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艷,苗成清,付 飛
(德州市水利局,山東 德州 253014)
為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2011—2012年,德州市共投入資金9.3億元用于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其中省以上投資2.6億元,市級補助資金1.44億元,共解決了212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供水城市化率提高52%,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77.4%。目前德州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形式有自來水集團管理、鄉鎮水管站管理、村集體管理、出讓經營權或產權(租賃、承包)等。從近年來運行的情況看,自來水集團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適應城鄉供水一體化的要求。近幾年,慶云、寧津、樂陵、陵縣、平原等縣市積極推行自來水集團管理模式,效果良好。
以慶云縣為例,該縣水務體制改革后,將全縣涉水事務交由水務局統一管理,并成立縣供水公司,負責全縣城市與鄉村供水管理,各供水村莊設水管員,供水主干線由供水公司負責,進村入戶部分由鄉(鎮)村負責。縣供水公司有專業化服務隊伍,設有24 h 值班供水服務熱線,接到報修電話后,城區15 min 維修人員到達現場,農村30 min 內到達現場,小修不超過2 h,大修不超過1個工作日,保障了全縣城鄉正常供水。
以寧津縣為例,該縣以水庫為水源的供水區域全部由縣供水公司統一建管,縣供水公司從工程的規劃設計、安裝到水費收繳、維修實行一條龍管理。主管道維修由供水集團負責,有關村莊協助;總表及表井屬于村莊管理,出現損壞由各村負責;對村內由供水公司統一安裝的主、支管道供水公司保修1年,超出保修期后供水集團可提供有償服務。鄉鎮組建供水協會,指派專人負責,指導、協調轄區各村的用水和管理工作,確保村內用水管理規范有序,長期運行。各村莊負責入村支管道和總表井的管理工作,保證水表的完好和數據的準確。
供水產權移交給各縣自來水公司→生產產品(飲用水)→由自來水公司統一出售給各用水戶→自來水公司在各鄉成立供水站→收取水費、提供技術服務。
這一管理模式需將產權移交給各縣自來水公司,其主要原因:一是農村供水工程投資主體多,若將產權移交于其中任何一個主體,后期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將產權移交給各縣自來水公司,有利于節約投資。二是各縣自來水公司成立早,管理技術水平較高,能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三是各縣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設備齊全,飲用水水質易得到進一步的保障。四是產權歸于各縣自來水公司,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可全力以赴管理好工程的運行,在效益上實現以工補農,使農村供水工程長久發揮效益。
各縣自來水公司統籌管理,根據空間區域在全縣成立幾個供水站,統一技術培訓后上崗。供水站一方面對區域鄉鎮管轄村內、外供水提供技術服務,另一方面收取各村水費。這樣,一旦供水工程損壞,能得到及時維修,增強了農民交水費的意識。
自來水公司的機構設置,可借鑒陵縣自來水公司的經驗。公司設立辦公室、財務室、水廠運行股、化驗室、安裝隊、生計股、維修股、收費股、稽查股、審計股等股室,股室之間在職責上能夠相互配合與制約,有利于公司整體的運營。各個股室都建立自己的管理制度,年初分管領導與公司簽訂責任狀,落實獎懲制度。
各縣自來水公司和物價部門將農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當地經濟情況、供水工程供水成本等綜合分析評定后統一水價,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農村到戶水價。
配套設施包括水表、龍頭、閘閥等。水表采用滴水式水表,可以減小水表計數誤差;水表井采用自控水表井,具有防滲漏、防冰凍、防盜水、免維修的優點,將自控水表井安裝在村內胡同口,胡同內所有用戶的水表均安裝在自控水表井內,便于抄表不易破壞。同時,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業務水平,做到出現供水突發問題,能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快速到場處理,讓用水戶滿意。
供水公司組織專門的宣傳隊伍,宣傳到戶,同時公布供水服務110 電話,使宣傳深入人心,增強廣大民眾參與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的意識。
目前,農村供水水廠的水質檢測能力普遍不高,與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整體要求不相適應,建議為未配備消毒和水質檢測設備的農村供水水廠購置一定規模的水質檢測設備,同時加強水廠化驗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必需的水質檢測技術和能力。水質檢驗標準應符合《村鎮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規程》的要求。
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用于解決工程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能夠正常維護、安全運行、長惠民生。建議對于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供水工程,可以通過提高城市或企業用水價格的辦法,將水費增收部分納入工程維修養護基金,由縣(市、區)水務局建立專門賬戶進行管理和監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