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賢祥
縮略語的涵蓋面很廣泛,各行各業(yè)都有各自的縮略語,尤其是在科技行業(yè),新的縮略語更是層出不窮,公示語方面也是縮略語出現(xiàn)的重點區(qū)域。縮略語的產生和發(fā)展體現(xiàn)了人們崇尚簡潔的心理因素,一方面縮略語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信息傳遞的誤差。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對于英語縮略語的漢譯,應該盡量發(fā)揮其優(yōu)點,避免其缺點。本文擬從縮略語的產生、發(fā)展來探討縮略語的構成方式,以此來探討英語縮略語的漢譯方法。
“縮略語是對長而復雜的原詞語的一種形式上的簡化”[1],“縮略語的產生源自人類固有的懶惰性”[2]。可見,縮略語就是為了便捷省力,體現(xiàn)了人們崇尚簡潔的心理因素。因此,英語中才會以Modem來代替modulator+demodulator,以VCD來代替video compact disk等,而漢語中也就對應地以“貓”來代替“調制解調器”,以“影碟”來代替“視頻光盤/小型激光視頻”;以及Basic Language代替 “beginner's all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和漢語中的“Basic語言”或“貝塞克語言”來代替“初學者通識指導性編碼”這樣的對應詞匯。除了便捷性之外,也有一些縮略語是為了信息交流的有效性。比如公示語的縮略形式“/P”就是為了醒目而有效地傳達出“禁止停車”的信息,這就比“No Parking”更直接、更具震撼力。綜合起來說,原語言在字數(shù)和結構上相對比較復雜,而縮略語則簡單的多,但在意義上二者則是相等的,在表達上二者也是可以相互替換的。因此,縮略語的產生主要是為了交際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而縮略語的翻譯也必須遵循這兩條規(guī)則。
在當前信息時代,科技和文化的發(fā)展促使越來越多新生的事物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縮略語。如科技方面的 Gene,E-mail;醫(yī)療方面的SARS,H1N1;文化方面的nico-teen;經濟方面的B2B;行業(yè)機構方面的FIFA,WCBA;加之網絡縮略語的大規(guī)模爆發(fā),許多縮略語在形式上出現(xiàn)雷同也就不足為奇,如BBS既可以是網絡用語“be back soon”(馬上回來),又可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所頒發(fā)的“銅紫荊勛章”,即Bronze Bauhinia Star的縮略形式,還可以是“電子公告板”,即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縮略形式,同時還是網絡游戲“王國之心夢中降生”,即Birth By Sleep的縮略形式,也是德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BBS Kraftfahrzeugtechnik AG”的縮略。面對這些紛雜的縮略語,必須從其構成方式上進行分析,追本溯源,才能加深我們對這些詞匯的理解,對其翻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而縮略語從形式上看就是一個單獨的詞,因此研究縮略語的構成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縮略詞的構成方式。根據汪榕培教授的研究,縮略詞 (abbreviation)的形式主要以截短詞 (clipped word)、首字母縮略詞 (initialism)、首字母拼音詞 (acronym)和拼綴詞(blend)等四種主要形式。[3]而林承璋教授則認為是 clipping or shorting,acronyms 和 blending。[4]二者的共識之處在于截短詞 (clipped word),即截掉原詞的首、尾、腰或首尾,如ad對應advertisement,burger對應hamburger,flu對應 influnza,fridge對應 refrigerator,以及 daily對應 daily paper等。此外,二人均提出了拼綴詞 (blend),即兩個或以上的詞,以去除部分音節(jié)的方式,合成新的單詞。如brunch是指早中餐 (breakfast+lunch),smog是指煙霧 (smoke+fog)等。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林承璋把首字母縮略詞 (initialism)納入首字母拼音詞 (acronym)之中,認為前者是后者的一種形式;而汪榕培則分析認為首字母縮略詞 (initialism)是指利用詞組中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來的組合形式來代表這個詞組,如BBC對應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WTO對應World Trade Organization,GMT對應Greenwich Mean Time等;而首字母拼音詞 (acronym)則是指利用各個單詞的首字母拼讀成一個單詞,如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laser對應light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等。根據汪榕培的觀點,二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形成新的單詞。這一觀點與英國語言學家克里斯特爾 (David Crystal)所持一致,“Initialisms or alphabetisms reflect the separate pronunciation of the initial letter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TV,COD);acronyms are pronounced as single words(NATO,laser);”[5](Initialisms或 alphabetisms指構成詞組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單獨發(fā)音,如TV,COD;而acronyms則按照單一的詞讀出,如NATO,laser。)。本文認為,從縮略詞的角度來講,是否形成新的單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未能形成新的單詞,就不應該稱之為縮略詞。但從縮略語的角度來講,則無需做此區(qū)分,無論是否形成新的單詞,都是對原語言的形式上的縮略,都可以稱之為縮略語。正如韓國學者鄭陽壽對漢語縮略語的定義是:“從已相對穩(wěn)固了的較復雜的詞或短語中,直接或間接地抽取其主要成份(詞素、詞)形成簡短的詞語,表示與原復雜詞語相同的意義,這種簡短詞語就稱為縮略語。”[6]漢語中的這種“抽取”在英語縮略語中主要以抽取首字母的方式出現(xiàn)。
