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敬芳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計劃生育服務站 317016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更好號召國家政策,企業對內部的流動人口實施避孕藥具發放,讓企業員工能更好地實行計劃性生育[1]。但是目前在企業的流動人口避孕藥具管理中,還存在各種問題,使企業的避孕藥具未能真正用到實處。
企業領導對避孕藥具管理的重視不夠:企業領導缺乏對避孕藥具的重視,沒有真正落實避孕藥具的管理工作,僅是將避孕藥具放置在某個部門,不組織適齡員工進行發放。沒有帶頭做好流動人口的避孕藥具供應和發放工作,另外,計劃生育工作者與藥具管理人員的意識淡薄,沒有樹立強烈的國策意識與服務意識。企業的流動人口比較多,企業內部沒有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目標責任書。
企業內部嚴重缺乏藥具管理隊伍:由于企業內部嚴重缺乏藥具管理隊伍,未能完善藥具管理工作,未能使企業員工全方位了解避孕藥具的存放地點以及藥具服務知識,嚴重缺乏溝通交流。另外避孕藥具管理工作人員沒有落實相關的責任,進行定期檢查與考核等[2]。藥具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比較低,掌握的業務知識不全面,不能為使用者提供滿意的咨詢服務。
企業員工的避孕意識普遍比較低:雖然企業中的適齡工作人員較多,但避孕藥具的領取量不足。只要原因就在于企業員工的避孕意識普遍不強,再加上企業內部避孕藥品發放點的藥品單一以及領取時要登記簽名等原因,讓不少員工覺得領取麻煩,而且無可選性。還有就是由于避孕藥具的宣傳不到位,導致企業中的適齡流動人口對領取藥具的位置不熟以及不了解免費避孕藥具的安全性,導致員工情愿花錢去買也不愿意在企業內部領用,導致了企業的避孕藥具發放工作停滯不前。
企業流動人口法律意識普遍較低:企業的流動人口的生育觀念落后,法律意識低,沒有將“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納入自己的觀念中,認為只要計生部門不干涉,就沒有必要實行計劃生育。另外,還要部分工作沒有真正意識到人流的危害性,認為沒有必要使用避孕藥具。還要一部分員工的生育意識較強,法律意識薄弱,對違法生育問題置之不顧。
提高企業領導對避孕藥具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為了提高企業領導對避孕藥具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首先企業內部要制定相關的制度,讓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際的避孕藥具發放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內部調查,找出適齡人數,根據人數發放避孕藥具。同時,企業領導還通過定點發放避孕藥具,滿足企業員工的需求。并做好宣傳工作,向企業員工介紹藥具的使用效果、使用對象、使用方面等,讓更多的員工真正了解藥品藥具的副作用與使用方法,并懂得避孕與節育的意義所在,真正落實避孕藥具管理工作。在企業中舉辦避孕藥具知識講座,或者開展企業的大型宣傳活動以及在員工社區醒目的位置張貼宣傳標語,不斷拓展宣傳計劃生育藥具免費發放政策。
建立一支專業的藥具管理工作隊伍:企業要重視藥具工作,改進服務模式,為廣大職工提供優質的服務活動,將藥具的有效發放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學習與培訓,培養藥具管理團隊,在持證上崗之前經過嚴格的培訓。結合企業內部的流動人口特點,將避孕藥具發放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手上。并通過對企業流動人口的宣傳,幫助每一個人了解避孕的相關問題,使避孕藥具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提高企業員工的避孕意識與嚴格控制藥具質量:企業要完善藥具發放點的制度,拓展企業部門的發放渠道,將避孕藥具直接發放到各個部門內部中,由部門內部進行分析、統計適齡人口數量,由各個部門負責其內部人員的發放,并做好登記。同時,藥具管理隊伍還要提供服務點,方便企業員工對藥品的領取或咨詢。同時,企業還要加強避孕藥具的管理,增加藥品藥具的種類與數量,對藥品的質量嚴格要求,提高藥品藥具的質量,并通過對藥品的及時更新換代,保證藥品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從而滿足企業內部流動人員的需求。
提高企業流動人口的法律意識:企業領導要根據流動人口的實際情況,向員工宣傳現代先進思想,以“少生優生”為目標,以“幸福一生”為目的,向員工介紹避孕藥具的使用方法等,通過,通過實際事例教導,增強企業員工的法律意識[3]。同時,還要通過多媒體、書籍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員工對“計劃生育”工作的認可度,并向員工分析人流對人體的危害性,引導員工正常領取、使用避孕藥具,從而實現避孕藥具的有效管理。
在企業人口避孕藥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拓展避孕節育知情宣傳渠道,為廣大職工提供優質的藥具服務,不斷完善避孕藥的管理體系。
針對計劃生育避孕藥具管理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采取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管理對策,為職工提供各種優質服務。
1 胡旭華.加強流動人口避孕藥具發放管理工作的調查工作與思考[J].中國保健營養,2013,1(17):392 -393.
2 趙蘇琴.計劃生育避孕藥具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3,2(4):1026 -1028.
3 王明霞.流動人口避孕藥具發放管理初探[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8(26):2254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