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圣鋒 石朗晶 黎桉君 張貴川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土建類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重慶 400716)
樁基設計可視化及其數據庫拓展研究探討★
鄒圣鋒 石朗晶 黎桉君 張貴川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土建類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重慶 400716)
針對目前工程中樁基承載力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工程所得數據建立樁基承載力數據庫,對五種基于CPT的樁基設計方法進行比較,并將結果利用計算機編程,以程序軟件的形式實現樁基設計方法的可視化,從而為樁基承載力設計方法的實際選用提供參考。
CPT,承載力,樁基設計,數據庫
樁基礎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形式,在高層建筑、橋梁、港口、近海結構以及大型發電廠構筑物等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因此單樁基礎的承載力計算對于工程設計及工程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以靜力觸探試驗CPT(全稱Cone Penetration Test)為基礎的計算方法已被應用于硅質砂地基中打入樁(或靜壓樁)的軸向承載力計算,但卻沒有一個確定的指導方法可用于幫助工程設計者選擇合適的打入樁軸力計算方法[2]。
針對目前國內外研究現狀,現擬通過收集實際工程中的樁基承載力數據建立一個較為龐大的數據庫系統[2],并通過利用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程建立一個可視化的程序軟件,從而實現各種工程地質及樁身條件下樁基承載力設計方法的可視化選擇。
自1932年靜力觸探試驗問世以來,經過廣大辛勤工作者70余年的不懈努力,國內外對靜力觸探的操作及其在巖土工程領域的應用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并制定了有關規范。國外從20世紀40年代CPT的出現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放棄對CPT的改進工作[3]。介于CPT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外已經涌現出了較多的CPT方法用于樁基承載力的計算方法。而目前國內利用靜力觸探數據計算樁基承載力的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直接法和理論法[4]。理論法是利用極限承載力理論、孔穴擴張理論、應變路徑法等[5]。根據測試數據來間接估計土性參數(內摩擦角、抗剪強度等)從而計算出樁基承載力。這種方法根據不同的理論解釋,造成計算結果有較大差異,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直接法則是通過現場所測得實驗數據及工程應用所收集來的數據直接應用于樁基承載力的分析,由于是直接利用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故而相對于間接法而言直接法具有更加準確的優勢。當前國內外采用的直接法,主要包括:1)JGJ 94-9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法;2)ICP-05法(帝國理工法);3)UWA-05法(西澳大利亞法);4)NGI-04法(挪威巖土工程學會法);5)Fugro-04法(Fugro石油學會法);6)API-00法(美國石油學會法)[6]。
縱觀國內外工程中樁基承載力設計現狀,目前仍存在如下問題:
1)樁基承載力影響因素眾多,各地試驗數據大相徑庭。靜力觸探由于其自身試驗的特殊性,導致試驗結果影響因素眾多。包括試驗樁樁身條件及工程地質條件等。就樁身條件而言,樁長、樁徑、側壁摩擦系數、樁身材料等都是影響試驗結果的重要因素;而就工程地質條件而言,不同的地質條件:地基土質種類(例如砂土、粘性土等)、土壤密度、內摩擦角,以及氣候因素下的空隙水壓等因素都會造成靜力觸探試驗結果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位置條件、同一時刻進行的試驗都很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試驗結果。因此不同地區進行的實驗數據往往會出現較大的試驗差現象。2)基于CPT的樁基設計方法較多,缺乏統一的標準。得益于70多年以來廣大巖土工程師們的投入研究,如今國內外已經有很多種基于CPT技術的樁基承載力設計方法,并已被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領域,而不同種設計方法往往也存在很多的不同。例如鈣質土樁基場址勘察方法很多,而且各家測試結果也不盡相同。研究成果都是地區性的和經驗性的,并不能照搬[7],以致于在實際工程中會出現同一工程中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時其結果會產生較大的偏差。
正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為設計師們在設計過程中就選擇何種設計方法提供指導,直接導致了長期以來,工程師們在從事樁基設計過程中的苦惱,使得他們不得不提高設計時的安全系數,從而保證工程質量。而這一現象則必然導致工程施工中的人力物力的浪費,對于工程的經濟性造成不利。
工程調研發現,就目前的工程應用情況,要實現樁基設計的科學性和經濟性,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指導規范可供設計者參考,從而在樁基設計中,選擇結合工程實際較為合理的設計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只有設計方法操作簡便、安全合理且經濟高效才能真正將理論技術進步轉變為生產力,從而廣泛地投入到工程應用。
正如前面所討論過,國內外不同地質條件下已經做過諸多的試驗和工程應用,針對不同的應用條件有了很多的試驗數據可供我們收集整理并分析,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工程將投入運營,這無疑又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通過收集分析已有的做過CPT的樁基實驗數據,并結合不同的設計條件和設計方法建立一個較為龐大的數據庫,從而消除以往憑借經驗設計所帶來的不足,提高數據的代表性和準確性。
