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晶
我們身處的世界開始相互依賴。麥克盧漢的“地球村”概念甚至也不能完全概括我們目前的狀態。無門檻、及時發布、海量存儲的互聯網宣泄著群眾對反腐的關注,現在流行的發帖、人肉、知情人舉報等方式,逐漸成為有別于傳統反腐監督的新方法。①搜狐社區,《2012“網絡反腐”:小鼠標扳倒了多少大貪官》,http://club.news.sohu.com/zz0889/thread/14k4l02ojs3/?Author=all&trash=0&page=1#。尤其是2010年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的微博更是讓每個公眾人物暴露在大眾視野中。微博讓我們看見了現場,看見了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②百度百科,《自媒體》http://baike.baidu.com/view/45353.htm。而在眾多的自媒體平臺中,微博無疑是自媒體最好的“代言人”。短短140字的微博革命,將形形色色的人們帶進自媒體的圈子,不論是政客、明星、知識分子還是平凡的草根,都有權進入這個圈子,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微博,無疑增加了社會的可見度。
微博傳播具有以下特點及其優越性:
“在場”就是直接呈現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經驗的直接性、無遮蔽性和敞開性。“無加工的現場直播”就是在場性。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去蔽”,是無遮擋的,不加工的,是原生態的,是揭開的,是裸視的。③杜子健:《微力無邊》,北方聯合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萬卷出版社,2011年,第29頁。
低門檻、隨時隨地,使得人人都可以成為記錄者。140字,可以分享心情,傳授知識,傳遞信息。傳播的核心是人,傳播的爆發力是內容,如果你所提供的信息引起人們的興趣,成千上萬草根的轉發以及微博意見領袖的關注,瞬間會登上微博話題榜。④同③。
微博的橫空出世則改變了傳統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正是因為微博這些在信息傳播方面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使得每個人都成為事件的記錄者、新聞的發布者和圍觀大眾。在社會透明度日益提高的自媒體時代,與公權力相關的貪污腐敗行為更是逃不出大眾的“法眼”。
微博反腐,是指互聯網用戶通過微博這一特定的新興自媒體,對與公權力相關的腐敗行為,進行監督、批評和揭發的社會現象。
微博新型平臺的崛起,深刻改變了普通公民行使表達權、監督權的方式,其便捷的自媒體屬性也激發了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極大拓寬了輿論對官員監督的渠道。在這種輿論環境下,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旦投進豐富的微博世界,產生蝴蝶效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令人咋舌。有這種反腐效應的形成,網民的力量功不可沒。
微博,作為自媒體的典型代表,其信息傳播方式類似于人際傳播,但信息傳播速度卻是人際傳播無法比擬的。作為權利主體的受眾觀認為,受眾擁有傳播權、知曉權和傳媒接近權。⑤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78頁。傳統媒體通常會進行篩選并在一定的意識形態下進行宣傳,對公眾進行議程設置,而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反腐將反腐帶入一個相對公開透明的環境中,在這個平臺,公眾可以完全了解貪污腐敗事件的來龍去脈,保證受眾的知情權。
施拉姆提出構成傳播過程的雙方分別是大眾傳媒與受眾,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傳達與反饋的關系。以微博為平臺的網絡反腐促進了大眾媒介與受眾之間的交流溝通,就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大大縮減反腐過程中人力財力物力的損耗,提高工作效率。正是由于這種雙向的互動,使得每個人都在監督,每個人都在被監督。權力被真實地、全方位地納入公民監督之下。⑥王春蘇:《 電子信息時代背景下網絡反腐的困境與對策》,《電子測試》2013年第5期,第235頁。
網絡爆料威力日顯,各路官員機構一不留神就會成為微博熱點話題。與以往的回避、模糊政策不同,現在因為網絡反腐的威力之大,官員與行政機構改變應對策略,積極回應,主動表態,積極介入。但很多事件開始調查時風風火火,最后卻草草收場,沒有下文。這是由于網絡信息的碎片化以及海量信息的承載量的特點,使人們總是不會被一處信息所吸引,當出現更吸引眼球的信息時,人們往往會迅速轉移注意力。
互聯網的社會性特征導致網絡反腐呈現出娛樂化傾向。自媒體網絡反腐大部分基于網民的爆料,而這些爆料要想引起廣大網友的注意,常需要一些“勁爆的點”來刺激網友神經,網絡色情、暴力等內容層出不窮,但又難辨真假。嚴肅的網絡反腐事件則被一些人用作了娛樂消遣的對象。
輿論監督對官僚主義的揭露,對濫用權力的批判,對腐敗行為的曝光,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譴責,就是伸張社會正義和維護社會秩序。但是,網絡反腐信息呈爆炸式發展,許多爆料難辨真假且許多舉報行為不乏打擊報復等嫌疑,因此網絡反腐需要更加積極但是更理性的網絡舉報人,在核實信息真偽后再進行網絡傳播,為我們營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網絡反腐環境。
網絡反腐固然成績可嘉,廣大網民更是投身其中,但是有時候有些虛假信息卻觸犯了公眾的隱私底線。因此需要確立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網絡反腐依法可行。
2012年是自媒體高度發展的一年,在這其中網絡微博的人肉搜索揭開了許多貪腐官員的遮羞布。網絡反腐成為一種自發的民間行為,在微博上迅速燎原。微博反腐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最新的反腐方式。雖然網絡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內,自媒體的反腐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