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林勝華
(四川省畜牧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
2012年是四川奶業發展相對艱難的一年,一方面奶牛飼養成本不斷上漲,另一方面,牛奶價格上漲有限,養殖場(戶)利潤受到制約,全省奶業發展面臨階段性困難。
四川省2012年初存欄荷斯坦及改良牛21萬頭,娟姍0.03萬頭,西門塔爾及改良牛42萬頭,摩拉尼里改良水牛6.0萬頭。已開發荷斯坦及奶用改良牛22萬頭,娟姍0.03萬頭,乳用西門塔爾牛2.0萬頭,奶水牛0.08萬頭,三州牧區擠奶牦牛110萬頭,奶山羊1.2萬只,牛奶產量較2011年度同比增長2.4%。全省規模化奶牛養殖小區和奶牛場244個,按標準化改擴建存欄奶牛200~1000頭的規模養殖小區(場)40個,其中中央財政投資改造25個,地方投資改造15個。荷斯坦奶牛20頭以上的規模場所占比重上升5.3個百分點,機械化擠奶比例達到42.5%。
2012年四川奶產量約78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專業化奶牛養殖主要分布在眉山、成都、綿陽、南充等9市州,其中眉山市為四川省政府確定的四川省丘區三市現代畜牧業試點中唯一以奶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奶牛存欄約占全省的40%,2012年奶產量23萬噸。20頭以上的規模化飼養場占56%。
2.1 奶牛養殖成本上漲
2.1.1 飼料價格成本上漲。2012年以來,奶牛配合飼料的主要原料價格上漲幅度均超過10%。奶牛配合飼料送到牧場均價為3250~3 400元/噸,上漲幅度均超過10%。在奶牛養殖中,飼料飼草成本投入最大,綜合草料價與上年相比上漲幅度達到15%。草料中運輸成本占相當比例,物流成本上升較多,1噸苜蓿干草,在產地出廠價格為 1 550~1 650元/噸,運輸費用就要增加850~950元。與此同時,奶牛配合飼料運輸成本也相應增加。
2.1.2 奶牛藥物成本上漲。奶牛疫病防治難度增大,除政府支付的防疫費外,成年奶牛常規用藥2012年平均開支為300~320元/頭,與上年相比常規用藥費用上漲達到25%。
2.1.3 人員工資成本上漲。2012年四川省牧場員工人均工資2400~2 800元/月(擠奶),養殖工人平均2 500元/月,一般員工1 800元/月,工資成本上漲10%以上。
2.2 牛奶價格低利潤薄
2.2.1 奶牛價格略有漲幅。201年奶牛價格與上年相比較,同比上漲1 200元左右,漲幅10%20%,后備青年牛價格漲幅大于育成牛。
2.2.2 原料鮮奶價格低。2011年農民牛奶基價2.80/千克。按奶質量折算后綜合均價3.00元/千克。小區基價3.40元/千克,綜合價3.60元/千克。牧場基價3.5元/千克,綜合價3.80元/千克。
2012年農戶牛奶基價3.2元/千克,綜合價3.40元/千克,奶站運行加價0.25元/千克,到工廠價3.65~3.70元/千克。機械化小區基價3.70元/千克,綜合價4.0元/千克。規范化牧場基價3.9元/千克,綜合價 4.20~4.25 元/千克。而牛奶收購價上漲幅度僅10%左右,利潤很低。
2.3 奶產品市場情況
2.3.1 乳品加工情況。四川省原有各類生鮮乳加工企業72家(含乳飲料),85%的加工企業分布在成都市特大城市經濟圈。全省日處理牛奶能力達到5 500噸,年加工能力195萬噸。2011年1月重新備案審查,首批有31家企業具備奶制品生產條件獲得核準大批未能獲得牛奶產業準入的企業將面臨產業調整,轉為生產含乳飲料。獲準乳制品加工的企業產品主要為常溫液態奶。酸奶年產量35000噸,乳粉加工為調劑性生產,年產量僅為12000噸。2.3.2 市場消費情況。四川省2012年人均本地奶類占有量9千克,人均奶類消費量28千克,其中成都市人均奶類消費達到343.2元,占食品消費支出的6.1%。
3.1 養牛業成本高、風險大、利潤低 受成本增高影響,農戶養殖奶牛利潤降低,積極性不高。目前農戶奶牛養殖中人工刈割牧草未進入成本,這部分利潤主要是人工成本的貨幣化。奶牛養殖比較利潤下降,已導致奶農賣牛轉行,全省奶牛養殖大縣洪雅縣2012年11月底存欄奶牛47 000頭,其中產奶牛占50%,奶產量維持在300噸/日以上。雖然總量未減,但與上年相比農戶奶牛數量流失近30%,奶農減少近三分之一。