綜合以上分析,結合縮略詞的構成方式來類比,我們可以推出英語縮略語的構成方式主要以首字母拼音的方式出現(xiàn),如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執(zhí)行官)、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術主管)、CFO(Chief Finance Officer首席財務主管)、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主管)、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首席運作主管)、OL(Officer Lady白領女性)、SOHO(Small Officer Home Officer家庭辦公室)等;而還有一部分首字母拼音縮略語采用了部分首字母拼音加上一個或多個原詞語的方式,如EFTA Countries(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Countries歐洲自由貿易協(xié)會國家)、EOQ Model(Economic Order Quantity Model經濟訂購量模式)、G.A.Clause(General Average Clause共同海損條款)、E-mail(Electronic mail電子郵件)等。以上構成方式在英語縮略語中占據大部分。另有少部分屬于成分截短縮略和成分拼綴縮略。成分截短縮略是指去掉較長短語或句式的一部分內容來表示該原語,如Combi是combination aircraft(客貨混裝機)的成分截短、pop是 (pop music)的成分截短、pub是 (public house)的成分截短。成分拼綴縮略則是指分別截取原語各成分的一部分重新拼綴成代替該原語的形式,如chpd(charges paid費用已付)、grwt(gross weight總重)、WESTCOMMRGN(Western Communications Region西部通信區(qū))等。除上述三種構成方式以外,英語縮略語中還有以符號或數(shù)字進行縮略的方式,如網絡用語B2W(back to work回去工作了)、VBG(very big grin非常大的微笑)等。但整體而言都可以歸于上述三種情況。概而述之,英語縮略語的構成原則是以簡代繁,其意義是簡等于繁,其作用是為了便捷高效。因此,便捷性、忠實性和有效性是縮略語翻譯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從英語縮略語的構成方式來看,要遵循便捷性、忠實性和有效性的原則,其漢譯方法應以意譯和音譯為主要方法,同時可以采用音譯和漢譯相結合的方法以避免單一譯法的缺憾。
意譯法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忠實地表述出原語所要表達的含義,其首要原則就是查明縮略語的原語成分,以此來保證含義上的忠實性。如,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其意義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NRA(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的意義是“國家經濟復興署”、CME(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就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T(Chicago Board of Trade)就是“芝加哥交易所”等。這些意譯縮略語保證了意義上的忠實性。針對最新出現(xiàn)的英語縮略語,我們仍然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如網絡用語中的CWOT,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個縮略語來自于Complete Waste Of Time,然后我們才能翻譯出“完全是浪費時間”;而FYA既可以是For Your Attention(請你注意)也可以是For You're Amusement(僅供娛樂),具體采用何種意義則要遵循語境的需求。而政治經濟方面的縮略語,如NAFTA,則首先要明確其代表的是North Atlantic Free Trade Area,然后才能翻譯出“北大西洋自由貿易區(qū)”,同樣PAFTA則是Pacific Free Trade Area,即“太平洋自由貿易區(qū)”;NYSE則是New York Stock Exchange,即“紐約股票交易所”。對于截短縮略語如Abs Art以及成分拼綴縮略語如REACTION,則同樣要首先明確其縮略形式源于Abstract Art和Remote Access Information然后才能翻譯出“抽象藝術”和“遠程存取信息”。
意譯法雖然可以保證含義上的忠實性,很多情況下卻難以體現(xiàn)出目的語的縮略化,無法保證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流傳度和有效性上有所欠缺。較為極端的一個例子就是TD-SCDMA,該縮略語來源于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意譯的方式叫做“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或是增加其行業(yè)背景稱之為“時分雙工同步碼分多址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但都無法實現(xiàn)TD-SCDMA的縮略簡潔功能,因此其流傳度遠遠不足,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以英文字母的方式拼其為稱之為“TD-SCDMA”。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在意譯基礎上的再加工,即在意譯之后的漢語形式的基礎上再進行縮略,如C.A. (consumers'association)對應“消協(xié) (消費者協(xié)會)”,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對應“美職籃 (美國籃球大聯(lián)盟)”。