然而科技的進步一方面為我們提供新的研究素材時,另一方面也會給我們造成新的難關,例如上海浦東金茂大廈樁基礎的樁入土深度超過80 m[8]。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拓展所建立的數據庫,為更多新問題的出現做好準備。
以當前廣泛采用的五種基于CPT的樁基設計方法,即API-00法、ICP-05法、NGI-04法、Fugro-04法、UWA-05法等五種方法,結合已收集到的做過CPT的樁基承載力數據,比較五種方法下設計結果的差異,與工程數據進行對比,權衡不同設計方法在不同設計條件下的樁基設計可靠度。利用計算機語言編程將所得結果匯編成為一個可視化的程序軟件,從而實現如同WINDOWS系統般可以進行可視化操作的目標,便捷地進行設計方法的選擇。
當有足夠多樁基承載力的試驗數據時,相應的安全系數就越小,樁基設計方法和承載力確定方法的精確性越高[9]。當前在業界已經有了樁基承載力的CPT數據庫,然而由于收集過程的局限性。加之試驗成本較高,可進行的試驗數量有限,導致了目前整理出的數據庫系統相對較小,在預測樁基承載力時可靠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基于預測可靠度來講,目前的數據庫亟待拓展。
此外,伴隨著土木行業的大跨步發展,更多高層建筑和海洋工程的發展不斷給設計師們提出難題,新的工程性質和工程地質條件必然要求有新的途徑解決,而擴展樁基數據庫就成了解決它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從解決不可預知問題的角度出發,當前數據庫的拓展成為了一項與時俱進、不可懈怠的工作。
本文針對目前工程中樁基承載力設計存在的問題(缺乏設計選擇方法、數據庫預測可靠度低等),以CPT技術為基礎,對五種樁基設計方法進行對比,比較不同數據庫的樁基承載力預測可靠度。通過收集整理已有的樁基承載力數據建立較大的樁基CPT數據庫,通過大量的工程數據離散性分析,根據樁基承載力數據分布規律,得出不同工程環境條件所適宜的設計方法。并將結果利用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程,以程序軟件的形式實現樁基設計方法的便捷可視化選擇。并不斷擴充已有的數據庫,保持數據庫系統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為解決更多更新的工程問題提供保障。
[1]王遇國,梅志榮,張季超.單樁承載性狀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0,32(1):7-11.
[2]James A,Schneider,Xiangtao Xu,Barry M.Lehane.Database Assessment of CPT-Based Design Methods for Axial Capacity of Driven Piles in Siliceous Sand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2008,134(9):1227-1244.
[3]曾國清.CPT技術在環境巖土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廣東科技,2006(153):89-90.
[4]郭進軍.靜力觸探在樁基承載力計算應用中目前存在的問題[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3):67-70.
[5]孟高頭.土體原位測試機理方法及其工程應用[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
[6]Lehane B M,Schneider J A,Xu X.The UWA-05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axial capacity of driven piles in sand[J].Proc.,Int.Symp.Frontiers Offshore Geomech.ISFOG,2005.Perth,683-689.
[7]單華剛,汪 稔.鈣質砂中的樁基工程研究進展述評[J].巖土力學,2000,21(3):299-308.
[8]陽吉寶,鐘正雄.超長樁的荷載傳遞機理[J].巖土工程學報,2010,20(6):108-112.
[9]李典慶.打入樁承載力確定方法對安全系數的影響[J].巖土工程學報,2006(27):1733-1738.
Exploration on pile foundation design visualization and database expanding research★
ZOU Sheng-feng SHI Lang-jing LI An-jun ZHANG Gui-chuan
(Innovative Experiment Center for Undergraduates of Civil Engineering,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current pile foundation capacity design problems.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database,it establishes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database,compares five pile foundation design methods based on CPT,and shows the pile foundation design method with program software by apply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method,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actual sele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design method.
CPT,bearing capacity,pile foundation design,database
TU473.1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3.10.123
1009-6825(2013)10-0055-03
2013-01-29 ★:西南大學本科生創新基金(項目編號:1215006);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資助(項目編號:20120635113)
鄒圣鋒(1991-),男,在讀本科生; 石朗晶(1991-),男,在讀本科生; 黎桉君(1992-),男,在讀本科生;
張貴川(1992-),男,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