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婷
(長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長安 710004)
2007 年1 月1 日,我國實行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在于對其經營及風險的管理上,在關于資產分類方面,新會計準則有了新的規定。傳統會計制度按照其流動性質對企業資產和負責進行分類,但是在新的會計準則中,是按照金融性質對企業的資產和負責分類的,之后有會對企業金融資產和負責進行有動機分類,可以分為四類——資產分交易類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應收款項和可同出售金融資產四類。
我們都知道,不同類別的資產都會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進行處理。而對于銀行來說,決定市場價值變化對盈利水平和銀行權益影響的關鍵在于分類的不同。新會計準則中,對可同出售金融資產的規定是在對其進行出售前要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持有至到期投資這一類別,則需要在資產到期出售時才對銀行的損益產生影響,且必須把原賬面價值相較于調整后的預計凈殘值差額來說較高的部分通過資產減值損失來計入在當期損益中。
在新會計準則中,否定了舊準則中的“單位價值較高”這種說法,然后引入了“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期間”的相關理論,同時,在對固定資產范圍進行確認的時候也做出了相應變化,也就是說在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基礎上,企業能夠依照相關標準來自行完成變化的有效確定。針對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來說,企業需調整固定資產的具體預計凈殘值,及時反映實現該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對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在新準則下,銀行的固定資產被定義在“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的相關范圍中,也就是為銀行的正常運營、在實際經營運行中所擁有的,且具體的使用壽命未超出一個會計年度。
參照新會計準則針對債務重組以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等的具體規定,通過對這些方式的有效借助來實現固定資產成本的合理獲取,對此需進行確定;針對經過分期付款形式來購進的固定資產,在新會計準則中進行了規定,即把限值作為是固定資產的實際入賬價值,目的在于實現固定價值準確性的合理提高;就銀行的特殊性質來說,其的所特定的固定資產,均須將預計棄置費用因素納入銀行資產成本范圍內。應該要關注的問題是,在充分符合相關持有待售條件的基礎上,該項固定資產的原有賬面價值需始終高于其的預計凈殘值。
銀行的管理層應該經過一定籌劃行為,將各款項的實際匯總時間適當推遲,充分實現針對貨幣時間價值所實施的有效運用。與此同時,將各款項的匯總時間合理進行延期與款項絕對額的減少是不可以等同的,相對而言,可以為銀行帶了巨大的利息贏利,具體的處理方法可體現為,實現對對會計核算方式的恰當選擇與使用,譬如說,依照現行的稅法規定可以知道,針對銀行內部的固定資產來選擇加速折舊形式以及運用先出后進所實施的存貨計價方法,其都是在進行前期成本增加的情況下來實現前期少支出與少流動、后期收益的增多,最終達到貨幣時間價值的有效獲取的相應目的。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銀行在貸款個人誒納稅人的時候,當納稅人遭遇利息繳納困難的時候,能夠采取申請延期還款等等措施來實現問題解決。我國針對貸款所給出的規定旨在為納稅人提供幫助,使其能夠更高地來進行困難企業的有效經營,其指出若是企業遭遇經營或者財務困難的時候,特別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存在所造成納稅人沒有及時完成貸款以及貸款利息的繳納的時候,相關企業能夠像縣級以上的相關部門提出貸款以及利息延期繳納的申請,延期期限最長為三個月。可見,當企業在遭遇以上情形的時候,需將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充分運營起來,適時地提交貸款與利息的延期繳納申請,保障企業免受由于貸款延期而導致的經濟懲罰。
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銀行也屬于一類企業,其作為具有一定特色行業特性的企業在進行自身固定資產的合理報廢以及損毀、出售的時候,需及時實施轉入清理行為,同時依照要清理的固定資產的具體凈價值,在借方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同時參照已經計提完成的折舊,在借方計入累計折舊這一科目,根據計提完成的資產減值準備,在借方計入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同時依據固定資產的原有減值,將固定資產這一科目計入到貸方中。
當存在有清理費用的時候,則需把清理固定資產進程中所產生的清理費用計入到相應的固定資產清理的科目中,與此同時,根據實際所產生的固定資產清理費用與需要繳納的稅金,將固定資產清理這一科目計入借方中,將銀行存款以及應交稅金這些科目計入貸方中。針對已經出售的收入以及殘料等等實施有效處理的時候,要注意銀行在針對報廢固定資產材料價值以及出售固定資產價款、變價收入進行回收的時候,需就此針對清理支出展開沖減處理,參照實際中所會受到的殘料變價收入跟出售價款等等信息,把原材料以及銀行存款這兩項科目計入到借方,將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計入到貸方中。
新會計準則與行業會計制度及銀行的舊會計制度相比較,資產負債表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填列方法和內容主上的兩個變化:第一,改變了部分項目的填列方法;第二十適當增加了部分項目。下面分別介紹兩方面的變化:
