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宇
(大同大學 政法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生態位理論主要涉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物種對環境的適應性、物種之間的競爭性等問題,它有效地揭示了生態群落、種群、個體競爭與生存的基本規律,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現代生態學領域,還可以被推廣到建筑設計、教育、工業、農業、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從而形成可操作性的實踐工具和理論分析。
生態位理論揭示了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每個生物單位所具有的最適合其可持續性發展的時空位置,這個時空位置即生態位。生態位理論是社會生態系統的子系統,具有較為廣泛的適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遵循生態位理論,這對擴充和尋求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位”來說極為有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自然、社會、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以教育環境為中介,以教育內容為載體,以生態系統為導向來協調三者之間的關系。
在“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生態視域下,每一物種都應該具有獨特的生命功能,也具有較為穩定的生態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教師和學生的知識能力、意志情趣、才藝特長、生活習性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該保持各自在生活中的個性化,不要霸占和侵略他人的生態位,使得師生之間在不同生態位上“共生”、“協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一系列的生態元素構成,如學生、教師、教育活動、環境、課程等。各種子系統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才能夠形成蓬勃、鮮活的有機整體。在每個生態有機環節和有機元素之中貫注融洽、熱情、親和的精神,才能將各元素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協調教育環境與師生的關系、課程與師生的關系、生生關系、師生關系。
在生態視域下,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強勁、長久、全面的發展,才能夠實現身心發展的協調、均衡、有序。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高校生態視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再生資源”是教師和學生,只有他們身心均衡發展、和諧統一,才可以實現長久的發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單單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教育,而應將重點放在滿足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協調發展、感性和理性的綜合需求,使之人格得到升華、內在精神得到陶冶,從而獲取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素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位應該具有生態位提升能力、生態位適應能力、生態位占有能力。生態位提升能力是指其在動態競爭中的創新發展能力和主動適應能力,主要包括開拓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生態位適應能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運用能力、獲取能力、科研能力;而生態位占有能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配置能力、文化建設能力、戰略管理能力等。生態視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具有較好的業務素質,發揮既定的功能與作用,履行相應的職責。因此,應該明確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的生態位,揚長避短,正確定位,逐漸形成自己風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內容。主要體現在:第一,加強團結合作意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與學生接觸較為密切的群體之一,這就要求他們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團結合作意識,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努力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服務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第二,應該樹立專業發展的整體觀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樹立專業發展的整體觀念,認清社會對大學生專業素養的要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形勢,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第三,應該全面貫徹現代人才培養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道德、有素質的新型人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全面貫徹現代人才培養理念,與時俱進,解放思想,營造出一種激勵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氛圍。第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才培養理念的主要落實者和重要實施者,這就要求其必須盡力擺脫忙亂無序的工作困境和復雜瑣碎的社會事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營造出學生快樂的學習環境和成長氛圍。
首先,應該在大學生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貫穿節能環保的意識;其次,應該將節能、環保與大學生日常消費結合起來。應教育學生盡量使用和購買綠色產品,樹立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的新型消費行為,避免破壞環境。另外,應該建立起適當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任何的消費不足和超前消費都會嚴重破壞資源環境,消費不足會使得人類不擇手段地去掠奪資源,而超前消費又會使得資源的壓力大幅度增加。大學生的消費理念還不夠成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大學生中提倡“適度消費”,讓大學生明白不只是物質占有和現實的商品才能夠讓人幸福和快樂,而應該多注重精神的享受。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科學研究,通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授心理調適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建立心理危機預防干預體制,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調適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結合多種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系列課程,提供個別咨詢,逐步建立起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機制、快速危機反應體系和快速危機干預通道,形成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預警干預機制。同時,還可以在學校的論壇網站建立留言區和討論區,使學生能夠通過匿名的形式或進行注冊來使用,這樣做既能對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自由探討,又能夠自由地傾訴個人的一些想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也可以快速地通過大學生在留言區和討論區的發言以及交流掌握其內心世界,了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便于思政工作者的疏導、引導與教育。
生態視域理念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絲清新的空氣,使之在師生關系、教育情境、教育內容、教學理念上都得到了改變,大大開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符合當今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張洪春.論思想政治教育生態思維的價值向度[J].社會科學家,2009(4).
[2]綦玉帥.生態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
[3]蔡志強.思想政治教育生態與思想政治教育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