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萍
(長春師范學院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模擬審判實驗教學探討
曲玉萍
(長春師范學院 政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模擬審判實驗是法學專業必修的實踐課程,它在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配角。學校必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選擇司法實務能力強的教師,配備模擬法庭實驗室并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
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實踐能力;培養提高
模擬審判簡單地說就是模擬人民法院的法庭審判。法學意義上的模擬審判是指為了達到法學專業教學或者司法改革的目的,在假設的法庭上,依據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規定,由不同的人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司法警察和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等訴訟角色,對假設或者真實的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的活動。其中,在高等院校法學專業進行的模擬審判屬于教學研究型的模擬審判,在人民法院內部進行的模擬審判屬于司法改革型的模擬審判。本文結合教學經歷,主要探討教學研究型的模擬審判。
模擬審判實驗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由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司法警察和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加人等不同訴訟角色,在學校的模擬法庭里,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對真實或者虛擬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的一種教學活動。模擬法庭是法學的實驗室,模擬審判實驗應當定性為法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課、必修課。
模擬審判實驗在法學專業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已經將模擬審判作為實踐性教學環節作了明確規定。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規定:“專業教學實踐環節,本科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于20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指出:“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高等學校要強化實踐育人的意識,區別不同學科對實踐教學的要求,合理制定實踐教學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教高〔2007〕1號)對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要求是:“大力加強實驗、實踐教學改革,重點建設500個左右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推進高校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隊伍、管理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擇優選擇500個左右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推進高等學校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以倡導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為核心,探索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的全方位創新。”《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高〔2007〕2號)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推進實驗內容和實驗模式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我國著名法律教育家孫曉樓先生指出:“在研究自然科學的課程像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為要注重實驗,所以不可無實驗室之設置。研究法律的當然應當注意法律的實驗,至于學校的設備方面,所謂法律的實驗室,即是模型(擬)法庭,也不可不加以相當的注意。”[1]因此,學校必須把模擬審判實驗作為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認真對待。
目前,在全國開設法學專業的高校中,多數建立了專門的模擬法庭,普遍開展了模擬審判實踐教學活動。而關于模擬審判實驗在學科教育中的性質定位則有所不同。有的學校把模擬審判實驗安排在訴訟法課程教學中進行;有的學校把模擬審判實驗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程來對待;還有的學校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模擬審判,不把模擬審判列入教學計劃。這些定位的后果是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訴訟法教學中進行模擬審判,主要關注訴訟程序,忽略實體法的運用、司法文書的寫作及庭審技能的訓練,很難達到模擬審判實驗教學應有的功效。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模擬審判,有的學生可能不選擇本門課程,或者教師不認真對待這門課程,也無法完成學生這方面實務技能的培養任務。在課外進行的模擬審判,教學要求較為寬松,對學生不計成績,對教師不計工作量,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使其成為形式化的教學活動。因此,學校應當將模擬審判實驗作為法學專業實踐必修課程正確對待。
