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巧林
(四川師范大學工學院,四川成都 610101)
由于AutoCAD的強大功能及其實用性,已成為當今設計與制圖領域應用最廣泛的軟件之一。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以AutoCAD為平臺開發的工程軟件,使得AutoCAD成為了工程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軟件之一。建筑CAD是在學習建筑工程制圖標準、投影基本理論和手工繪圖技能后,培養學生應用AutoCAD繪制建筑工程圖紙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內容包含AutoCAD的基礎操作和專業應用。
本院建筑CAD課程共計32學時,外加一專周實訓。之前一直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2學時的理論講授,2學時的實踐操作,因為時間緊,內容多,一直效果欠佳,甚至出現了“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局面。經過筆者仔細分析、研究以及實踐得知,引入PBL模式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未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能動作用,教學內容全靠課堂灌輸。由于課程體系的原因,一般建筑CAD的課時不會太多,但是建筑CAD的教學內容卻不少。若不能選擇性地學習,帶動學生自學部分內容,純粹靠課堂灌,其結果可想而知。
2)理論與實踐分離。由于上機條件的限制,一般先在多媒體教室講完理論,再到機房進行實踐訓練,有的甚至理論與實踐之間還間隔幾天。這樣輪到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已經記不清楚老師怎么操作的,甚至于講了什么內容。
3)學生多,輔導教師少。這就造成教師只能照顧多數同學,強調共性問題,不能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每個具體問題,從而導致部分同學跟不上節奏,入門困難,以致放棄。
4)學生學習過程中,缺乏互相交流與合作,好的經驗與技巧不能快速傳播,多數情況下靠自己摸索、總結,進步較慢。
5)選用教材不合適。多數教材內容都是在指導學生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雖然根據其提供的步驟能畫出來,但往往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而無法變通,把知識學“死”了。
6)考核方式不夠合理,往往采用終結性的考核方式,比如通過試卷加平時考勤成績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圖紙繪制,沒有注重過程考核,不符合該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不能準確評價教學效果,也無法弄清學生究竟哪些方面未能充分掌握,從而無法及時作出調整,以實現“教學相長”。
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PBL將學習與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它設計具體的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傳統模式下,內容講究大而全,但因為教學課時限制,往往導致重、難點內容無法講透、學扎實。建筑CAD內容一般包括:AutoCAD入門知識;AutoCAD繪圖命令、編輯工具、圖層管理、塊操作、標注、圖形輸出等;AutoCAD三維知識;AutoCAD在建筑制圖中的專業應用等。在PBL模式下,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授課為輔,因此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筆者認為AutoCAD授課內容可做如下調整:入門知識部分簡單介紹AutoCAD界面,重點講繪圖基本參數設置、視圖控制、捕捉追蹤等;繪圖命令重點講多線;編輯工具重點講偏移、陣列、打斷、修剪/延伸等;圖層管理重點講其編輯優勢;塊操作重點講其應用;標注部分重點講尺寸標注,略講文字標注;三維知識部分可根據學生前面知識的學習情況,選擇簡單介紹或不講;圖形輸出部分重點講打印參數設置;專業應用部分重點講平面圖繪制。除此以外的其他內容,可讓學生在布置的任務中去主動學習。
PBL模式下,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課程之初,可以對AutoCAD的強大功能、優勢以及行業中的廣泛應用進行重點講解,甚至可以有所夸大。傳統的教學,一般是先講繪圖要用到的基本知識,然后再針對性的進行舉例。現在我們需要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先舉例,從例子中找知識點。在完成例圖的過程中,講解所涉及的知識點,但僅對繪圖中的重難點內容加大講解力度,其他留給學生自學。這樣帶著任務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授課過程中,精講勤練,不再拘泥于教材章節順序(PBL模式下,教材僅僅是一本參考書),但要注意難易程度把握、節奏控制,切不可操之過急,及時解決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避免問題積累傷害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紤]到師生比例的原因,教師不能一個一個地指導,應該創造一個交流平臺,積極鼓勵他們通過商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布置的任務,對于其成果要多鼓勵,多肯定。
課程學習結束后,一般需要進行一次綜合性的實踐訓練以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但應改變原來的綜合訓練就是照抄工程圖紙,僅僅停留在AutoCAD的基本應用上的一貫做法。一定要把這個環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實踐,除了考查學生的AutoCAD基本知識掌握情況外,還要加入建筑工程制圖規范的應用、專業工程圖紙內容的準確表達等方面的考查。這樣,學生除了掌握AutoCAD的基本應用及技巧外,還會主動地學習制圖標準和一些專業知識,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PBL模式下,以學為主、教為輔,缺乏過程性的考核只能是片面的。以往只注重了試卷、出勤率或者上機考試結果,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交流等方面的考核。建筑CAD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從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師生交流、成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還可以加入面試、答辯和上機測試等,這樣更能反映出實際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真實情況。比如學習態度占10%,出勤率占10%,過程中作業完成情況占50%,綜合性成果占30%(可含面試、答辯、上機測試等)。以這樣的評價方式,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根據建筑CAD的課程特點:專業繪圖部分每個知識點都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先講解基礎知識,再綜合應用,屬于由“點”到“面”,學生是被動的。若按照PBL模式,要完成這個“面”,必須找到組成面的“點”,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是主動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類似于建筑CAD的課程均可采用PBL的教學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王向輝,張 建.建筑領域軟件工程專業實踐能力實訓方案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8(14):163-165.
[2] 胡云杰.建筑CAD課程教學改革的時間與探索[J].中國科技信息,2009(15):258-259.
[3] 王智全.CAD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科技信息,2008(24):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