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婷,楊艷慧
(長春大學光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3)
大學英語教學的迫切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廣大大學生了解英語新聞的語篇特點,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筆者分析了英語新聞語篇的基本結構、標題、詞匯、語法和修辭等特點,希望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新聞語言,以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新聞英語的篇章結構通常是由標題、導語和正文三部分組成。標題概括全文的核心問題;導語通常為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話題和最重要的事實;正文引入更多的、更加詳實和具體的與主題相關的事實,并展開評論,進而得出結論。5個W(when,where,who,what,why)和1個H(how)是構成一則完整新聞不可缺少的要素。
1.首字母縮寫詞是由一個詞或詞組中主要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而成的。例如,UFOSighted(目擊飛碟)中的UFO是詞組Unidentified FlyingObject的首字母縮寫詞;縮略詞是通過把單詞截頭、去尾或把兩個詞各取一部分合在一起構成的。使用首字母縮寫詞和縮略詞可以節省版面,加大字體,使標題更加醒目。
2.省略是英語新聞標題的又一特點。為了使標題簡短有力,記者或編輯常常略去某些語法成分或起語法功能的虛詞,諸如冠詞、聯系動詞、助動詞等。例如“Bankers Silentas Dollar Falls”是“The Bankers Keep Silentas the Dollar Falls”的省略。
3.為了給讀者一種新鮮感和現實感,標題中廣泛使用動詞的一般現在時表示已經發生或剛剛發生的事情,如“Blair Asks:WhatHit the‘SpecialRelationship’?”一句中的asks。
1.口語俗語和形象化詞匯的使用。為了增加新聞的形象性、親切感或吸引力,英語新聞的標題和正文常常使用口語俗語或形象化的詞匯,如“Iraq getsOK to sell$1.6 billion in oil”中的getsOK。
2.名詞、地名和建筑物名稱的借用。所謂名詞的借用,是指用名詞來替代形容詞,分詞或介詞短語作為定語修飾名詞。例如“governmentdelegation”相當于“governmental delegation”。所謂地名和建筑物名稱的借用,是指在新聞報道中常常使用各國首都名稱替代各該國政府或首腦,以及用建筑物名稱代表有關的政府機構。例如“White House”代表美國政府或美國總統。
3.帶連字號的復合定語的使用。在英語新聞中,記者往往靈活地使用復合定語,即同時采用兩個或多個單詞來修飾某個詞語。這類由連字號連接的復合定語一目了然,避免了使用短語或從句,既簡化了句子結構、節省了篇幅,又有助于讀者加快閱讀速度。例如“peace-keeping force”、“interest-free loan”等。
1.句子結構比較松散。新聞報道中的句子大多數都比較長,往往一段只有一句話。記者總是力圖用盡量少的篇幅,提供盡量多的信息。有時由于寫稿發稿倉促,往往想到新的情況材料,來不及加以改動就隨即增添或補插進去,因此造成句子結構松散。
2.簡單時態受到青睞。在新聞英語中,廣泛使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進行時等簡單時態。新聞報道中的事實絕大多數是新近發生的,因此常常使用一般過去時。新聞報道中的一般現在時通常表示現在的狀況、普遍真理和經常性的行為等,但是有時也表示將來的動作。例如“The Prime Minister leaves for Beijing tomorrow for a five-day visit”中leaves是一般現在時,但表示將來(tomorrow)的動作。另外,英語新聞大量使用進行時,包括過去進行時和現在進行時,其目的是為了使讀者產生新鮮感和真實親切感。
3.經常使用被動語態。新聞英語中被動語態使用較廣,出現頻率較高。一般來說,英語新聞中被動語態多用于新聞事實或動作的接受者比執行者更重要的情況,先出現的信息往往是讀者急于了解的事實。
1.英語新聞中大量使用模糊限制語。新聞中往往依賴模糊限制語體現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可靠性、客觀性和及時性。新聞工作者或新聞媒介在新聞中合理運用模糊語言能增強新聞可信度,提高新聞時效性,加強新聞工作者及新聞媒介自我保護能力,使新聞報道更禮貌、更生動,避免一定的負面影響。
2.英語新聞標題中經常使用引語、比喻、雙關語等修辭格。修辭是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技巧。為了使新聞簡明精煉、形象生動、富有吸引力,報紙編輯經常采用修辭手法。
英語語言資源豐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英語水平及專業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來閱讀評論,這就是個性化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選擇的材料產生滿足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上去了。選擇符合個人語言水平的材料有利于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激發閱讀興趣。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的互動性和學生的主動性尤為重要。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新聞英語閱讀的學習方法,包括獲得新聞英語材料的路徑,了解新聞英語的基本文體特點,獲得有利于提高自己語言和社會文化能力的背景知識。然后,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運用適當的學習方法,了解新聞報道中地道的語言表達方式,提取有價值的語言文化信息,從而獲得十分重要的語言和文化知識積累,久而久之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選擇合適的新聞報道進行認真閱讀,并結合材料發表不少于50字的評論或讀后感,使學生的速讀、略讀等閱讀技能得以發展,培養其用英語分析判斷問題和積極思考的能力。
大學英語新聞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必須先把握住教學難點,為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新聞搭建一個橋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潛質,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興趣面,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語言信息量和知識量,以便提高學生整體的閱讀水平,使他們具有長遠的發展后勁,從而培養出盡可能多的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1]De Beaugrande,RobertAlain,Wolfgang Ulrich 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Linguistics[M].London/Now York:Longman,1981:4-8.
[2]Martin,James,David Rose.Workingwith Discourse:Meaningbeyond the Clau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3:211-215.
[3]李良榮.新聞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20-23.
[4]王瑤.談談模糊語言在東西方新聞寫作中的應用[J].新聞記者,2000(10).
[5]胡曙中.英語語篇語言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65-74.
[6]韓曉芬.英語新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孝感學院學報,2009(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