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文明轉型進程中的海洋強國建設

2013-08-15 00:46:34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6期
關鍵詞:文明建設發展

楊 寧 張 立

(1.南京政治學院,南京 210003;2.海軍南海艦隊 91715部隊政治部,廣州 510450)

一、建設海洋強國與實現中華文明復興的內在邏輯

1.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理論解讀

“文明”一詞在東西方的文獻中早已使用,且歷史久遠。其英語翻譯為“civilization”,詞源是拉丁語的“civilidas”,含有與國家相聯系的意義。自20世紀以來,中外許多學者通過對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文明理論。比如,德國哲學家、史學家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提出:“文化和文明——前者是一個靈魂的活生生的形體,后者卻是靈魂的木乃伊。”[1]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認為:“文明是一個相對的詞,只能說是擺脫野蠻狀態而逐步前進的東西,歸根結底,文明是人類智德的進步。”[2]在奧地利哲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來,“‘文明’只不過是人類對自然之防衛及人際關系之調整所積累而造成的結果、制度等的總和”[3],等等。可以說,許多學者從不同視角對文明做出了詮釋,形成了關于文明的批判、頌揚和客觀評價三種態度。但總體來看,上述關于文明的認識更多的是從文明的特征來把握的,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則是從文明的本質來加以認識的。恩格斯認為:“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4]這個概述不僅強調了文明的實踐屬性,而且也強調了文明的社會屬性,使我們對文明的認識真正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基礎之上。因此,根據馬克思主義對文明的認識,文明就是人類創造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從靜態的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進步成果;從動態角度看,文明是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化的一個過程。

具體到中國,“中華文明”也稱為“華夏文明”,我國學者王煒民曾作過這樣的表述:“中華文明是包括當代56個民族以及曾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古代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優秀成果。”[5]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源遠流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形成與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歷史階段:起源時期,中華文化在中華大地逾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所孕育而成,中華文化的原質性自此顯露出來;元典時期,夏商周時期是中華主體鞏固與進一步發展的時期,至秦、漢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帝國;發達時期,即在隋唐之后,這一時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廣泛開展起來;近代時期,自19世紀以來,這一時期中西方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中華文明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兼容并包”和“博大統一”的文化特質。中華文明受這種特質影響,不僅展現出各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也使得中華文明在外來文化入侵之時,不僅沒有被外族征服,反而將外族包容,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強大同化力。

2.海洋在實現文明轉型中的角色定位

歷史告訴我們,當不同的文明形態發生聯系、碰撞、交鋒時,就會帶來文明的競爭問題。實踐證明,在文明的交匯碰撞過程中,哪種文明能夠掌握更多的能源資源、能夠生產更多的物質資料、能夠形成更安全的社會生活秩序、能夠提供更公正的社會服務,這種文明系統就能不斷地發展、擴張,淘汰相對落后的文明,這個過程就是文明轉型。[6]中華文明按地理區域分類可以分為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兩種。內陸文明更多的是與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相聯系,海洋文明則更多的與現代工業文明相對接。當前,伴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正處于由內陸文明向海洋文明轉型,從根本上看,就是中華文明從地域性文明向世界性文明轉變的關鍵時期。必須清醒地看到,內陸文明在給我國社會帶來豐富物質財富的同時,其發展潛力也日漸萎縮,人類把目光轉向了太空和海洋,一定意義上,重視海洋這個能源聚寶盆作用是破解當代中國文明轉型的關鍵所在。向海而興、背海而衰,這也是很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都證明了的一個事實。[7]特別是在當今世界,隨著地球人口的日益增加,生活環境惡化于水土大量流失,地球上的陸地已經不堪重負,而海洋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和廣闊空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海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科技競爭的新熱點,可以說海洋以其廣大和豐厚的蘊藏成就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進入21世紀,人類對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給予了高度關注,發展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文明轉型已成為加快海洋開發建設所面臨的緊迫而又重大的戰略性課題。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速,世界各地的文明不斷接觸、交流、撞擊和融合的今天,我們只有深刻掌握中華文明的內在底蘊及其發展趨勢,認清海洋在推進中華文明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新的挑戰面前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可以說,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抉擇不僅是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選擇,更是一種關乎中華文明的未來形態和國家前途的戰略抉擇。