主要表現為部分項目以其賬面價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賬面余額填列。例如,“存貨”、“短期投資”、“應收賬款”、“長期債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在建項目”、“無阻資產”和“其他應收款”等項目,都是以其賬面余額扣除計提的減值準備后的金額填列。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固定資產”項目,應分別“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金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凈額”等項目進行填列。而對于“長期應付款”找一個項目老說,“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是對其進行填列的根據。
主要表現為適當增加了“預計負債”和“已歸還投資”兩個項目,分別反映企業預計負債的期末余額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按合同規定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
資產負債表是企業財務報表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反映企業一定日期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0 號——財務報表列報》及相應的指南中,給出了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項目的判定標準,并將該表的資產部分劃分為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兩部分;將負債部分劃分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兩部分。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依據包括會計報告期末的總賬賬戶余額、有關明細分類賬戶記錄和上年末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過程就是通過對賬戶資料的有關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和匯總,加工成報表項目數據的過程。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填制方法,包括“年初余額””的填列和“期末余額”的填列。
“年初余額”欄內的各項數字,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的“期末余額”欄內所列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不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按調整后的數字填入資產負債表的“年初余額”欄內。“期末余額”的填列方法有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計算填列法兩種具體數據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取得:根據總賬賬戶余額直接填列;根據總賬賬戶余額計算填列;根據明細賬戶余額計算填列;根據總賬賬戶和明細賬戶余額分析計算填列;根據總賬賬戶余額減去其備抵項目后的凈額填列。
在當前新會計準則下銀行資產分類會計選擇主要是以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會計選擇,通過比較,能清楚的看到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在銀行管理資產負債管理方面有不同的地方。在理論方,新會計準則主要是對銀行的資產負責管理進行了修正和規定,我們主要是針對銀行資產負責管理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并簡單的了解了新會計準則中的四個金融資金分類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之間的聯系。為了實現銀行資金和各項資產能有有效盈利,并達到安全部行業流動相平衡的目標,進行了資金和各項資產的集中管理,而且資金的分配方法上也做到了三性平衡,也就是新會計準則在資金轉換方面得到了滲透。銀行資產分類會計選擇要有線性規劃,上世界七十年代后,大部分的銀行已經逐步開始實行線性規劃來管理銀行的資產與資金,這樣就會有效的解決資產配置問題。首先就是建立目標函數,這一步的目的在于將銀行的利潤實現最大化。其次是為目標函數建立約束條件,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得流動性約束與安全性約束與政策法規進行很好的有機結合。最后,要對各項資產與資金的確切數值找到解。這個方法的最大優勢在于保障了銀行確定具體盈利目標,其管理更加科學可行。
在新的會計準則下,處于風險中性的銀行要權衡的方面比較多,例如流動性需求、權益穩定和資產收益等幾個方面。站在會計學的立場上來看,賬面的投資者價值在最大化,除此之外,對會計報表上損益和權益的穩定性,銀行也要納入考慮范圍內。對于總資產的配置,不僅要滿足資產流動性需求,更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會計處理后的銀行權益波動,與此同時,選擇一定項目質量的借款企業群體,要通過氣總資產在債券和貸款兩者直接的配置如何,這樣才有利于銀行投資者達到其要求的回報目標。站在金融資產分類的角度來看,投資者末期價值只是與金融資產在貸款和債券直接分類多少有關。
[1]張維、高雅琴、張曉濤,新會計準則下銀行資產分類會計選擇的理論建模,會計研究[J],2008(01).
[2]展小軍,現行新會計準則下商業銀行資產分類會計選擇的分析,財會月刊:綜合版[J],2009(05).
[3]畢記滿,楊成文,新準則下存貨、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探析,商業會計[J],2006(22).
[4]賈巍,新準則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探析,經濟研究導刊[J],2009(11).
[5]呂艷霞,新會計準則下固定資產這就方法的選擇,經濟管理者[J],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