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洪
(湘西自治州民族中醫院 湖南 湘西 416000)
中藥源于天然、藥性平和,在我國有著光輝悠久的歷史,現代臨床學中將傳統中藥與西藥聯合應用多效果顯著事半功倍[1]??茖W技術的結合創造了有利條件。近些年來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同時也應正確認識中藥臨床應用中的一些問題,這也是醫藥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依據[2]。本院總結以往中藥臨床用藥中的經驗,制定出一套中藥安全用藥措施并應用于臨床,經實踐檢驗切實提高了中藥臨床用藥的安全性,現將詳細情況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本院應用中藥安全用藥措施前在本院接受中醫藥物臨床治療的1064例作為對照組,以應用后在本院接受中醫藥物臨床治療的1139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517例,女547例;年齡為18~76歲,平均57.62±11.74歲。觀察組中男562例,女547例;年齡為18~76歲,平均57.62±11.74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安全用藥措施:辯證施治,依據辯證施治理論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癥狀表現以及病情進展決定臨床用藥。合理控制用藥劑量,對于不同病例、不同病程、不同個體情況包括患者年齡、性別及合并癥等情況有針對性的確定用藥劑量;長期應用同種藥物或大劑量使用某些藥物時易引發不良反應,因此嚴格遵照用藥限量要求用藥。了解患者用藥史,在用藥前對患者曾用藥、用藥時間與劑量等詳細了解,避免現用藥與曾用藥之間的不良反應。合理化聯合用藥,聯合用藥時充分考慮中西兩種藥物的藥理反應,避免發生藥物沉淀降低療效,或生成絡合物阻礙吸收,嚴格預防毒性作用的發生。規范泡制過程,臨床中很多中藥材均需首先通過系統的加工炮制工藝降低藥物自身的毒性或加強療效,因此炮制方法與藥物質量的優劣密切相關;將臨床用藥的泡制方法與時間規范化,并嚴格據此執行。正確煎藥,嚴格遵醫囑煎熬中藥,把握正確的浸泡、煎、熬時間與方法,掌握火候,合理運用提高藥效的煎熬方法,例如先煎、烊化、另煎等。嚴格藥材品種,詳細注明臨床用藥的具體品種、產地等信息,不得隨意替換藥材產地,以避免影響藥物療效。
1.2.2 觀察項目: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及不良反應類型,并進行對比分析。
1.2.3 統計學方法:觀察項目對比采取卡方檢驗,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計算。
觀察組中藥臨床用藥不安全事件發生率顯著低對照組(P<0.01);其中未實施辯證施治、用量或用法錯誤、炮制煎煮不當發生率顯著低對于對照組(P<0.01),中西藥聯合用藥不當及其他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1:

表1 中藥臨床用藥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統計對比表n(%)
隨著中藥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當中,中藥嚴重性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表現出上升趨勢,因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引發的醫患糾紛也越來越多,中藥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問題也引起了醫患雙方的廣泛關注與不安[3]。中藥注射液因克服了傳統中藥制劑起效遲、作用慢等缺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近年來中藥注射液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頻發,在中藥臨床用藥中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居于首位,因此引發了臨床對其安全性的嚴重關注[4]。
回顧性分析本院實施安全措施前后的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得知,通過加強中藥臨床用藥的安全化管理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辯證施治要求在臨床治療上科學化、正確的對病情進行診斷,嚴格對癥用藥,用 藥時要對藥物的適應范圍、禁忌證以及慎用對象等情況詳細掌握,避免錯誤用藥。合理控制用藥劑量要求臨床用藥中對于如杏仁、白果等有嚴格規定的藥材準確控制用量及使用時間,避免長期大量使用造成的毒副作用,向患者詳細說明用法、用量,對有特殊要求的藥材應于處方上注明泡制、煎煮及服用方法,向患者說明遵醫用藥的重要性,囑患者不得隨意更換、加減用藥。中西藥合理聯合使用能夠顯著提高藥物療效,但如聯合應用不當則可導致臨床用藥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嚴重的可生成毒性導致并發癥的發生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例如有機酸類的中藥當與磺胺類西藥聯合應用時會引發腎小管內結晶而造成結晶尿、血尿等并發癥,嚴重的致腎功能衰竭。規范炮制工藝與合理煎煮,是保證中藥藥效完全或正常發揮的重要基礎,在炮制過程中必須依據藥物的特性正確合理的控制藥物煎煮時間與溫度,嚴格遵醫囑煎煮,盡量將藥材毒性減至最低;中藥的炮制規范性應引起臨床廣泛重視,加強對炮制煎煮過程的監督管理力度,量化操作規程能夠切實的保證藥物質量,同時更應在規范化炮制煎煮的基礎上注重炮制與煎煮方法科學性的選 擇煎煮方法,并向患者說明飲食與藥 物間的反應作用,預防發藥源性不良反應的發生,使藥物能夠達到預期療效。詳細了解患者用藥史能夠有效避免現用中藥與患者曾用藥間發生不良反應,并且通過掌握患者的用藥治療史更好的了解患者個體情況及具體癥狀表現,為辯證施治提供重要保障。
中藥臨床用藥中充分結合中醫辯證施治理論,掌握中藥的不良反應規律與特點,挖掘中藥制劑療效,能夠使傳統中藥在現代臨床中發揮更好的作用[5]。本院在應用中藥臨床用藥安全措施后顯著降低了中藥臨床用藥的不安全事件發生率,確保了臨床的安全用藥及中藥藥效的正常良好發揮。建議于中藥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1]胡燕斌.中藥臨床合理用藥的安全性與應對方法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0):160-161
[2]陳海全,任麥存.中藥臨床用藥中安全性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0):63-64
[3]饒海.中藥安全性問題對臨床用藥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0,29(03):146-147
[4]李子軻,韋娜,曹定知,等.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及再評價概述[J].中藥與臨床,2012,03(02):56-59
[5]楊瓊.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分析及合理使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06(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