3.建設海洋強國與中華文明的復興關聯

早在2500年前,古希臘學者狄米斯托克利曾預言:“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走向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文明復興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而推進文明科學轉型才是根本目的。走向海洋是社會開放的表現,也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發展變化,諸如,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興盛、科技發達、交流頻繁等,使社會充滿生機。毫無疑問,建設海洋強國不僅是中華文明轉型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重要戰略支撐。海洋作為中華文明進展中的因子之一,在過去,中華文明有因為海洋的發展而有過舉世輝煌,但也有一片黯淡之時。輝煌得益于祖先對海洋的關注和敬畏,黯淡歸因于忽視海洋和缺乏海洋意識。比如,從明朝后期實施的海禁政策影響了中國600年的長遠發展,而正是在這600年里,西方完成了工業革命和現代化,日本也率先在亞洲成為現代化國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現代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海洋,失去了海洋就會失去發展空間和動力支撐。如果說,過去是海洋成就了中華民族的早期文明,海洋作為天然屏障使得中華文明得到延續而未曾間斷。那么今天,中華文明的再度復興要求我們必須將發展的視野轉向海洋,因為“陸地是生存之本、海洋乃發展之源”,要努力開創出一條“以海興邦”的海洋強國之路,進一步推進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今天,中國重新走向海洋,肩負著文明轉型與文明復興的雙重使命,不是去復制鄭和當年的輝煌,更不是克隆西方曾經走過的海洋霸權之路,而是要從地域性文明走向一種新的世界性文明,也就是要樹立“世界的中國”的文明理念。

二、建設海洋強國需要確立科學思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維方式影響決策制定,關乎事業成敗。建設海洋強國、實現文明轉型,是一項亙古未有的大戰略,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甚至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這就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和培育科學思維方式。只有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才能在錯綜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中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著名哲學家康德的墓志銘時刻提醒我們:“在做出重大決策面前,‘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具體而言,建設海洋強國所需要的科學思維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要以辯證性思維來把握海洋強國建設的安全形勢

從哲學的角度看,辯證性思維就是用變化發展的視角去認識觀察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能否辯證地看待國家總體安全形勢,將直接影響我國海洋強國戰略方針的制定,關乎中華文明復興的大局。從表象看,我國東海、南海及黃海方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糾紛,構成了推進海洋強國進程的潛在威脅,形勢是極其復雜的,隱患是客觀存在的。從本質看,真正決定我國周邊海域安全狀態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在這一點上,我國具有較大優勢,既有實力掌控沖突,也有能力打贏戰爭。因此,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必須堅定建設海洋強國的決心不動搖、道路不折騰、精神不懈怠,在暗流涌動的復雜海洋形勢中找準建設海洋強國的中國特色發展之路。

二是要以全局性思維來統籌海洋強國建設的發展大局

全局性思維是制定和實施戰略過程的高層次思維活動,其重視整體和局部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局部與局部之間的協調發展。“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所表達的就是全局性思維的作用,建設海洋強國也不例外。海洋強國應當是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強勁、海洋生態環境優美、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和海洋綜合管控能力強大的國家[8]。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社會和海洋生態等五大領域的建設。其中,海洋政治建設是海洋強國的保障,海洋經濟建設是海洋強國的根本,海洋文化建設是海洋強國的靈魂,海洋社會建設是海洋強國的條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海洋強國的基礎,只有實現這五大建設的科學統籌和協調發展,才能有效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目標的穩步實現。

三是要以反饋性思維來指導海洋強國建設的政策過程

海洋政策是貫徹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保證,而海洋政策的好壞與否需要及時掌握執行效果的反饋。反饋性思維就是用現有的政策反應修正未來的決策方向,確保政策最優。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比較重視政策制定過程,而相對忽視對政策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和執行效果的評估,這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做法固然與傳統文化和體制因素有關,但也與我們缺乏對反饋性思維的重視有密切關系。建設海洋強國需要樹立反饋性思維,其深層原因在于:一是實現政策制定過程和執行過程科學化的需要;二是糾正政策目標與實際效果產生偏差的需要;三是衡量政策成本與執行效果的需要;四是滿足人民參與海洋強國建設的需要。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立起對海洋政策執行的反饋渠道,才能不斷修正和調節自己的認識去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

