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方 朱朝明
(廣東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320;廣東省財政學會,廣東 廣州510030)
在美國,推進大數據是不太難的,發達的市場經濟和對于技術主義的推崇是強有力的助推器,而推進政府的數據開放則是十分困難的,每前進一步的各種斗爭很是曲折,原因在于政府首腦或者政府部門的觀念、意識、既得利益以及資本俘虜政府、黨派利益之爭等等無時不在阻礙數據開放。深究其背后的真正問題,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以外,委托代理關系中的責任問題才是核心,不僅政府如此,美國的現代企業制度更是將委托代理關系中的責任缺失問題演繹得淋漓盡致,2008年開始的金融海嘯無論是次貸危機還是道德風險,其本質是公眾企業的資本委托代理關系中,代理人只有利益沒有責任約束帶來的。
借力于數據開放,美國政府部門的創新性管理活動給社會大眾的生活帶去了極大的便利,“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顯。
回觀國內,大數據的建立還比較艱難,政府數據開放則更是難上加難。建立和開放數據難,一方面在于中國市場經濟還處在發育狀態,我們的工業和信息技術還比較落后,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與美國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以及現代企業制度有著同樣的問題,就是委托代理關系中的責任問題沒有解決,制造信息不對稱是共同的特征。因此,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過程中的諸多矛盾,提出了加快政府職能轉型的迫切命題。
在信息化社會,網絡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流,而其傳遞的方式從根本上顛覆了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地位,政府從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向管理和服務并重的角色轉變。為有力應對日益復雜、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需求,迫切需要政府加快變革力度??梢哉f,信息化發展對政府創新活動提出了強烈訴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結合以上分析,我認為美國聯邦政府“數據治國”對我國政府管理創新的啟示意義不僅在于以數據開放啟動政府管理創新活動,更在于破除官僚主義的既有利益格局。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條件,不破除利益之爭,難以真正實現政府數據開放,驅動政府管理創新。
制約政府管理創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就在于官僚主義內部對部門及個人利益的追求,最終偏離了公共利益。管理創新是對原有利益的重新切分,甚至會導致原有利益的失去。為此,各部門為了保存各自的利益,而不愿意改變現狀或者創新。而這種現象的背后,隱藏著的是政府對自身角色定位的缺失,即委托代理關系中的責任問題。
那么,如何實現政府人員行政從滿足個人利益向實現公共利益的轉變呢?責任就是主體承擔的職責和義務。唯有“責任先行”才能解決問題。為了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必須要從切實落實政府作為公眾代理人的責任入手,讓政府行政人員有主動搞創新的意識、動力、能力以及行動力。
以“數據開放”理念引領政府創新活動的開展。政府開放數據,才能有效落實政府行政職責。當前,政府部門應當從與公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方面著手,開放數據,創新政府管理活動。比如,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環境質量信息、交通安全信息公開,讓人們及時地、真實地了解身處的現實環境,以合理規避不必要的安全、健康風險,以責任之心服務公眾,這才是真正的服務型政府應有的行為方式。為此,我國政府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活動:
1.推廣信息技術應用,以提高政府官員及公務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緊緊抓住對政府官員及公務員的理念、素質、能力的培養。因為,只有抓住“人”的核心要素,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內在創新動力,才能真正保證政府創新政策的貫徹執行。
2.政府機構設置和辦事流程需進一步優化,以應對信息化發展的新要求。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政府機構設置的層級,由科層制向扁平化方向轉化。科層制由于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的政治基礎、不能滿足信息化社會的公共服務范圍,缺乏多元化的應對能力等缺陷,使得社會要求倒逼科層制政府必須進行改變。信息技術給政府扁平化帶來了技術可行的前提,可以加快政府角色轉變,從而更加突出服務性。同時,權利下放到最基層,正是承認責任與權利同在。當基層行政人員能夠控制他們自己的工作時,就會更努力工作并投入更多的創造性。
3.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合力推動數據開放。在我國,加強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合作的趨勢已初步顯現,加強與社會組織合作的力量不容忽視。如同擁有一定公司財產所有權的職工比只是領薪水的職工對公司更盡心盡力,當社區、社會被授權來解決自身的問題時,它們可能就比那些依靠外人提供服務的社區、依靠政府提供服務的社會更能有效發揮作用。因此,政府應該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搜集、提供、開放各類、各種尺度的數據,以供人們開發利用數據的潛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的個人發展。
總之,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需要建立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以數據開放為手段,驅動政府管理創新活動,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才能最終實現社會和諧的美好愿景。
[1]涂子沛.大數據[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方俊.理順政府與第三方部門之間的三重關系[J].東北大學學報,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