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遼寧化肥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伴隨經濟全球化引發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特別是近年來全球金融危機對國內外企業的沖擊,傳統的財務理論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我國企業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財務預警管理越發凸顯重要。通常來說,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是一個逐步惡化的過程,因為適時準確地對我國企業財務實施科學的財務預警不僅是我國市場競爭體制的客觀要求,更是企業生存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大量的國內外研究表明,基于現金流量的財務危機預警較之建立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的財務危機預警指標,準確性和實用性更高。
企業的現金流量通常和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投融資活動緊密相關,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來反映真實的現金收入與現金支出信息,因此通過對現金流量進行有效地控制,能夠最大程度地防范和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原因如下:
通常來說,企業的利潤是通過收入與成本費用的配比來計算的,一定時間內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多少主要體現在現金流出的大小,而現金流入的多少是反映經營收入的重要指標。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可以真正反映企業的實際財務能力。可見,企業成本、利潤大小及其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受制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
現金流量控制信息具有真實可靠性,具體表現是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來具體反映企業實際的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這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由資產、負債的確認與計量而出現的會計信息不確定性問題。因此,鑒于現金流量的可比性,可以為企業根據現金流量控制進行財務風險預警決策提供可靠、客觀地依據。
就現金的流出而言,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流入,那么就意味著企業在同等規模的生產經營下的資金占用量少;如果流出與流入的間隔時間相對較長,那么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保障資金周轉,即企業在同等規模的生產經營下的資金占用量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償債支付能力的反映。因此,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時間差別,代表了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所要面臨的資金流動性風險。
由此可見,基于現金流量視角來構建企業的財務預警體系,能使財務預警更加科學,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真正的預測、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的目的。
實現對企業財務困境的預警,從本質上來說是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診斷,即選擇指標體系反應具體的償債、受益、結構、營運和發展能力等情況而且這些指標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文在國內外文獻查閱和整理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以現金流量指標為基礎的企業財務預警體系,具體如下:
企業的償債能力一般指的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其衡量的指標通常是現金流量比率和全部債務現金比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現金凈流量償還全部(或現時)債務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償債能力愈強。
收益質量的高低是決定企業存活的基礎。主要包括兩個指標:(1)凈利潤現金比率: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本期生產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企業當期盈利之間的百分比。一般來說,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的獲利質量越強;(2)權益現金比率:該指標主要是用來反映企業凈資產創造經營性凈現金的能力,即企業的投入產出比率。
企業的財務彈性主要是用來描述企業面對風險的應對能力。通俗的講,一個企業發生財務困境的過程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如果其具有良好的財務彈性,那么企業擺脫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主要包括三個指標:(1)現金流入和流出比:即經營現金流入/經營現金流出;(2)現金再投資比率:即(生產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支付)/(非流動資產+凈營運資本);(3)現金股利支付率:即生產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支付。
現金流量結構指標正如資產、利潤類指標中反映資本結構的指標體系,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主要包括的指標:(1)現金流量比率:該指標主要反映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獲取現金來償還債務和兌現承諾的能力,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和流動負債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表示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好;(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即生產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財務費用的百分比;(3)現金債務比:即生產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債務總額的百分比;(4)營業收入現金比:該指標主要反映企業中長期償債能力,并具有預測破產的可靠性,即生產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債務總額的百分比。
在創新日益受到國內外企業重視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鑒于此,本文將創新發展能力也作為預測企業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指標:(1)凈資產增長率:主要是用來反映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客觀情況,即(期末凈資產—期初凈資產)/期初凈資產;(2)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即(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如果增長率大于10%,表明公司處于成長期;如果增長率在5%—10%之間,表明企業進入穩定期;如果增長率低于5%,表明企業進入衰退期;(3)應收賬款周轉率:主要用來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周轉速度,即企業從取得應收帳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并轉變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通過上文的分析發現,要通過上述五個指標的建立來進行企業現金流量財務的預警,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本文給出幾點建議:
有研究表明,現金流量管理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價值,是價值創造的根本所在。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進行管理創新,需要培養他們具有先進的現金流量管理意識,比如重視現金流量戰術性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努力做好在現金流量預算、日常流量管理、流速管理和現金流量的風險預警管理等工作。
這主要是針對企業四個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而言,因為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現金流量的表現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保證以現金流量為出發點構建的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維持動態地調整。
綜上所述,本文在查閱國內外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提出的以現金流量指標為變量構建的企業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也只是該領域研究的初步探討,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化。
[1]許存興.基于現金流量指標的企業財務舞弊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 2013(02).
[2]房英慧.現金流量在企業財務預測中應用研究[J].知識經濟,2013(01).
[3]汪娟.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J].對外經貿,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