四是以法治性思維來厘清海洋強國建設的法理依據

海洋法治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法制保障。[9]所謂法治性思維,就是在樹立法制觀念的基礎上,以法治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標準的思維。樹立法治思維有利于我們在處理各類涉海爭端時,能正確地利用國際法和國內的相關法律去維護國家的正當海洋權益。例如,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條文,用法律辦法解決與外國的海洋爭端,也包括在被外國非法武力侵略時,使用武力自衛,因為在國際法上國家有自衛權。樹立法治思維有兩個前提:一是懂法,二是有法。但由于我國曾經長期的閉關鎖國,導致經略海洋的法治經驗不足。對外——我國還沒有充分利用國際法賦予的海洋權利;對內——我國憲法中還沒有關于海洋問題的明確規定,導致一些海洋立法缺乏法律依據。這些問題都是在我國今后海洋強國建設過程中所要趕快彌補的。

五是要以創新性思維來深化海洋強國建設路徑拓展

創新是對舊模式、已有的經驗和案例的辯證否定和主動超越。具有不竭創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前途無量的民族;具有不竭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成為繁榮昌盛的國家。[10]創新性思維是認識的飛躍、拓展、更新和變革,敢于把思維的觸角伸向別人思想的盲區,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發展路徑。近些年來,我國海洋方向的建設所取得的多項成績,歸結起來,不懈的創新發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總的說來,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就是要求我們要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超越,不斷樹立創新意識,發揚創新精神,保持創新銳氣,持續關注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努力解決我國海洋發展中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困難,為海洋強國建設開創更多更好的實現路徑。

三、建設海洋強國的實踐方略

美國戰略理論家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指出,美國爭奪歐亞大陸的結果最終將由非軍事手段決定,“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識形態上的靈活性、經濟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變成了決定性因素”[11]。這在某種程度上提醒我國推進文明轉型,建設海洋強國要努力適應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樣化、管理社會化、生態文明化的社會發展趨勢,具體要做好如下五個方面。

1.推進海洋政治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海洋政治是主權國家之間圍繞海洋權力、海洋權利和海洋利益而發生的矛盾斗爭與協調合作等所有政治活動的總和。[12]海洋政治的內容有國內、國際之分,但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圍繞海洋劃界、島嶼歸屬、航道使用、民事糾紛等問題所產生的外交政治關系。當前,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都與周邊國家存在權益爭端,海上安全環境總體不容樂觀,各種威脅日益凸顯。在多次海洋安全危機中,我國政府始終堅持從維護地區和平與國家穩定的大局出發,保持了十分冷靜與極大克制,通過極具智慧的政治斡旋來解決爭端,避免事態惡化。這不僅為我國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爭得了寶貴的和平發展環境,也體現了我國走和平崛起之路的決心。今后,我國海洋方向面臨的不穩定因素和潛在威脅還很多。因此,在國內政治方面,要牢牢堅持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不動搖,加大建設海洋強國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對海洋國土的認識、提升維護海洋權益的意識,加快海洋法制建設步伐,提高處理涉海問題的法治水平。在國際政治方面,倡導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13],恰當處理好與鄰海國家間海洋爭端的矛盾處理;特別是要處理好與世界首要海洋強國美國的關系,并在海洋安全上加強溝通與磨合,防止某些國家利用美國因素從中作梗漁利、惡化局部海洋局勢,以綜合策略致力于在中美之間建立一種合作而非對立、雙贏而非“零和”、良性競爭而非惡意博弈的新型大國關系模式,為海洋強國的建設創造一個總體和平、有利的國際環境。[14]

