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臘根,孟愛鳳,蔣立春,夏紅梅,周志燕
胸腔閉式引流術在臨床廣泛應用于氣胸、胸腔積液和各種胸腔手術后病人。目前一次性三腔水封瓶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更換間隔時間各不相同。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各個醫院甚至同一醫院的各個病區一次性三腔水封瓶的更換時間也各不相同,有的每天更換、有的隔日更換、有的每周更換2次。2011年版《臨床護理實踐指南》中也沒有明確規定各種胸腔引流瓶的型號及更換頻率。李清等[1]研究表明,每周更換1次水封瓶不會增加胸腔感染及水封瓶內細菌定植機會,但文章中只涉及一次性單腔水封瓶(Ⅰ型)和一次性雙腔水封瓶(Ⅱ型),沒有提及一次性三腔水封瓶(Ⅲ型)。一次性三腔水封瓶擁有調壓腔、水封腔、盛接引流液的積液腔,引流液從胸腔引出后與空氣隔絕,這樣杜絕了空氣中的細菌在引流液中定植的機會。為探討一次性三腔水封瓶更換頻率,確定最佳更換時間,我們對57例肺葉切除及食管癌、賁門癌病人術后48h~144h胸腔引流液進行了163例次的細菌及真菌培養,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3月—2011年9月收住本病區行肺葉切除及食管癌、賁門癌手術后放置胸腔引流管并連接一次性三腔水封瓶的病人共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齡43歲~73歲(60.33歲±7.41歲),其中肺葉切除24例,食管癌23例,賁門癌10例。排除食管癌、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瘺病例。
1.2 材料 采用蘇州晶樂高分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三腔水封瓶,胸腔閉式引流使用的水封液為南京小營藥業集團廠生產的玻璃瓶裝0.9%氯化鈉注射液。
1.3 方法
1.3.1 樣本選擇 取肺葉切除及食管癌、賁門癌病人術后48 h、72h、96h、120h、144h胸腔引流液進行培養,因常規24h更換水封瓶,所以此次研究未對2 4h胸腔引流液進行取樣及培養。
1.3.2 樣本采集方法 采集標本時,操作者洗手,打開無菌包,戴無菌手套,助手協助取無菌注射器,無菌輸液器一端連接注射器與該端輸液管;助手夾閉胸腔引流管,消毒并斷開引流管與胸瓶積液腔的連接,操作者將無菌輸液管送入積液腔中,抽取10 mL胸腔引流液,去除輸液管,將胸腔積液注入培養液中。培養過程中如一次性水封瓶內的胸腔積液中有細菌生長則對該病例停止試驗,同時更換水封瓶。
1.3.3 細菌檢驗方法 ①培養基:采用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的營養肉湯,取樣18g加蒸餾水1 000mL,加熱至溶解,分裝試管,經121℃高壓滅菌15min。②細菌培養方法:將取樣后的試管放入(35±2)℃恒溫箱內,24h內觀察,如果有菌生長再進行鑒定;48h內無菌生長則判斷為培養陰性。
163例次一次性三腔水封瓶引流液細菌及真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其中48h取樣32例次、72h取樣34例次、96h取樣34例次、120h取樣33例次、144h取樣30例次。
3.1 一次性水封瓶更換時間與水封瓶內細菌定植 一次性單腔水封瓶的引流液直接進入水封瓶內的生理鹽水中,與空氣相通;而一次性三腔水封瓶分為調壓腔、水封腔、盛接引流液的積液腔,引流液從胸腔引出后與空氣隔絕,這樣杜絕了空氣中的細菌在引流液中定植的機會,避免逆行感染。李清等[1]研究表明,每周更換1次水封瓶不會增加胸腔感染及水封瓶內細菌定植機會,196例樣本中13例有細菌定植,其選擇的水封瓶是Ⅰ型和Ⅱ型,但沒有具體交代是否根據引流液的性質選擇不同型號的水封瓶。13例水封瓶內細菌培養陽性可能與實驗中隨機分組過程中血性引流液選擇了一次性單腔水封瓶有關。選擇一次性單腔水封瓶引流血性胸腔積液及每周更換1次的情況下,血性引流液與空氣相通的情況下,受環境、溫度及濕度的影響,給細菌定植提供了機會。
3.2 減少一次性三腔水封瓶更換次數 張迪君[2]對381例留置導尿及腹腔術后置引流管接引流袋病人分別留取引流液和尿液進行培養,細菌培養陽性率隨換袋次數增多和置管時間的延長而增高,而且換袋次數比置管時間更有影響,應以每周更換1次較為合適。張德英等[3]認為,應該10d更換1次T型管引流袋。腹腔引流為無菌密閉系統,同樣胸腔引流也是無菌密閉系統。Davies等[4]對80例胸腔閉式引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特別注重皮膚消毒的范圍,但并沒有更換引流瓶,結果無一例發生創口及胸腔內感染。2003年5月,英國胸科學會發表了胸腔閉式引流指南[5],詳細闡述了胸腔閉式引流的規范操作、水封瓶的管理等,但未曾提到需要更換引流瓶。本次試驗對163例次48 h~144h的胸腔引流液進行培養,細菌及真菌培養均為陰性,說明減少一次性三腔水封瓶的更換次數是可行的。
3.3 環境對胸腔引流液的影響 細菌的生長繁殖有賴于適宜的溫度、濕度及良好的培養基。選擇3月—9月住院病人進行本次研究,主要考慮溫度、濕度對引流液的影響。3月—9月包含了本地區梅雨季節、高溫季節等氣候對引流液的影響,如果這段時間內能降低一次性三腔水封瓶的更換頻率,那么其他月份也應該是安全的。一次性單腔水封瓶內的引流液與空氣相通,血性引流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是細菌繁殖最好的培養基,所以常規選擇24h更換水封瓶。
胸腔閉式引流是一密閉系統,減少更換次數可減少因頻繁更換而導致密閉系統破壞而增加的污染機會。臨床實踐證明,水封瓶的選擇應根據引流液的性質選擇,胸外科術后病人選擇一次性三腔水封瓶可以減輕病人的住院費用、減少護理工作量,本研究證明每周更換1次是安全可行的。
[1]李清,朱解琳,蔣金芬,等.胸腔閉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換時間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55-257.
[2]張迪君,徐鳳琴.一次性引流袋更換時間的臨床觀察[J].蘇州醫學院學報,2000,20(8):778-779.
[3]張德英,樊晉,張桂芳.一次性引流袋在T型管引流中使用時限的確定[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10):512.
[4]Davies CWH,Gleeson FV,Davies RJO.B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leural infection[J].Thorax,2003,58(Suppl 2):18-28.
[5]Laws D,Neville E,Duffy J.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insertion of a chest drain[J].Thorax,2003,58 (suppl 2):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