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 陳天勇
隨著我國市場機制的微調和我國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環境也日益得到改善。制定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這在國際上實際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貫徹落實。例如,英國早在1977年就制定了《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加拿大也不甘落后,在2002年開始以差別報告制度對待中小企業——私人企業會計報告制度。而國際上有《中小企業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來指導各個國家為中小企業制定專門的會計準則。我國也在2011年頒布了《小企業會計準則》,是企業會計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門規定中小企業的會計行為,包括確認、計量和報告,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個小企業會計準則在貫徹國際趨同的同時,也和小企業國際會計準則存在很大的差異。本文旨在分析和借鑒國際經驗,與中國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相聯系,旨在進一步完善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
會計是一種最為普遍的商業語言,這種觀點已經被廣泛接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會計與貨幣是天然相連的,以貨幣為單位反映了被計量單位的經濟利益等。一方面,世界貿易的飛速發展和國際資本的快速流動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需要這樣一種商業語言以促進會計組織和會計教育的國際趨同;另一方面,會計組織和會計教育的國際化,又會降低跨國公司和國際貿易的交易成本而提高其經濟效益,從而推動經濟的全球化。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更是體現了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重要作用和顯著意義。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市場經濟國家,包括金磚五國,都已經采納或者接受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得到了很好實現。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全球化的洪流中,企業海外上市和并購不斷增多,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對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制度的差異性提出了異議。目前,我國的主要策略是積極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根據中國的實情努力尋找國際等效認證的會計準則,積極爭創會計準則為國際品牌。這樣一種戰略下,中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研究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有助于會計框架下其他體系趨同的研究,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從小的方面來說,由于金磚五國除中國外,都已經采納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了實現戰略趨同,我國實現中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也是勢在必行;從大的方面來說,是由于會計環境的趨同,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從而使得中小企業也逐步國際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趨同也逐漸提升日程。例如,跨國交易、跨國信貸、跨國消費等的逐漸普遍,使得這些活動引來的商業語言,即會計的可比性要求逐漸提高,這就促進了會計準則趨同的必要性,也使得它成為一種現實需要。
建立一套全球統一的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是全球監管機構、評審人員和投資者的統一需求,這可以降低財務報告的不可比性,提高財務報告的質量,滿足中小主體的需求,降低中小主體財務報告的編制成本。總之,統一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建立,還有利于會計信息質量的提供,降低會計信息不對稱,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并降低資金成本,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地建設和完善小企業會計準則,爭取與國際接軌。
回顧一下會計準則的改革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其經歷了這樣一個變遷:協調、國際趨同和等效。我國的市場化改革采用的是漸進式,這就決定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也是如此。20 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一直在積極探索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同,廣泛地參與了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小企業會計準則也是如此。2004年4月,《小企業跨級制度》的頒布,使得小企業和其他企業會計處理與核算有了區別,這套制度更利于小企業會計人員學習理解的基礎上應用;2010年我國會計司開始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意見,2011年頒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于2013年開始實施,盡管這部會計準則和小企業國際財務報告還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協調和趨同的步驟,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模式。
(一)與國際《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以下簡稱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框架比較。首先,從會計目標上來說,我國2013年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小企業會計準則)立足于對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的兼顧,同時側重于受托責任,以“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同時反映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為會計目標。可見,小企業會計準則擬定的會計目標和企業會計基本準則是一致的。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同樣注重受托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但是,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則是側重于決策有用觀,更加注重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其次是從會計信息質量的描述來看,我國是八個標準,即“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其中更側重可靠性,這與會計目標也是一致的;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則是“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中立性、完整性”,側重后面三個特征。再次,從會計核算和計量上來說,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是在企業會計準則上做了一些修改和簡化,對于小企業日常經濟活動較少的譬如政府補助、投資性房地產等的核算和計量并沒有提及,而是參考企業會計準則。在長期股權投資等核算方法上,小企業采用成本法而限制了權益法;不允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限制加速折舊法的適用,只采用年限平均法。國際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卻對這些沒有限制,視同企業會計準則。
(二)與英國《小企業會計報告準則》的框架比較。首先,從會計目標上來說,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和英國是類似的,都是強調了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我國更側重于受托責任,但是英國的《小企業會計報告準則》則是對兩個觀點不偏不倚,認為二者并不矛盾,對管理層的考核可以保障信息的決策有用性,而信息的決策有用性考核也是管理層受托責任的一個方面。其次,從會計信息質量來看,英國《小企業會計報告準則》則對上述特征進行了層次劃分,分為首要特征(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和次要特征(預測價值、驗證價值、如實反映、避免重大錯誤)。至于財務報告制度,兩者的規定是一致的,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
(三)差異的分析。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的上述差異,與我國會計準則趨同的總體戰略是一致的。目前而言,我國小企業的現狀特征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多、小、短、差。我國小企業數量很多,分布范圍很廣,涉及行業也廣;小企業規模小,人員配備、硬件設施等都處于低端;由于規模小等原因,致使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被兼并或者破產的風險大,壽命較短;差就是指軟件硬件等裝備和設施較差。因此,即使是在國際趨同的背景下,也要遵循這樣一些現實問題,不能一味地追求國際趨同,從目前來看,我國2013年實施的小企業會計準則首先考慮了我國小企業賬目混亂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總體上遵循了國際趨同的原則,貫徹落實了整體策略,同時更加注重的是實情。例如,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要求,我國僅限于對會計信息需求主體,即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股東等有所要求。例如,會計核算的簡化和具體核算的一些限制,也是考慮到小企業會計人員配備和素質的因素,盡量減少造假空間,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
從上述闡述來看,我國2013年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借鑒《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不是照搬,更多地體現了等效。
(一)國際趨同的目標。就小企業會計準則趨同的目標來說,我國主要是爭取等效認可,通過等效認可,提高我國小企業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取得國際小企業會計準則修改時的話語權,爭取將中國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反映到國際會計準則中,從而降低我國小企業執行國際會計準則的成本,最終還是為了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成長。
(二)充分考慮了我國小企業的現實情況。事實上,《小企業會計準則》 是建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順應了小企業扶植的大趨勢和大背景。同時,也是和小企業的稅收和金融環境是相適應的,減少了稅會差異,對一些復雜問題的處理也進行了簡化,減少了小企業會計估計、會計判斷以及減值測試和謹慎性原則的具體應用,以及對可變現凈值、確認預計負債等問題都進行了簡化和刪除。這些也是有針對性的修改,順應了我國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等情況。
(三)保持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中國特色。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鑒于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國情,必須保持中國特色,不斷根據現實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以求穩步、有效地實現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當然,保持中國特色的前提是創新地吸收已有的國內外小企業會計準則制定和實施的優秀成果。
(四)加大會計準則的宣傳,加強會計教育是基礎。國際化趨同首先需要進行廣泛的會計準則宣傳,增強意識,提高公眾對會計信息的認知度。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國際會計準則以原則為導向性,與我國以規則為導向性的特征是有差異的,這會直接導致會計人員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接受和處理能力形成一個考驗和挑戰。再加上我國一些評估市場也不健全,會計的不確定性增加,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等業務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會計教育必不可少。例如加強會計基礎教育,從高等學校抓起。當然,后續教育更常見,對新的準則、規則等,要加大培訓力度,從根本上鼓勵會計從業人員積極應對新的問題和挑戰,積極反饋面對的新問題,提高處理能力。■
1.傅宏宇.2012.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中小主體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差異的原因分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6。
2.何帆、何躍群.2013.基于財務跨級概念框架角度評析《小企業會計準則》——以IASB 與ASB 為比較對象[J].會計之友,8(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