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宏,劉少政,鄺 一
(山東水利工程總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3)
山亭區石嘴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3 標段,主體工程為壩體防滲面板加固工程,上游壩面設1.5 m 厚的混凝土防滲面板,高33 m,上游壩腳處設C20 混凝土阻滑板,寬4.5 m,厚4 m,混凝土面板與原漿砌石壩體間設加強筋連接,加強筋采用植筋工藝。該工程于2010-5-1 進場,至2010-8-8 完成壩體防滲面板工程,經過汛期和麥收2個特殊時期。共完成:植筋13 876 根,腳手架21 558 m3,鋼筋制安215 t,鋼筋混凝土15 500 m3。單側模板加固和高空作業安全防護是工程施工的重點和難點,現將該工程施工工法作簡要介紹。
本工程腳手架高33 m,屬于特級高處作業(規范規定超過30 m 屬于特級高處作業)。腳手架工程主要有澆筑底部工程用的平面腳手;澆筑墻體及扎筋、立模用的立面腳手和用于支撐模板的承重腳手。立面腳手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雙排和滿堂腳手(高10 m),滿足扎筋、立模、澆筑時掛串筒和澆筑平臺即可。滿堂腳手架立桿間距1.80 m(雙向),連續剪力撐間距3.60 m,大橫桿間距2.00 m(雙向),掃地桿距地0.10 m。
腳手架施工應注意如下問題。1)腳手架基礎應牢固。2)腳手架各節點應連接可靠,各桿件連接處相互伸出的端頭長度應大于10 cm,以防構件滑脫。3)腳手架與石壩相連處設置連墻桿。4)腳手架相鄰立桿和上下相鄰平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并置于不同的框架格內。搭接桿接頭長度,扣件式鋼管排架不應小于1.0 m。5)搭設架子時,所用扳手應系繩保護,所用的緊固件、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傳遞所用緊固件材料、工具不應拋擲。6)腳手架驗收投入使用后,未經有關人員同意,不應任意改變腳手架的結構和拆除部分桿件及改變使用用途。7)防護用品要穿戴整齊。安全帶要有足夠強度,并將繩子牢系在堅固的建筑結構件上或金屬結構架上。8)拆除架子時,應統一指揮,按順序自上而下進行;嚴禁用推倒整個腳手架的方法進行拆除,拆除腳手架的區域內,無關人員嚴禁逗留和通過,在交通要道設專人警戒。
采用9 m3空壓機和石英砂除銹,石英砂的磨料粒徑應在0.5~1.5 mm,含水率低于1%。砂料回收使用時,要除去粉塵和雜物,且不受水、油等污染。噴射處理所用的壓縮空氣,必須經過處理,保證壓縮空氣的干燥、無油,空氣壓力控制在0.4~0.6 MPa 范圍內。
噴砂過程注意事項如下。1)噴砂前,對砂進行晾曬處理,使其含水率達到使用要求,并進行過篩,防止過大的磨料進入砂槍內。2)噴砂除銹不允許在雨天表面潮濕、結露等情況下作噴砂處理。3)噴砂除銹后的石壩壩面表面應徹底清除石銹、灰渣、泥污,使之露出青色,且顏色均勻,除銹質量要符合國家相關規范規定。并由專職質檢員用對比樣塊檢查。4)除銹后盡快支模澆筑混凝土,噴涂前如表面被污染或返銹,應重新處理,使其達到原來的表面清潔度等級。
本工程壩高33 m,為保證混凝土、鋼筋網的受力安全,為便于模板支立和鋼筋綁扎,采用了植筋技術。經用錨桿拉力計多次試驗,確定鉆孔深600 mm,直徑28 mm,25 mm 螺紋鋼筋,用超強植筋膠植入。
其中鉆孔用沖擊鉆打成設計要求的直徑及深度的錨孔(成45°夾角)。并用壓縮空氣清除孔內的浮灰及雜質。配料時按甲/乙=100/3~5 的重量比稱量取料,并將甲乙組分充分混合。填裝時將混勻膠料注入孔內,同時排出孔內空氣。錨固時將錨固件植入孔內,直到孔底,去除孔口多余膠料,并將孔口摁平。
需注意的事項:1) 混合后的膠料在20 min 內用完,硬化的膠料不能再使用;2)膠泥在貯存過程中,如有沉淀現象,使用前必須充分攪拌均勻,否則影響配比,達不到要求。
本工程高差最大達到33 m,且施工跨度大,對于模板的支護施工難度極大。大面積平面模板為減少模板接縫,全部采用特殊制做的1 200 mm×1 500 mm、1 000 mm×1 500 mm 鋼模板。鋼模面板厚度應不小于3 mm,鋼板面應盡可能光滑。
1)模板的加固。整個支撐體系由錨固在混凝土中的錨桿拉強筋來支撐,承受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向荷載。采用鋼管做圍檁、支撐桿等加固,拉強筋一端植入石壩,另一端焊接絲桿,模板內側絲桿帶絲帽作為內撐校正模板,模板外側用槽鋼扣件加固,確保結構尺寸及順直度。模板表面光潔平整,接縫嚴密,并在模板之間加設0.5 cm 的海綿條,使其不漏水泥漿,以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質量。
