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誠 馬艷艷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實踐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其信用擔保體系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信用擔保體系。這一擔保體系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中發揮了相當的重要作用,而且還改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然而信用擔保業是國際公認的高風險行業,在風險控制上還很不成熟。為此我們需要分析信用擔保風險,并進行預防、處理,使風險所導致的損失最小化。
1.來自擔保機構的風險。由于一般的擔保機構資金規模小,注冊資金質量不高,抗風險能力弱,專業人才稀缺,風險控制不足,因此信用擔保機構存在著資金風險、經營操作風險和犯罪風險等。
2.來自中小企業的風險。來自中小企業的風險,是指受保企業違約(不守信用)所引起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信用、技術、市場、逆向選擇和道德等這幾方面,其主要原因有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淡薄,信用等級較低,而且中小企業面臨市場壓力和技術風險等。
3.擔保制度方面的風險。擔保體系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包括經營性、結構性以及功能性。首先,經營性缺陷是指擔保機構的資金補償以及風險分散機制都較缺乏,擔保機構專業型人才也較少,擔保期限短期較多,以及擔保品種也比較少;其次,結構性缺陷是指政府財政擔保與民間資本擔保比重差距較大,政府擔保比重較重,相反,民間資本擔保比重很少;最后,功能性缺陷體現在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上,微觀層面上,由于信用擔保品種少期限短,則擔保貸款的市場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這也會影響信用擔保體系的良好發展,宏觀層面上,由于在結構中政府擔保的貸款多,不僅說明政府財政負擔會加重,同時政府所要負擔的信用也多,其所需承擔的風險也大。
4.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風險。目前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相關法律只有《擔保法》和《中小企業促進法》,而相關的配套法律規范和相關文件還尚未出臺。而《擔保法》又比較側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對保證人的權利保護不夠,致使擔保機構承擔了很大風險,不利于擔保業的發展。
1.擔保機構的風險措施。首先,要加強擔保機構的內部治理及風險控制。擔保機構良好發展的前提就是其機構的內部治理結構需要健全,能夠合理協調各方利益,員工也更加專業化,擔保機構擁有良好的信譽。在風險管理方面,要使管理制度科學化,內部機構合理化,風險控制全面化,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
其次,拓寬擔保機構資金渠道。擔保機構的資金來源一般都以外部資金為主,再逐步增加內部資金,目前擔保機構可以去外部尋找更多的資金支持,如與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等。
再次,培養專業化高素質人才。要更加規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并且還需要加緊行業的人才培養。除了應該在高等院校開設相關的課程外,還應該開設相關的資格考試,使公眾從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的熱情有所提高,并使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有所加強。
2.中小企業的風險措施。我們可以通過完善對擔保企業的信用評級制度,并對長期客戶建立檔案這一途徑來減少來自擔保企業的信用風險。建立信用評級制度可以很好的解決擔保市場上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可以從企業的信用評級中得到其信用擔保是否良好。因此,要將各種與企業信用相關的方面有力地結合起來,建立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的社會信用管理系統,對記載與企業信用有關的所有內容進行等級劃分,依靠企業的信用等級來確定是否對其進行擔保。我們可以以優惠貸款條件以及無抵押擔保的信用貸款來鼓勵信用等級比較高的企業,對于信用等級比較低的企業應不予貸款或提高貸款條件。
3.制度方面的風險措施。在擔保體系中的制度創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擔保的風險,彌補體系中不完美的地方,使擔保體系發揮更好的作用,保持該體系能夠良好的發展。
我們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對其制度進行創新:對中小企業互助擔保組織的發展要不斷鼓勵;對商業性擔保機構的發展要不斷推進;使政府擔保和民間擔保能夠相互合作,同時也能各司其職;完善擔保機構的資金補償機制和各方面的風險分散機制;要避免對政府擔保機構進行行政干預;使以中小銀行為代表的中小金融機構也能快速發展起來。
4.政策和法律的風險措施。要加強立法,規范政府行為。我國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以此來保證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能夠有良好的發展趨勢。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效益是無法與大型企業相比的,所以其收益也相對來說較少,信用擔保體系不夠完善,風險較大,在擔保市場發展初期階段,政府應主動介入,出資入股,牽頭組建擔保體系,并采取一些必要的財政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手段,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規范。為了防止指令性擔保,政府需按《公司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自己的功能和地位,規范自己的行為,不直接操作擔保的具體業務,真正做到“政府性資金、市場化操作、企業化管理”。
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已經發展20余年,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難題,因此,還需要我們不斷地促進擔保制度的發展,加強法律及政策方面的建設,為擔保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這樣我們才能降低擔保業的風險,使擔保業向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事物發展總不是一帆風順的,盡管目前中小企業擔保還存在著很多未解決的問題,但其未來的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信用擔保業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1]劉明香.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管理與控制探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0(9).
[2]孫永波.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制度創新[J].管理世界,2005(11).
[3]王曉軍,劉凱,仲偉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及控制[J].理論導刊,2011(6).
[4]于天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與控制[J].現代商貿工業,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