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南縣財政監督局立足部門職責,前移監督關口,全面推行《鄉鎮財政集體稽核制度》,使財政監督工作由被動監督變為主動制約,為鄉鎮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通過集體稽核,輪流、交叉立體稽核方式,形成有效制約機制。為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弊病,沂南縣財政監督局通過在雙堠財政所試點,總結創建了《鄉鎮財政集體稽核制度》和《鄉鎮財政集體稽核流程》。由各主管會計輪流交叉稽核賬務,對發現的問題和疑問由全體會計逐項進行集體討論認定,限期整改。
二是提高工作時效,確保財政數據及時、真實、準確。集體稽核工作采用定期、不定期方式。定期稽核每季度一次,一般為季度終了次月10 號,不定期稽核由各財政所隨機組織。這種定期、不定期的集體稽核方式,有效地督促了會計人員及時記賬、結賬,保證了財務數據的有效性,為領導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參考數據。同時,通過發放《對賬函》的方式,把債權、債務雙方簽字蓋章進行書面確認,準確摸清了鄉鎮的債權債務情況。該局還充分發揮駐鄉鎮財政監督辦事處的作用,全程監督各鄉鎮財政所集體稽核工作,并跟蹤督促賬務問題的整改落實。
三是完善操作程序,確保集體稽核工作扎實、有效、管用。集體稽核的范圍包括預算內、預算外、政府經費、涉農資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工資發放、村村通建設資金、計劃生育、民政、經管等,涵蓋了鄉鎮財政部門的全部業務。為確保集體稽核工作的有效進行,該縣財政監督局統一制定了《鄉鎮財政集體稽核制度》、《對賬函》、《集體稽核問題整改情況表》等,使集體稽核工作有章可循、方便操作,保證了此項工作的嚴肅性、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