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玫 永春芳 依沙提
(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新疆農村信用社主要經營的是人民幣存款、貸款以及各種資金結算、代收代付等中間業務。其中截止到2011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新疆農村信用社在新疆14 個地州(市)有合作銀行縣(市)聯社83 家,職工總數9841 人,各項存款552.5 億元,各項貸款301.6 億元。
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國銀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單一的存貸業務,而是創新拓展了很多利于銀行發展的中間業務。越來越多的中間業務,加強了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但是我國的農村信用社,尤其是新疆的農村信用社,由于發展起步晚,業務產品單一,缺乏有利的競爭手段。同時作為新疆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領導力量,農村信用社更應該發展自身的中間業務,加強在經濟發展的經濟力量。
中間業務發展成了增強農村信用社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中間業務,尤其在國外發展比較成熟。花旗銀行的利潤80%是來自中間業務,恒生銀行的利潤來源40.26%來自中間業務。法國興業銀行為43.62%。而國內銀行中工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23.27%,農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20.17%,中國銀行占比是總收入的30%以上,建設銀行占總收入的24.32%。農村信用社的中間業務不足1%左右。由于新疆經濟發展相對其他城市來說比較落后,技術的引進、信息的獲得都不及時。因此,新疆的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占比更是少之又少。要想發展新疆的農村經濟,增強在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中間業務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在國際上,中間業務已經成為現代商業銀行創收的主要渠道之一。1992 年,德國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就占到總利潤的65%;法國里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是總利潤的77%;英國巴克萊銀行中間業務的利潤可以彌補全部業務支出的73%,美國花旗銀行存貸業務帶來的利潤占總利潤的20%,承兌、資信調查、企業信用等級評估、資產評估業務、個人財務顧問業務、遠期外匯期貨、外匯期權等中間業務卻為其帶來了80%的利潤。90 年代中期,新加坡、香港等亞太地區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也達到30%。
而新疆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卻一直處于低水平,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傳統的代理業務,涉及的企業戶數少、金額少、質量差、效益低,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很低,尤其是新疆的農村信用社,作為新疆農村金融的主要領導力量它的中間業務占比更是少之又少。
新疆商業銀行主要的中間業務有票據承兌、開出信用證、代理證卷、信用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保管箱業務等20 余種。并還在不斷的拓展。而目前農村信用社的中間業務卻比較明顯地集中在傳統領域,如結算、代收代付等。而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在新疆農村信用社都還是空白。而且,大多數農村信用社中屬于勞務型、低收益的業務品種比較多,高知識含量、高收益的中間業務品種少。并且農村信用社沒有利用高科技,也很少利用銀行信譽、信息、技術、人才等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層次的中間業務服務。
大多數新疆農村信用社的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業務水平較不理想、人員素質不高,制約發展,處于競爭的劣勢。其中,許多的中間業務開展,需要電子、網絡等方面的配合。但是由于新疆農信社大部分網點深入到農村,而且長期沿用手工作業的老方法,員工很難有機會接觸到網絡化、電子化等相關的專業知識。造成這方面人才在農村信用社非常稀缺。
近年來,新疆各股份制銀行相繼推出了既適合客戶需要又具有競爭力的新型業務,如信息咨詢顧問、電子銀行、個人銀行、網上銀行等業務。而新疆的農村信用社卻仍然經營者傳統業務,這極大地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力。
新疆農村信用社應當確定中間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共同治理的理念,向各商業銀行看齊, 真正抓好中間業務的發展,提高自身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與其他行業的競爭能力。提高自身團隊的素質,加強對中間業務水平發展的的培訓管理。
客戶對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一般都較為陌生,新疆農村信用社應當加強自身的信息資源管理,加強對中間業務的宣傳力度,使更多的客戶了解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具體內容。提升農村信用社的影響度,制定出適應客戶和市場的營銷策略。
提高農村信用社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加強管理培訓,尤其是在網絡、電子方面的人才的培養,提高業務水平,定期進行考核。從而加強農村信用社的綜合競爭力。
農村信用社要在引進人才、加強業務培訓、消除技術約束、健全創新管理機制等方面下功夫,開發適合農村信用社市場的多樣化產品,在穩定和擴展客戶的同時擴大銀行卡的服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