2.加強海洋經濟建設,壯大國家經濟支柱

發展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直接動力。美蘇爭霸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家經濟對海洋的依賴程度,將直接顯示海洋強國戰略推進的具體程度。在世界開發海洋經濟的大潮下,我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重心明顯轉向沿海,形成了外向型的經濟格局,發展勢頭強勁。2013年《中國海洋發展報告》顯示,在過去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艱難的情況下,2012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實現了7.9%的增長,達到了50087億元,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了9.6%的比例,且涉海就業人數年增60萬人左右[15]。2008年至2012年間,國家每年海洋經濟的增速大都超過當年GDP增速,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比重穩定在9%以上。可以說,中國海洋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功能已經顯現并不斷壯大。新時期發展海洋經濟:一是要“全方位”地謀劃海洋經濟。以縱覽全局的視野來推進沿海地區、近海資源、遠海海域的科學規劃和統籌開發,推動海洋經濟集群發展,努力在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環渤海地區建設海洋經濟產業集聚區。二是要“高效益”地推動海洋經濟。通過加強技術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積極為培育海洋新興產業創造有利政策條件,不斷引導傳統的海洋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基于海洋資源開發的產業聯盟。三是要“可持續”地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經濟的發展應堅持安全、環保、高效、節能為目標,充分考慮到海洋的承受能力,避免掠奪性和毀滅性的開發,嚴格對海洋資源的保護,努力提高海洋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全面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繁榮海洋文化建設,促進文化創新發展

海洋文化作為人類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16],也是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文化承載和精神基石。新時期繁榮海洋文化建設,不僅是我國海洋文化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時代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大政方針和目標要求,為我國海洋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體地講,繁榮海洋文化,一是要防范海洋文化虛無主義。由于我國海洋區域的廣袤和海洋歷史的曲折,使得我國海洋文化的發展呈現區域性特色和階段性特征,并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凝練。導致一些學者認為我國不存在承認民族海洋文化。關于這個問題,我國知名學者型官員趙啟正先生說得好:“中國的發展是建立在本國文化傳統之上的,很難想象中國的發展可以建立在外來文化之上。”[17]二是要更新海洋文化發展內核。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海洋文化的發展也將和其他海洋文化發生交流和交鋒,我們必須加快在弘揚我國的傳統優秀海洋文化過程中融入我國近代海洋開發中的積極精神因素,如深潛精神、海監精神、極地精神、大洋精神等,不斷更新我國海洋文化內核,提升我國海洋文化的生存力和競爭力。三是要加強海洋文化產業建設。利用我國海洋文化資源優勢,發展包括濱海旅游業、涉海休閑漁業、涉海藝術業等在內的海洋文化產業,有利于加速我國海洋文化資源向產業化和市場化轉化,對促進海洋文化興省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探索海洋社會建設,推動社會管理創新

海洋社會是國內學術界在20世紀末提出的一個社會學概念,它是人類在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實踐中所形成的人與海洋之間、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的組合,包括海洋社會群體、海洋區域社會、海洋國家等不同層次的社會組織及其結構系統[18]。加強海洋社會建設,將對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就當前而言,探索海洋社會建設要重視三個方面:一是要抓好頂層設計。海洋社會建設是我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納入國家海洋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之中,樹立建設“和諧海洋社會”的發展理念,尤其是要在制度上進行研究探索、建章立制,確保海洋社會有序發展,并在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搭建良好平臺,確保海洋社會建設起步科學規范,避免彎路。二是要鼓勵基層探索。海洋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具體實踐,而各沿海省市在地理位置、經濟條件和發展定位上都存在不同,各地區要緊密結合實際大膽探索,不斷革新思想觀念,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探尋發展新思路,力求把推進海洋社會建設這一重大發展重任轉化為本地區新一輪發展的比較優勢。三是要創新群眾參與機制。海洋社會的建設重在管理制度機制的創造。這要求我們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使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現代海洋社會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奮斗目標,讓海洋社會建設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5.重視海洋生態建設,實現民族永續發展

海洋生態安全的缺失,將帶給人類自身不可逆轉的災難。[19]當前,我國海域總體污染形勢嚴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和治理,那么我國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終將會荒漠化。建設海洋強國,保護海洋生態,不僅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永續發展的需要。從深化海洋生態建設的現實要求看,應當迅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我們必須緊跟國家海洋發展的新形勢,不斷推進海洋生態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為科學利用海洋、有效維護海洋生態提供技術支持。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和嚴格執行海洋生態環境的法律和制度。“進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依法審批用海,堅決查處違法用海,違規批海”[20],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范海洋的開發和利用,依法嚴厲打擊海洋環境污染刑事犯罪,使國家法律真正成為保護海洋生態的硬杠杠。三是要進一步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知識的宣傳普及。政府各級環保部門要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海洋日等有利時機,加強海岸帶和海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海岸帶和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組織特設的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和普及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引導公眾逐步樹立海洋生態文明意識,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真正讓人民群眾能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和潔凈沙灘。

