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春,熊友生,徐 茂,王 魁,崔寶善
(本文編輯:史新中)
軍隊老干部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寶貴財富,目前老干部普遍到了“兩高期”,迫切需要在醫療保健上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而傳統的醫療保健和服務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和新問題[1]。為適應新形勢,提高老干部醫療保健信息化水平,2011年以來,我院綜合運用信息化集成技術、生理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開展了軍隊老干部“生命衛士”信息服務系統研發與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系統的功能特點及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1.1 系統采用B/S架構,模塊化功能設計,一體化應用界面,監管內容一目了然,應急預案詳實可靠,組織處置快速高效。
1.2 系統數據庫在體系醫院和干休所任意配置,簡便靈活,既可基于網絡連接在醫院服務器中使用,也可在干休所單獨配置使用。
1.3 平臺頂層設計,數據庫采用國家和軍隊標準,功能拓展方便。系統與其他應用系統對接采用中間件技術,達到標準化、規范化設計要求。
1.4 系統借助“干休所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連續、動態、多維的全要素健康信息采集、儲存和管理,從而使老干部健康檔案既有時效性又有延續性,既有操作性又有實用性,由“死檔”變成“活檔”[2]。
1.5 系統提供健康檔案管理、遠程監測、急救定位、居家安防、視頻學習教育等一體化服務,實現了對老干部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全維優質服務。
1.6 系統實現與“干休所衛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醫院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使老干部用藥、診療信息能在一個界面上顯示,健康檔案能在一個系統里展現。
1.7 系統適應干休所醫務人員特點,界面友好、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便于推廣應用。
2.1 老干部健康檔案 系統與干休所衛生信息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健康檔案的查詢管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保健病歷、長期醫囑、保健記錄、體檢小結、搶救預案等[2]。
2.2 健康狀況監測 利用先進的便攜式遠程醫療設備進行心電、血壓、脈搏、體溫、呼吸、血氧等關鍵生命體征數據采集,數據可傳送到干休所一體化處置平臺或體系醫院,進行監測、預警和分析,可有針對性地進行保健預防、專家會診或緊急救治[3]。
2.3 急救定位 遇有突發情況時,老干部通過便攜式腕帶設備一鍵式發出求救信號,發送對象可為家屬子女、干休所或體系醫院。干休所一體化處置平臺可確定老干部求救所處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狀況等,處置平臺同時顯示老干部基本信息、保健病歷、長期醫囑、搶救預案等,可根據搶救預案立即展開救治。
2.4 居家安防 利用視頻監控及傳感設備進行探測布防,主要包括煤氣、火災、偷盜、摔倒等報警求救功能,監測數據傳送到干休所一體化處置平臺,遇有情況按預案及時組織處置。
2.5 視頻學習教育 利用地方有線電視信道,將干休所視頻信息接入小區有線電視網絡,進行信息整合,將醫療保健、專家講座、學習教育、活動通知、關懷問候等內容傳送到老干部家庭。
“生命衛士”信息服務系統經過多次修改完善,功能實用、操作簡單、及時有效[4]。目前已在某軍區100多個干休所推廣使用,深受老干部的歡迎,收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一是急診搶救更加及時。老干部配備無線生命體征傳感設備、急救定位設備,大大提高了一線搶救成功率[5]。二是醫療保健更加有效。該系統與干休所衛生信息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實施全面的健康檔案管理,真正做到全時制、全過程、全方位的“零距離”服務[6]。三是居家生活更加安全。老干部家庭配備的居家安防設備與干休所值班系統聯網后,家庭生活更加安全了,家人和干休所更加放心了。四是保障服務更加全面。醫療保健講座、學習教育活動、關懷問候等內容傳送到老干部家庭,使老干部時時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幸福指數大大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干休所“生命衛士”信息服務系統使用以來,監測到860起心律失常(房顫、早搏、心動過速、傳導阻滯),610起不穩定高血壓和365起嚴重心肌供血不足等病例;及時搶救和處置了52起突發病情;消除了67起煤氣、火災、偷盜等事件隱患;開展學習教育、醫療保健講座、關懷問候等680余次。
[1]崔寶善,熊友生,蘇 皖,等.軍隊老干部網絡醫療服務平臺的架構與功能[J].東南國防醫藥,2010,12(1):87-88.
[2]孫東升,崔寶善,熊友生,等.老干部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與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1,13(4):381-382.
[3]熊友生,徐祖銘,崔寶善,等.利用無線網絡生理參數監測技術提高干部健康水平[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8):773-775.
[4]孫明華,余學文,李冉冉,等.“生命衛士”系統在干休所醫療服務保障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2,14(5):481-482.
[5]熊友生,崔寶善,尤明春,等.軍隊干休所衛生信息管理與網絡醫療服務系統研究與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2,7(4):44-46.
[6]崔寶善,徐祖銘,蘇 皖,等.創建網絡醫療服務平臺 提升老干部服務保障水平[J].東南國防醫藥,2009,11(3):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