有人說:“中國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群體最缺少兩類人: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法學理論家和具有深厚理論功底的法律實務家。”[2]因此,在大學法學專業教育階段,既要重視對學生法學基本理論的培養,又要重視對學生法律實務能力的培養。我校把法學專業培養的目標確定為:具有扎實的法學理論和實務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法律應用型人才。而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在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方面具有其他法學實踐環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方面,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側重對學生法律實務知識的培養。模擬審判實驗一般在大學高年級開設,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系統掌握了法學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對法律實務知識的了解掌握還不夠。通過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一些具體的法律實務知識。例如:通過介紹模擬審判實驗人員的職責等內容,讓學生了解掌握訴訟過程中不同的司法人員、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與具體任務;通過介紹人民法庭規則等內容,讓學生了解掌握在審理不同案件時對模擬法庭的布局要求及其意義;通過介紹人民法院法官法袍穿著規定、公訴人出庭規范等內容,讓學生了解掌握司法人員及律師出庭的著裝要求和行為規范;通過介紹模擬法庭語言規范與技巧等內容,讓學生了解掌握審判人員和控辯雙方在庭審時說話的方式和內容。總之,這些司法實務知識的傳授與訓練,會為學生將來從事司法實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模擬審判實驗教學重視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具體表現為: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案件作為模擬審判對象,引導學生根據案情分析具體法律關系,判斷當事人的責任,從而提高學生運用實體法分析案件的能力;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案件收集證據,運用證據學理論,通過法庭的舉證、質證和認證實踐,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提高學生的證據運用能力;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所扮演的角色,撰寫相關的法律文書,使學生把司法文書寫作課程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中,有助于培養提高學生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訴訟法規定的環節和步驟進行模擬審判,通過反復演練,讓學生掌握庭審操作規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程序意識和程序操作能力;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模擬演練,卷宗材料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有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總之,通過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案例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團隊協調能力等綜合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模擬審判實驗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且以實踐為主的實訓課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實現了由被動受教育向主動受教育的轉變;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配角,實現了由理論講授向實踐指導的轉變。整個模擬審判實驗教學由三個主要環節組成。
第一個環節,教師講授模擬審判原理,進行實驗之前的準備工作。目的是使學生知道為什么開設這門課程,明確自己在模擬審判實驗中需要做哪些事情,怎樣進行模擬審判演練,對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形成宏觀上的初步認識。具體包括:教師介紹模擬審判的含義及類型,開設模擬審判實驗課程的必要性,模擬審判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考核形式等問題。重點講授模擬審判實驗人員的職責,模擬審判的準備和組織實施,模擬審判語言規范和技巧,模擬審判涉及的主要訴訟文書和卷宗材料歸檔的規范要求,證據的搜集以及示證、質證、認證的規則,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一審、二審開庭審理的基本環節和流程,實驗報告和實驗總結的撰寫要求等內容。在學生掌握了模擬審判實驗的基本原理之后,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做實驗之前的準備工作。以班級為單位,根據案件的需要以15人左右為一個實驗小組比較適宜,每組選出一名組長,對內負責協調本組的具體事務,對外向指導教師負責。
第二個環節,學生進行模擬審判實驗。這個環節是模擬審判實驗教學的中心環節,包括訓練、演示和評議三個階段。主要的流程包括:(1)選擇模擬案件。案件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最好采用司法機關已判決的案件;案件的難易要適中,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能夠完成開庭審判的全部環節;案件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爭議性和可辯性,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案件涉及的證據材料要多,盡量使學生全面了解各類證據的特點及運用規則。(2)分配角色,討論案情。模擬審判實驗以實驗小組為單位,每個實驗小組還應進一步分成審判組、控方組和辯方組三個具體的合作組,角色分配原則上由學生自行協商確定,但要保證每個學生在每次模擬審判實驗中扮演的角色均不一樣。在確定角色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案情,訴、辯、審三方既要從證據的角度把握案件的關鍵事實,又要從法律的角度明確該案涉及的法律問題。(3)確定庭審策略,撰寫訴訟文書。在教師的指導下,審判組的學生撰寫庭審提綱,了解掌握庭審記錄、法庭評議筆錄和判決書的撰寫要求,最后完成定稿;控方組和辯方組的學生要分別撰寫起訴狀(起訴書)和答辯狀,舉證提綱和質證提綱,代理人或者辯護人要了解代理詞和辯護詞的撰寫要求并完成定稿工作。(4)庭審排練和模擬開庭。庭審排練主要訓練學生的庭審規則、禮儀、技能和對庭審時間的預測和控制,對證人、鑒定人和當事人的提問及其回答均遵照原庭審筆錄的內容進行,建議結案方式設定為當庭宣判。模擬開庭是模擬法庭實驗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扮演旁聽者,樹立庭審時以法官為中心的意識,不能打斷模擬審判演示的進行,以保證審判工作的連續性和完整性。(5)庭后總結和評價。在模擬開庭完畢后,教師指導學生總結與評議,采取演練學生自評、旁聽同學評議和任課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小組及個人的準備情況,實體法運用是否正確,案件的爭議焦點和關鍵是否準確把握,庭審程序是否完整準確,法律文書的寫作是否規范,法律語言表達是否規范,庭審言行舉止是否得體,團隊協作和臨場應變能力如何等方面。(6)卷宗歸檔。卷宗歸檔是模擬審判實驗的最后環節,教師指導學生參照人民法院法庭卷宗歸檔辦法,統一格式和基本內容,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對卷宗材料整理并裝訂歸檔[3]。