利潤下降,但部分奶農仍然堅持養殖奶牛,主要是年齡和家庭的因素。到外地務工就業機會少,增收困難,他們選擇奶牛養殖既解決了就業收入問題,又能就近照顧家庭,利用周圍農田種植作物、山地牧草可低成本利用,奶農奶牛養殖的純收益來源實際為自有資源利用和勞動力成本的貨幣化。
3.2 奶牛養殖大面積虧損 2012年規模化養殖業主和加工企業自建的養殖場按企業核算,出現大面積虧損,虧損面達到90%以上。如存欄400頭和300頭產奶牛的宋安公司、興眾公司、西源公司等中等規模牧場,2011年就虧損30~50萬元,存欄規模大的牧場虧損更嚴重。
宋安小區牧場存欄420頭奶牛,其中產奶牛260頭,平均產量18~21千克,22個員工,水電工資65000元/月。產奶牛每天每頭僅飼料飼草直接成本達50元。管理較好的牧場每頭每日可達20千克產奶量,每千克牛奶收入中飼料成本占2.50元,按飼料成本占牛奶成本的55%計算,牛奶價(不計算利潤)應為4.55元/千克,目前加工廠計算奶價為4.25元,自行運到成都工廠交奶價為4.50元/千克,按目前奶價仍低于成本。
省內的新希望、菊樂、雪寶、伊利、楊森等自有牧場核算價雖高于其他社會養殖場,但仍全面虧損,虧損額100~300萬元。其中新希望示范牧場內部核算成本4.85元/千克,因業主搞投資建設,牧場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企業內部好的原料被加工廠用來生產高端奶產品,優質原料——加工優質產品——賣高端價格——彌補自有牧場虧損——保持總體盈利,這是自有牧場加工企業的普遍經營模式。而其他獨立奶牛場的利潤卻被乳制品加工廠侵吞了,市場呼喚新的定價機制來平衡奶業發展的利益分配。
3.3 奶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3.3.1 疫病制約發展。全省奶牛死亡淘汰率高達18%~20%,大部分牧場疫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其中炎熱氣候導致熱應激反應、高濕環境導致的蹄病與乳房炎在我省牛場極為普遍,其他傳染病防控也越來越艱巨。
3.3.2 奶價因素影響發展。牛奶由奶加工企業單方面定價,使加工企業與養殖者相互對立。眉山市政府2012年8月出臺了四川首個生鮮乳參考價協調機制方案(試行),規定奶價浮動5%為限,玉米權重40%,青貯權重15%配合飼料權重45%。奶價中飼料成本占55%,其他成本占45%計算,執行生乳標準按質論價。眉山市希望借此引導牛奶收購價隨草料人工的變化進行調整,以平衡養殖者與鮮奶收購加工廠的矛盾,維護雙方的合理權益。
3.4 困境中仍存機遇
3.4.1 四川省奶牛養殖總體規模落后于加工業發展和乳品市場需要。由于奶牛繁殖周期長,干擾制約因素多,奶牛數量難以較快發展,今后較長時間內奶源供應不足仍會是突出問題。與此同時,奶業市場對原料鮮奶需求持續增大,2012年四川117縣、436萬中小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的實施擴大了牛奶制品的需求,僅學生飲用奶一項,全省就日需800噸原料鮮奶。一些省外企業到四川市場搶購鮮奶,年底部分原料奶價已到4.50元/千克。現在全省奶品加工企業每天到陜西、寧夏、貴州、云南收購運輸鮮奶140~180噸回四川加工,以滿足乳制品加工需要,這既存在風險又難以保證質量。針對奶源不足的情況,四川部分奶品加工企業已開始規劃建設規模化牧場,越來越多的社會業主投資養殖奶牛場,共同推動全省奶牛養殖的持續發展。
3.4.2 可考慮利用的奶業潛力四川省有40多萬頭西門塔爾雜交后代牛,可開發奶用的15~2萬頭。西門塔爾雜交牛每胎產奶量可達到2 000~5 000千克,如適當地投入,科學開發與引導每年將有50萬噸產奶量的潛力可供開發利用。西雜牛的奶用開發,既創造了新的奶業資源,又是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更是業內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