2)模板的清洗和涂料。鋼模板在每次使用前用角磨機除銹及灰渣,為保證混凝土外觀質量和拆模方便,鋼模面板涂刷礦物油類的防銹保護涂料。
1)鋼筋的采購。選用大型鋼廠產品,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后分類架空堆放,篷布覆蓋,并進行抽檢做強度試驗、焊接性能試驗。2)鋼筋加工。要在工地加工場內進行,配置彎曲機、切斷機、調直機各1 臺,加工時嚴格開牌施工,加工后掛牌分類堆放;鋼筋加工的尺寸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加工后鋼筋的允許偏差不得超過允許的數值;鋼筋焊接和鋼筋綁扎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以及施工圖紙的要求執行。
混凝土防滲面板澆筑的重點是做好混凝土的溫控和防裂,混凝土裂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混凝土澆筑時溫度過高(施工時壩前最高氣溫42℃)、混凝土塑性變形引起的收縮裂縫、混凝土水分散失快和原材料的選擇等。相關工序如下: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按施工圖紙和監理人的指示,選擇水化熱較低的配合比,配合比設計委托有豐富試驗經驗且具有國家相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增加20%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達到降低水化熱。如果調整混凝土配合比,必須重新得到監理人的批準。
2)混凝土材料的選擇。根據設計要求和配合比,選擇監理人批準的原材料。選擇水化熱較低、質量穩定、各項理化指標均符合的優質水泥做混凝土的主材,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混凝土外加劑選用高效引氣減水劑;粉煤灰采用鄒城電廠出廠的一級粉煤灰。
3)混凝土分層澆筑作業。高溫季節盡量夜間薄層澆筑,使混凝土出機后最大限度地減少運輸及澆筑過程中的溫度回升,加快混凝土的入倉覆蓋速度,減少暴露時間,防止初凝。
混凝土每層澆筑高度根據拌和能力、運輸能力、澆筑速度、氣溫及振搗能力等因素確定,一般為30~50 cm。為消除兩層間的接縫,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應插入下一層內5 cm 左右。振搗點布設均勻,時間適宜,同時控制盡量不觸及模板、鋼筋及埋件等。
4)施工縫處理。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需先進行鑿毛,然后均勻鋪一層2~3 cm的同標號水泥砂漿,并且盡快覆蓋混凝土,保證新澆混凝土與基礎面或老混凝土結合良好。并做凹凸結合。混凝土的澆筑可采用平鋪法或臺階法施工,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層進行,且澆筑層面平整。
5)混凝土養護。澆筑塊在終凝后達到15%設計強度時就實行水養護。澆筑后用自制滴水裝置養護,做到均勻、不間斷養護。同時對混凝土面采用草袋日蓋夜掀,防止太陽暴曬,養護28 d。
1) 針對混凝土施工制定相關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成立安全領導小組,檢查工地的安全設施及措施,并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安全操作知識,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對于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的高架作業,要定期地對腳手架整體性和連接部位進行檢查,對密度網和安全網的掛網情況進行檢查,對作業人員的安全帽和安全帶的佩戴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安全穩定狀態,要求身體素質好的專業人員上架作業,塔吊駕駛員和腳手架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
3)項目部制定了定期檢查和會議制度以及獎罰措施。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次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