學的三個階段:觀察一假設一實驗(observe一hypothesize一experiment)。 Lewis給出了對詞匯教學的解釋,說明詞匯教學法典型的活動包括讓學生給半固定表達結構添加強勢語(intensifiers),比如It’s obvious that something’s gone(quite)wrong(quite即是intensifier);又如讀完課文后,讓學生在他們能找到的名詞以及與其搭配的動詞下劃線等。Baigent(1999:51-54)基于Lewis的理論提出了語言學習三階段:辨認一探索一鞏固(identify一explore一consolidate)。根據以上的理論和觀點,筆者在大專院校的詞匯教學中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結合課文在教學中提供相關詞塊,幫助學生在課文中識別那些是詞塊,有意識地讓學生注意和接觸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大量的詞塊,在課堂的教學中老師還可以時常提醒學生對一些英語固定結構和半固定結構進行歸納和總結。例如,筆者在教 《新編實用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第五單元“make a difference”之后把課文中的十個主要詞塊讓一個小組的學生進行整理并做成課件以填空練習的形式在全班展示,使全班同學都能掌握相關的例子和用法。
1)The little girl____in helping the family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do one’s part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2)If you____the novel,give it to me.I can’t wait to read it.(be through with用/做完)
3)Try to be just a little more open and____your ideas whenever you feel like sharing with others.(speak out大聲講出來)
4)I would like to take a walk outside____fter a whole day’s work.(for a while一會兒)
5)Always think positively,and it will________in your life.(make a difference有影響,使……有所不同,使……改變)
6)Sometimes speaking up is not enough,and you need to________.(take action采取行動)
7)Alice was as____about life as anybody she ever came upagainst.(smart about聰明地/巧妙地做某事)
8)The meeting is about to start.Please____your mobilephone____the mute mode.(put...on...mode調到……模式)
9)Having searched online for hours,the team finally____ab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find out找出)
10)Today more and more people____the harmful effectscars bring to the environment,and they call for a No-Car Day.(care about關心)
2.增加課外閱讀量,鼓勵學生背誦詞塊和相關篇章,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每天從課外閱讀資料中找出至少3個詞塊并整理在筆記本上,以小組為單位整理出一份詞塊學習清單一周交給老師檢查一次。隨著積累的增加,學生接觸的詞塊日益增加,大大加強了學生記憶和提取詞塊進行應用的能力。
3.增加學生詞塊的輸出機會。教師除了幫助學生熟記和歸納固定或半固定結構,更要鼓勵他們多操練,在操練中得以鞏固。例如,可以在每單元授課即將結束時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根據已學的單詞寫出相關的短語或翻譯句子和復述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減少以前單獨使用已學語法知識用一個單詞來造句出現的小錯誤。這樣的詞匯學習方法比較多樣化,不會單一枯燥。
綜上所述,詞塊意識的培養能提高大專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在運用詞匯時出現搭配不當的情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詞塊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詞塊方面注意得越多,記得越多,就越能靈活運用相關詞匯和句型,當需要時就越能恰到好處地加以應用。事實上,培養了學生的詞塊意識也就培養了他們對英語語言應用的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習得詞匯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把提高大專院校學生的詞塊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這樣不僅能使學習者掌握英語語言的原本特征,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流暢和地道地使用英語這門語言。
[1] Baigent M.Teaching in chunks.Integrating a lexical approach[J].MET,1999.8(2):51-54.
[2] L 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Hove:Teacher Training Publications,1993.
[3] Nattinger,J.R.&DeCarrico,J.S.(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Cook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Rutledge,1991:40.
[5] Henry A R.Second language Rhetoric in Process:A Comparison of Arabic,Chinese,and Spanish[M].NewYork:Peter Lang,1993:125-268.
[6] Peters A.The Uni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345.
[7] Raimes A.What unskilled ESL students do as they write:A classroom study of composing [J].TESOL,quarterly,1985(19):229-258.
[8] 陳偉平.增強學生詞塊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外語界,2008:49-53.
[9] 刁琳琳.英語本科生詞塊能力調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4):35-38.
[10]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1] 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