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英
(河北省灤縣響堂鎮巖山小學,河北 唐山 063701)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呈現出信息化和數字化的特點,數學教學是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關鍵所在。數學學科是一門相對基礎的課程,很多知識點雖然復雜但都源于基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出現了種種的問題,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缺乏等,嚴重影響了數學的教學效果,沒有實現數學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因此必須予以重視。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把教學理論具體運用到實際之中尤為重要。但是,很多學校的數學教學卻不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自己的學習都止步于書本,沒有立足于教育的根本。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只把教學內容當成任務,沒有教給學生實際運用的方法和培養學生創造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大都淺嘗輒止,沒有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與具體的實際聯系起來進一步分析,這直接導致了數學教學不乏理論指導卻嚴重缺乏創造的現象。
我國數學學術水平在世界位居前列,科研成果較為顯著,但是,在一些學校教學中卻普遍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的現象。毋庸置疑,很多學校的數學教師都具有相應的教學能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卻很難創新,這主要源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大多數的數學教師依然保持著原有的教學方式,以課堂講授為主。一方面,我國的教育體制要求教師必須按時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而數學教學的課程量有不足,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失去了教學實踐的實踐的機會或是教學創新受限。另一方面,教師的講解方式單一,又加上數學學科較為枯燥的特點,使學生缺乏積極性,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特點,這主要源于數學學科的特點,盡管數學屬于基礎性的學科,但是其學科具有自身的難度。無可置疑數學學科作為基礎教學而言它的開設意義重大,但是有的教師沒有積極的引導學生,把不理想的教學成績歸于學生不努力的結果,長此以往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不利于數學教學的提高和發展。
數學教學需要相應的理論基礎作為教學的支撐,我國目前的數學學術水平較高,擁有大量的學者和專家,理論建構相對扎實。但是面對理論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的課題,數學教師又不得不進行新的思考。一方面,教師自己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進行科研實踐,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教育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可要求學生把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的方法進行學習和思考。此外,對于學生而言,自我學習的意識要不斷加強,不能只為學習而學習,應把知識拓展到書本之外,鼓勵學生進行創造。
創新是教學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有效保障,對于相對單一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學創新也是一種需要和趨勢。對于教師而言,教學創新體現在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上,教學創新的前提在于要求教師全面把握教學的內容,以便合理的安排課時并能有效的進行創新。改變傳統教學的方法在于:一方面教師教育理念的創新,這點十分重要,數學學科的教學既要求理論基礎作為支撐,又要注重實踐,教師的理念創新就體現在理論與實際現結合的過程,要求超越課堂本身。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的壓縮課堂,教學并非完全按書本進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進行講解。此外,要注重教學互動,不應該只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也可以有想法和質疑。
針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來說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的改變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的影響較深,作為培養人才的角度出發,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太扎實,學習存在一定的壓力,教師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并在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循循善誘。除此而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趣味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打破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模式認知。
綜上所述,當前的數學教學存在著相應的問題,無論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問題都一定程度的影響到數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進展,給教學帶來相應的壓力,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就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在數學教學改革中堅持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手段,以運用為目的的教學宗旨,師生之間注重教學互動,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依據,全面把握教學整體創新,促進數學教學的改革。
[1]薩支斌,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福建師范大學,2002(91)
[2]夏建剛,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論意識[J],華東師范大學,2007(01)
[3]龐媛媛,數學建模讀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啟示[J],中國科技信息,2012(15)
[4]喻平著.數學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