第三個環節,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考核。由于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側重于訓練和表演,所以考核標準與一般課程有所區別,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評定:一是平時成績,主要由出勤、訓練的積極性、角色任務的輕重、同學之間的合作關系等因素構成,占總成績的40%。二是開庭成績,是對實驗小組及其成員在法庭上最后表演時綜合素質的整體評價,主要考核適用訴訟程序是否規范,實體法應用是否正確,證據運用是否得當,口頭表達能力、庭審應變能力、表演是否到位等內容,占總成績的30%。三是書面成績,包括實驗小組的卷宗材料、個人的實驗報告和實驗總結,主要考核法律文書是否規范,事實和法律依據是否充分和準確,占總成績的30%。模擬審判實驗教學的考核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教師在學生的自評、互評及民主評定最佳角色的基礎上,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成績給出每個學生的總成績。
為了使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取得較好效果,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合理配置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資源。
第一,重視模擬審判實驗課程安排。模擬審判實驗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必修課程。因此在排課順序上,應該在學生修完實體法和程序法課程之后開設,這樣學生才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實體法和訴訟法理論知識進行模擬審判實驗。為了使教學環節完整,排課時間以兩次課連上較好。
第二,加強模擬法庭實驗室建設。模擬審判實驗在模擬法庭實驗室進行,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法律的崇敬感和法律職業感。因此,模擬法庭實驗室不但應當配備完整的法庭審判設施,如桌椅參照正式法庭的標準制作和擺放,具有國徽、參訴人員標牌、法槌等法庭標志,準備法官服、檢察官服、律師服、法警服及開庭文件夾等,還要配置多媒體影視設施、計算機網絡設施,這樣做不僅能滿足模擬審判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對模擬開庭過程進行同步錄像,為庭后的教學評價和以后模擬審判教學提供資料。
第三,提高教師的法律實務能力。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要求指導教師必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或者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師資配置上“雙師”型教師比較適合模擬審判實驗教學工作。學校應該引進法律實務經驗較為豐富的人才,充實到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中來,鼓勵現有師資兼職或掛職從事法律實務工作或到司法實務部門進修,聘用或者定期邀請法律實務能力較強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兼職擔任指導老師或者模擬審判點評嘉賓。
第四,保障模擬審判實驗教學經費。模擬審判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同,需要的日常教學經費相對較多。例如,模擬法庭基本設施維護的支出,到法院或者律師所調取已經審結的案件建立案例庫的支出,案卷材料復印和模擬卷宗制作的費用,法官袍、律師袍和法警服裝干洗的費用,模擬審判實驗教學照片沖洗和光盤制作的費用,點評嘉賓的勞務費用等均需一定的經費保障。因此,學校應當將模擬審判實驗教學開支納入日常教學經費預算范圍予以保障。
[參 考 文 獻]
[1]孫曉樓,等.法律教育[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9.
[2]劉瀟瀟.模擬審判:高校法科學生實務能力培養的路徑選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2):194.
[3]陳學權.模擬法庭實驗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12.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imulated Trial
QU Yu-ping
(School ofPolitics and Law,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nLin130032,China)
Simulated trial experimen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legal profession,and has an irreplaceable function on improv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The students are the leader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and teachers are playing a supporting role in teaching activities.Schools must make a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or the teaching time,choose the teachers with strong judicature practice ability,and provide simulated court laboratory and adequate funding.
mock trial;experimental teaching;practical ability;trainingand improving
G642
A
1008-178X(2013)02-0127-04
2012-12-28
曲玉萍(1963-),女,吉林鎮賚人,長春師范學院政法學院教授,從事法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