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勇
勞動保障監察是保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一項重要行政執法工作。近年來,隨著市場主體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樣化,勞動關系日趨復雜,一些用人單位單純追求經濟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蒼溪縣高度重視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基礎,完善工作機制,有效促進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
蒼溪縣從三個方面夯實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基礎。一是加強基礎建設。確保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辦公場地、設施裝備和執法經費“五個到位”。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配備專職監察員6名,并將全縣39個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中心54名工作人員全部配備為兼職監察員,將專項執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做到專款專用。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并不斷提高其政治素質和執法水平,使監察工作年年有新舉措、新思路,形成學先進、講貢獻、比服務的濃厚氛圍。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了監察員管理制度、效能考評制度、廉潔執法制度、服務承諾制度、失職追究制度、執法監察監督制度等,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
蒼溪縣始終堅持將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貫穿于監察工作的全過程,增強全社會勞動保障法制意識。一是立足培訓集中宣傳。結合執法檢查,深入蘭渝鐵路、亭子口水利樞紐等重點工程和用人單位,現場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培訓,指導規范用工行為。二是立足街頭普法宣傳。結合有關活動,在縣城主要街道設立宣傳咨詢點,現場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受理舉報投訴。三是立足媒體廣泛宣傳。在當地媒體開設“勞動監察在行動”、“追討工資專線”等欄目,刊播維權案例、監察動態,增強了勞動保障監察的社會認知度。
蒼溪縣高度重視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工作,嚴格把好三個關口。一是項目招投標關口。對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和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嚴格執行項目資本金制度;同時,將農民工工資無拖欠行為作為招投標的限制性條件。二是施工許可發放關口。凡未辦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納憑證或擔保證明的,一律不予辦理施工許可等開工手續,未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措施的項目禁止施工。三是竣工驗收關口。將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作為驗收的必備條件,對未付清農民工工資的一律不予竣工驗收。
蒼溪縣突出三項工作重點,確保勞動監察工作取得實效。一是以執法檢查為重點,全面規范企業用工行為。建立了日常巡查、專項檢查、聯合督查、綜合聯查“四查”機制,有關部門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實現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以依法行政為重點,遏制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在查處違法違規案件中,嚴把“案前、案中、案后”三個環節。案前重教育,堅持重整改輕處罰、先教育后處罰的原則;案中重程序,確保法律運用適當、手續完備齊全,達到“處罰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案后重鞏固,注重定期回訪,鞏固工作成果。三是以快速反應為重點,妥善處置群體突發事件。制定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群體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妥善調查處理,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蒼溪縣通過開辟三條通道,切實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一是開辟維權投訴“綠色便捷”通道。開辟了舉報電話、舉報信箱、來訪投訴、來信舉報等多條維權途徑,實行舉報投訴24小時受理制。二是開辟維權預警“靈敏反應”通道。認真做好維權案件的排查和預警工作,在全縣50多家用人單位試行工資發放情況一季一報,勞動用工一年一報,對違法行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向勞動者及用人單位發放“監察維權服務聯系卡”,便于舉報投訴人及時了解案件調查處理情況。三是開辟維權處置“快速聯動”通道。對舉報投訴及信訪案件,尤其是事涉農民工欠薪及疑難復雜案件,按照“快速反應、快速受理、快速處置”的原則,多部門聯動,協同配合,快速處理,確保無群體性事件發生。
蒼溪縣正確把握“三個關系”,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一是正確把握“勞動監察與投資環境”的關系。努力轉變“勞動監察工作會影響投資環境”的思維方式,通過改善用工環境,減少勞資糾紛,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二是正確把握“依法行政與宣傳教育”的關系。以“重教育、輕處罰”為總原則,在依法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的同時,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對目無法紀、知錯不改的用人單位,堅決予以查處,維護法律的嚴肅性。三是正確把握“行政執法與維護權益”的關系。勞動保障監察人員牢固樹立執法為民、公正執法、依法行政的觀念,杜絕粗暴執法、野蠻執法以及對群眾 “冷硬橫推”、吃拿卡要等行為,杜絕行政不作為和行政亂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