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娟
(紹興縣美得寶印染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039)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根據去年統計數據,我國民營企業已超過840 萬家,占企業總數的87.4%,占GDP 的貢獻率已經超過60%。民營企業為調整我國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體制創新,解決富裕勞動力就業問題提供了巨大幫助,帶來了大量的稅收收入,為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但是,在民營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諸如產權制度不規范、財務和生產管理混亂、人才缺乏等問題漸漸暴露出來,成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如何提高民營企業競爭力,解決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者激勵及約束問題迫在眉睫。目前,經濟增加值被引入央企,作為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的一種方法。民營企業也可以嘗試借鑒這種作法,建立基于經營增加值的業績評價體系,科學評價企業經營業績。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最初由美國學者Stewart 提出。其內涵是:投資者投資于某公司的資本所要求的收益率至少應不低于其投資的機會成本或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否則,投資者就會做出其他選擇。進一步說,EVA 是指企業凈經營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后的凈值,即企業資本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如果這一差額為正值,說明企業經營所得在扣除所有成本和費用后仍然有剩余,這部分剩余收入歸股東(所有者)所有,所有者財富增加,企業價值增加;反之,說明企業經營所得還不足以彌補股權資本成本在內的全部成本,所有者財富減少,企業價值減少。經濟增加值衡量了扣除資本占用費用后企業經營產生的利潤,是企業經營效率和資本使用效率的綜合指標。EVA與傳統的財務指標相比,它引入了資本成本的概念,將股東財富與企業經營決策相聯系,使管理者的利益和股東利益相統一。
20 世紀50 年代,美國一些公司開始采用與剩余收益類似的方法評價企業業績。從80 年代中期開始,可口可樂、AT&T 等一批美國公司將EVA 作為衡量業績的指標收入公司管理,并將EVA 指標最大化作為公司目標。90 年代中期以后,許多大公司也先后收入EVA,如美國郵政署、惠而浦、西門子、索尼等。10 多年前,這一概念進入中國,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引入效果不明顯。國資委成立后,對經濟增加值考核既關注又謹慎,2003 年審議通過了運用經濟增加值考核的基本思路,經過7 年醞釀、5 年試點,在2009 年12 月頒布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自2010 年起,中央企業的業績考核引入經濟增加值的考核指標。開局之年,124 家央企在從利潤為王向價值至上轉變,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實現經濟增加值3000 億元左右,比上年成倍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預計比上年提高0.5 個百分點左右。
綜合來看,經濟增加值在西方國家已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從我國來看,經濟增加值的應用尚處于一個探索和試行階段,目前僅在央企和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應用,民營企業鮮有使用。
與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相比,經濟增加值優點十分明顯:
經濟增加值的計算以企業的會計報表為基礎,對非生產經營性費用支出進行加回,剔除偶發性的收支對利潤的影響,對一次性投資且受益期較長的長期投資在獲益年限內進行攤銷,使調整后的利潤更符合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既減少了會計政策選擇過程中的限制,又避免了管理者對企業利潤的操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會計造假的機會,使計算結果能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更客觀全面地衡量企業的價值。
傳統會計指標計量僅僅考慮了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忽略了權益資本成本,而后者往往大大高于前者。經濟增加值計算中既考慮了債務資本成本,又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鼓勵企業在風險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發揮債務資本的杠桿作用,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降到最低,實現資本結構的最優化,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提高資本使用效率。較好地將股東利益與企業經營業績統一在一起,減少管理層決策時的次優化選擇。
企業的研發費用、在建工程、技術更新改造等支出,前期資金投入大,收效慢,管理層容易為了短期利潤而忽視長期的發展。而經濟增加值更加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鼓勵管理層樹立科學的企業發展觀,加大市場調研,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和新市場的開拓,加強自身品牌建設和員工的培訓與激勵,以長期利益為企業當期經營決策的出發點,不以犧牲長期效益為代價而來獲得一時的業績增長。
雖然經濟增加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EVA 的計算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財務報表,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又比如EVA 的計算比較麻煩,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但是,總得來說,EVA不但解決了傳統業績評價指標的弊病,也有利于考核企業經營者的經營業績。
引入經濟增加值是民營企業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多實行家長式的管理,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民營企業家擁有很大的經營決策權,而他們中不少人文化素質較低、經營理念落后、財務素質欠缺,無法適應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同時權力的過分集中容易造成決策者盲目武斷,導致管理滯后和粗放,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挫傷員工積極性。民營企業想要發展,就必須把經營權交給管理更專業、經驗更豐富的“職業經理人”,而衡量職業經理人的經營業績就必須引入經濟增加值指標。
引入經濟增加值是民營企業夯實軟實力、提升綜合競爭力的內在動力。民營企業經營多注重經營成果,而忽視對過程的監控和對企業軟實力的建設。建立EVA 激勵機制,有助于構筑一個公開透明的人才選拔和晉升機制,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和開發,激發員工潛能,營造一個良好的人力環境。將EVA 貫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助于企業更好的了解市場需求、響應政策號召,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優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為股東創造價值,從而增強民營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引入經濟增加值是規范民營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加強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必然要求。引入經濟增加值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資源配置效率,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業績,激發新興市場活力,實現國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有利于為企業提供新的業績衡量標準,促進企業間的優勝劣汰,加快民間資本市場的合法合規化進程;有利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業績評價方法,提升民營企業的信用度和知名度,開發國際市場;有利于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增強民營經濟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
EVA 的計算十分繁瑣,要涉及百余項調整,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較高的要求。民營企業多以家庭小作坊式生產起步,財務基礎薄弱、會計核算不規范、財務管理混亂。有的企業沒有專門的財務部門,只有為數不多的會計從業人員,甚至有的企業將日常記賬、報稅工作外包給專門的代理記賬公司。這種狀況必然使經濟增加值計算中的基礎數據出現偏差。
民營企業必須建立起規范的財務核算制度,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思想修養和財經法規的宣傳教育,強化財務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學習,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業務考核,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參加會計職稱考試。同時,引入財務軟件提高公司財務運行效率,加強財務信息的傳遞,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加正確有效的數據。
民營企業家多非財務出身,對于財務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往往以凈利潤來衡量企業的經營情況,角度單一片面,決策缺乏可行性,對于經濟增加值并不知曉,也無法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導,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員工對于經濟增加值的漠不關心。
公司管理層應提高對引入經濟增加值的重視程度,在企業內成立EVA 價值中心,并促使該價值中心積極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經營決策。將每個業務部門作為一個獨立的核算單元,把EVA 核算的責任落實到各部門負責人;同時加強對業務人員關于經濟增加值方面的宣傳和專業培訓,提高對EVA 的認知程度,強化基層的價值創造意識。
在經濟多元化的今天,原有的薪酬制度制定不合理,薪酬定位總體偏低,缺乏應有的激勵措施,已無法適應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而僅僅引入經濟增加值考核經理人的經營業績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以EVA 業績評價為基礎,完善企業的激勵政策。
民營企業可實行EVA 資金計劃,業績好的年度把EVA 增長額的固定比例作為獎金保留在資金庫中以備支付,當EVA 下降時用這部分資金彌補損失。管理層可獲得的獎金無上限,與此同時也要承擔業績下降所帶來的風險,使其致力于保持持續盈利能力。同時,還可以實行EVA 股權激勵,將一部分股權按EVA 貢獻率分配給管理層,提高其發言權和利益相關性,鼓勵其分享企業財富,切實保障股東財富的最大化。這些激勵措施不僅適用于管理層,也同樣可以滲透到基層員工,充分調動企業上下的積極性,共同辦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