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英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承德 067000)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高職教育畢業生占全國畢業生總數的一般以上,他們將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報紙院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對學校、家長、學生本身、社會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的分量。而從當前國內現狀來看,全國高校生源在減少,而畢業生數量卻相對增加,2013年將達到700萬人,這就決定了高校就業工作的難度。
從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市場早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房市場”,相應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營銷理念將不再適應當前的就業市場。從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師、學生都應把目光轉向市場,把大學生們比作一種特殊的商品——勞動力商品,以“顧客就是上帝”的市場營銷理念來指導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就業工作者更要應用現代營銷理念努力把“產品”推向市場。
4P是營銷學名詞美國營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4大營銷組合策略。
產品的質量決定產品的價格。市場營銷中的產品概念由里到外分為五個層次:(1)核心利益層,即顧客購買產品時所追求的利益;(2)一般產品層,即產品基本的有形形式;(3)期望產品層,即購買者購買產品時期望的一整套屬性和條件; (4)附加產品層,即一些售前售后服務等;(5)潛在產品層,即一些可能的發展前景。高職院校要了解企業所需,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把大學生們培養成一專多能的、內外兼修的高等應用技能型人才。每一位大學生們也要以自己的行動來塑造學校品牌及個體品牌,使大學生們從內涵上到外在形象上都得到提升,為自己將來的順利就業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價格體現在薪酬。同等院校和學歷情況下,影響大學生薪酬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行業,就業地區,單位性質,畢業生自身差異,如性別、專業水平、實踐經驗等。高校要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恰當的行業分析及自身評估和定位,以爭取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
渠道策略指企業為使其產品進入目標市場所組織、實施的各種活動。該策略在高校就業工作中主要體現在多種多樣的就業方式,主要有:
1.組織校園招聘會。組織校園招聘會是每所高校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校園招聘會是學校根據本校當年畢業學生的人數、層次、專業來安排的專場招聘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參加招聘的單位都是學校就業部門出面聯系的,一般比較可靠,畢業生也最重視。
2.以往畢業生介紹。以往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直接影響用人單位對學校的整體印象。一些以往畢業生的優秀表現往往無形中就為以后的師弟、師妹創造了就業機會。因此,學校要做好畢業生信息統計工作,注意和畢業生保持聯系,這樣有助于學校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擴大就業渠道。
3.網絡招聘。隨著網絡營銷的盛行,大學生網上求職也不失為一種既經濟,又方便的方式。大學生們可以將自己的求職信息登錄到各大招聘網站,并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尋找職位,獲得海量招聘信息,但同時鑒別信息的真偽也是一大難題。學校要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和咨詢工作,謹防大學生上當受騙。
4.把握實習機會。高職院校大學生在讀期間一般都有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在實習過程中,實習單位會全面考察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表現突出的會繼續留用。因此,學校要積極為大學生們聯系實習單位,和實習單位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為以后的大學生就業工作創造條件。
5.自主創業。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就業與市場矛盾的顯現,自主創業也成為眾多大學生們的選擇。國家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也不斷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提供小額貸款、成立大學生的創業園區等。但是盡管大學生們有創業的激情和較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畢竟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和資金。因此,學校要在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外,還要為廣大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和幫助,培養大學生們多方面的素質。
除此以外,生源地招聘會、中介機構、親友介紹等都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可以選擇的就業渠道。
促銷策略是指企業利用各種信息載體與目標市場進行溝通的傳播活動,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與公共關系等。該策略在高校就業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宣傳的形式不局限于畢業生就業信息的宣傳。實際上,任何關于學校方方面面的正面宣傳都會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正面效應。如通過高校的就業信息網、知名招聘網站傳遞畢業生就業信息,各大新聞媒體對學校的相關報道,學校與企業校企合作項目的宣傳,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的社會活動及成果的宣傳等。
2.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高校領導人可以有目的的訪問一些合作企業,向他們介紹我們學校的成績和發展,向用人單位介紹畢業生的優勢、傳遞畢業生信息,或者主動邀約用人單位來校慘叫校園招聘會,或者進行長期訂單教育等。
3.完善“售后服務”工作。在一些高校就業工作中,簽約率成為核心的目標。至于學生簽約后用人單位是否滿意、畢業生是否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將不再關心。實際上,高校也需要要有“售后服務”意識,用人單位不滿意可以“差評”,并進一步要求“售后維修”,當然這里指的是為畢業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訓。這樣可以為學校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有助于學校的良性發展。
總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難度很大,高職院校要積極轉變思路,以市場營銷的理念和方法來指導就業工作,以使大學生們都能找到相對理想的工作。
[1]毛宗良.淺析我國高校就業的市場營銷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