結語:海洋強國的實現必須依靠強大的海軍作后盾

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海洋強國之路是國家的既定方針。但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各種文明的碰撞交匯也出現在海洋建設領域,意味著中國的海洋強國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因此,要能夠有力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牢牢管控國家的海洋資源,就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作保證。但長期以來,國外的一些反華勢力主觀推斷中國會走上“強而必霸”的西方海洋強國之路,對我國軍事力量的合理發展大肆歪曲和污蔑。同時,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對國家加強海軍力量的建設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他們認為,中國要走和平崛起之路,就應該向外界充分展示和平誠意,海軍的建設應采取謹慎和克制態度,甚至不惜壓縮正當需求。還有一些人認為,海軍的建設事關國家生死存亡,是國家發展的第一要務,思想上不應有太多顧忌和限制。這兩種看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都存在片面之處,前者態度消極,后者又過度積極。但兩者的共同點是他們認為國家加強海洋軍事力量的建設與走和平建設海洋強國之路存在矛盾關系。然而,事實證明,我國走和平的海洋強國之路與鞏固海洋軍事力量建設是辯證統一的,二者互為條件、相輔相成、互相制約。要有效確保國家的海洋權益不受損害,就必須建設一支與歷史使命相適,與我國國家地位相稱的強大海軍;同時,堅持走和平道路去開發、利用和發展海洋,為建設海洋強國、實現文明轉型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規范并制約著國家海洋軍事力量的發展方向。總的說,國家海上軍事力量是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力量保障,海洋強國的實現必須依靠強大的海軍作后盾。以往中華文明轉型的歷史和海洋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慎戰才可言戰;只有備戰、能戰、敢戰才能達到不戰、止戰或戰而勝之的目的。

[1][德]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M].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255.

[2][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32.

[3][奧]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M].北京:中國民間出版社,1986:11.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6.

[5]王煒民.中華文明簡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3.

[6]張恒山.論文明轉型及其原因[J].人民論壇,2010,(35).

[7]王義桅.海殤——歐洲文明啟示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7.

[8]劉賜貴.責任重大,建設海洋強國是黨和人民賦予海洋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EB/OL].http://www.soa.gov.cn/xw/ztbd/2013/2013qggzhy/xw/201301/t20130110_23661.html.

[9]王翰靈.建設海洋法治打造海洋強國戰略[N].法制日報,2013-5-28.

[10]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382.

[11][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

[12]劉中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視域中的國際海洋政治研究述評[J].太平洋學報,2009,(6):78.

[13]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5.

[14]王緝思.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12)[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1.

[15]國家海洋局.201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EB/OL].(2013-02-26)[2013-02-27]http://www.cme.gov.cn/dongtai/201302/4.html.

[16]張開城.海洋社會學概論[M].北京:海軍出版社,2010:281,194.

[17]趙啟正、[美]路易·帕羅.江邊對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24.

[18]楊國楨.論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的概念磨合[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98.

[19]劉家沂.構建海洋生態文明的戰略思考[J].今日中國論壇,2007,(12):45.

[20]劉賜貴.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必須堅持“五個用海”[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h/2011/0928/c226651-4189748567.html.

猜你喜歡
文明建設發展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漫說文明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對不文明說“不”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男人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日韩av在线直播|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99精品久久|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91高跟丝袜|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av在线无码浏览|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在线观看视频99| 久久毛片网| 日韩麻豆小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6| 黄色在线网|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男女天堂| 成年人福利视频| 色噜噜久久|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色婷婷|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成年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亚洲视频二| 在线中文字幕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 www亚洲精品|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a毛片在线| 久久伊人色|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美女被操91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看a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a级免费视频|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国产视频a|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亚洲欧洲综合| 婷婷色中文| 制服无码网站|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一级毛片基地|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成人午夜网址|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福利|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