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當前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增長的情況下,企業上市的動機越來越強烈,不少企業為擴大自身經營規模、提高企業知名度都會積極尋求公司上市,但同時企業所處的內外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在這一背景下,投資者要想實現科學投資就需要真實可靠的企業財務信息作為決策依據。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市場至今仍沒有完全擺脫持續低迷的市場的影響,這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和有限的利潤空間,并有可能加劇企業利用資產減值等相應會計政策來進行盈余管理和利潤操縱。在2006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新的會計制度中,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方式相對于原有的會計政策發生了不少變化,在計提時間、計提對象等要素上都進行了修改。但同時,企業在實際的資產減值處理中仍舊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影響著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并有可能存在利潤操縱行為,因此強化企業在日常會計處理中資產減值的科學處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依據我國現行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要重點處理好資產減值會計確認以及資產減值會計計量這兩項工作,只有科學地把握這兩項關鍵點才能保障企業資產減值實際操作的準確性。
在進行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確認時,應當明確企業進行資產減值從本質上講就是對企業現有資產價值進行重新確定以及評估的過程,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確認是在企業持有相應的資產情況下進行的,它以企業事項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而不以企業是否進行資產交易為標準。只要企業的資產出現了減值的表象就應當及時地對企業的相應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減值測試,明確企業資產的減值損失。正是基于這一原則,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確認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資產的現有價值,并結合企業資產未來可實現經濟收益情況對資產價值進行合理評估。
一般情況下,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都會按照科學配比以及權責發生制的要求進行,通常會將永久性標準、可能性標準以及經濟性標準等作為參考依據。永久性標準指的是企業的資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有效恢復自身原先價值,進而進行資產減值的確認。這一資產減值會計確認原則可以避開資產的短期價值波動,不過會計人員在利用這一資產減值會計確認原則時應客觀合理地區分企業資產的長期性貶值跟短期性貶值,減少不合理判斷的發生。可能性資產減值會計確認原則則是對企業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情況進行確認。這一確認原則使得企業的資產變動更加符合企業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但是可能發生利潤操縱現象。而經濟性確認標準則是在企業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會計人員比較資產的可收回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大小,并對其中的差額進行資產減值會計確認。
對企業進行資產減值,首先應當依據企業資產的減值跡象,能否科學合理地判斷企業資產減值跡象對于企業后期的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具有重要意義。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和行業特點,從企業內部以及外部兩個方面研究分析企業資產的減值跡象,把握造成企業資產減值的關鍵性因素。
對于企業來講,造成企業資產減值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而且這一下跌的幅度不在管理層的預期之內,會對企業的資產情況產生影響;其次,企業資產的市場收益率得到了較大提高或者是市場利率明顯提升,這就會對企業資產的未來折現率產生影響,大幅減少企業資產的可收回價值;再次,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一變化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這些都是企業資產減值的外部跡象。
企業資產減值的內部跡象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的資產已被損毀或者是過于陳舊,難以使用;其次,企業資產本身所產生的經濟收益已經大幅度地低于企業管理者的未來預期;再次,資產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預計企業管理者會對相關資產提前進行處置或者停止使用等。
首先,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確保資產評價制度更為合理科學。企業在資產減值處理管理中應當強化與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的聯系溝通,并規范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工作,對資產減值計提、稅務繳納等方面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減少企業管理者利用資產減值會計處理進行利潤操縱或者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增強企業資產評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進一步強化與國際會計準則在資產減值會計處理上的一致性,將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中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環節進一步細化,并靈活運用于管理實務,提高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科學化水平。
其次,建立有效的監管機構。強化監督是確保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科學行的重要保證,既要強化企業內部監督,又要強化企業外部監督。通過強化監督及時發現并糾正企業在資產減值會計處理中的偏差,并有效運用資產評估體系,協調好資產市場價值與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正確操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再次,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科學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協調好企業高管、董事會、股東之間的關系,對于企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相關各方在會計信息不對稱問題上有所緩解,通過健全管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減少內部消耗,增強企業會計人員的獨立性,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
總之,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使得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進一步實現國際趨同。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合理運用企業資產減值會計政策,為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支持。
[1]徐佑平.新會計準則下資產減值準則實施的現實障礙與完善對策[J].管理觀察,2009,34.
[2]劉光紅.新會計準則下資產減值重難點分析及國際比較[J].財政監督,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