TD-SCDMA的“時分同步碼分多址”也可以縮略成“同時多碼”或“同步多碼”,而事實上,它就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3G”,即第三代 (3rd generation)移動通信技術。因此,在使用意譯法翻譯縮略語的時候,要在保證其意義忠實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實現(xiàn)目的語的縮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漢語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音譯法的優(yōu)點在于簡單可行,容易記憶和使用,即便捷性更強,也更高效。如,TOEFL(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就音譯為“托福”,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則音譯為“雅思”,如果意譯為“作為外語的英語能力考試”和“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tǒng)”,雖然可以保證其意義上的完整,但不易記憶和流傳使用,即有效性不強。音譯法在縮略語的翻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們已經熟識的有“歐佩克”(OPEC)即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組織),“艾滋”(AIDS)即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丁克”(DINK)即Double Income No Kids(雙收入沒有孩子)等,顯然這三者的意譯不如音譯那樣廣為流傳。但是音譯法卻在忠實性方面展示出了不足,即造成讀者或觀眾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甚至會望文生義,產生歧義和誤導。如AIDS,最初譯為“愛滋”,但因為“愛”字的含義和“病”結合,導致許多人形成思想包袱,因此改為“艾滋”。再如“托福”和“雅思”,很多人難以把它們和英語水平測試聯(lián)系起來。因此,雖然在縮略詞翻譯的初期階段,音譯法較為普遍,但目前,此類翻譯方法日趨減少,蓋因其雖然便捷,但缺乏忠實,也難以準確地傳遞信息。
音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兩種譯法的缺點。針對縮略語的一部分內容采用音譯,而另一部分內容采用意譯,或者增加某些表示范疇的目的語詞匯,則能夠有效地傳遞信息。眾所周知,“奧運會”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縮略,而“奧林匹克”是“O-lympic”的音譯,而“運動會”則是“games”的意譯,此種譯法所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另外,“艾滋病”也是在音譯的基礎上增加了“病”以凸顯出其本質含義。因此,我們可以在“托福”和“雅思”的后面都加上“考試”甚至“英語考試”這樣的詞匯,來避免歧義。同樣,Mbone(Multicast Backbone)意義是多路廣播主干,因其是一種用于傳輸會議錄像到網絡上的軟件,因此,我們可以將其譯成“多路同播主干網”,甚至縮略成“多播主干網”。又如nv-CJD,源自于new variant Creutzfeldt Jakob Diesase,采用音譯和意義相結合的譯法,將其譯成“新型克雅二氏病”。計算機用語中的Basic Language縮略于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Language,漢語譯法也是采取了音譯basic為“貝塞克”,和意譯language為“語言”的方式,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貝塞克語言”。
音譯和意譯相結合的譯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音譯帶來的意義含糊和意譯導致的傳播不便的問題,不失為一種折中之策,但同樣,它也存在著一些意義和概念模糊不清的問題,比如上述“新型克雅二氏病”,我們可以了解這是一種新型疾病,但究竟是什么疾病,則只有具備相關背景知識的人士才能說得明白。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加注的方法,對相關內容進行延伸補充。因為許多縮略語本身就是某些具體行業(yè)的專門術語,因此,對于縮略語的翻譯,譯者和行業(yè)工作者都需要做出相關的努力,這在縮略語之中,也將是必然的現(xiàn)象。作為譯者,切不可自以為是,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是翻譯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增的英語縮略語越來越多,其翻譯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且無論哪種翻譯方式,都必然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但只要能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對原語言和目的語言能夠達到有益補充,這樣的翻譯就是可以接受的。
[1]丁秀菊.縮略語產生探析 [J].山東大學學報 (哲社科版),2003年第6期,p90-93
[2]吳永波.縮略語、外來詞及其翻譯中的懶惰現(xiàn)象[J].中國科技翻譯,2002年第1期,p15、p33-37
[3]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p70-71
[4]林承璋.英語詞匯學引論 (修訂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p271-279
[5] David Crystal.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6th Edition) [M].Blackwell Publishing,2008,p1
[6]鄭陽壽.縮略語簡論[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p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