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強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2013 年2 月26 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稱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購加拿大油氣公司尼克森(Nexen)的交易,收購對價約151億美元。該項并購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海外最大金額的收購,也是自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加拿大金額最大的外資收購案。
關于這次并購,中外各界有不同的聲音,國內有人認為該并購是中海油在全球戰略上取得的一大勝利,也有人認為該并購溢價太高,在加拿大同樣如此,2012 年9 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Nexen 股東投票贊成收購,但是加拿大機構調查顯示,多數民眾并不支持該收購,本文將對這次交易進行解讀。
中海油是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于1999年8 月在香港注冊成立,并于2001 年2 月27 日和28 日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中海油是中國最大之海上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亦為全球最大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商,中海油的主要業務為勘探、開發、生產及銷售石油及天然氣。2012 年公司凈產量342 百萬桶油當量,總資產4561 億元,凈利潤約637 億人民幣。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1971 年,在多倫多和紐約兩地上市,總部位于加拿大卡爾加里,是加國第十四大油氣公司。其核心業務為: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頁巖氣,英國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灣深水海域的常規油氣項目。凈產量20.7 萬桶每天,1P 凈儲量9 億桶,截至2012年12 月31 日,尼克森有雇員3228 人,年度總收入667 加元,總資產205 億加元,凈利潤3.3 億加元。
中海油有著優秀的管理團隊,一貫堅持審慎的財政政策,對投資項目的決策非常謹慎,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非常穩定,在資本市場上聲譽良好,融資成本低,能力強。在2005 年就意向以185 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由于政治原因未能成功。伴隨著國際油價的長期高位運行,中海油獲得了豐厚的流動資金積淀,受制于技術水平及運營能力,短期內沒有能力依賴自身力量維持過剩資金的高回報,急需要為日益增加的流動資金尋找出口,中海油一向專注于上游業務,并購一家上游公司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08~2012 年尼克森公司的財務指標如下:
?
從Nexen 的財報看出,其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非常不穩定,2009~2011 年連續三年現金流為負,財務狀況的波動必然導致其融資能力欠缺,融資成本高。其正常的生產經營產生的現金已無法滿足公司發展需,但現金流表現仍然充足,主要是其通過出售資產、發債及發行股票來維持生產及發展所需支出。
中海油在并購前的儲量壽命只有10 年,對于一家上游公司無疑是危險的,中海油急需增加儲量來支撐現有產量,維持公司的發展。盡管在國內海域勘探頗有斬獲,但規模有限,海外勘探高昂的勘探成本及中海油對海外區塊地層認識的不熟悉制約了海外勘探的發展,Nexen9 的儲量及潛在儲量對中海油是個巨大的誘惑,并購成功后,中海油的儲量壽命明顯好轉。
Nexen 并購對雙方的影響是巨大的,并購后的中海油更加國際化,資產配置更加合理,在國際油價上獲得了參與定價的權利,Nexen 原有資產也獲得了足夠的現金流繼續投入開發,但短期內中海油的財務狀況也收到了影響。
中海油并購前在海外17 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Nexen 在8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業務,并購后中海油在22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業務,并購后中海油海外儲量占總儲量的比例上升到44%,產量上升到35%,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
本次并購將為中海油帶來20%的產量增長和30%的儲量增長,更重要的是,Nexen 的資產具有巨大的勘探潛力,目前估計Nexen除了9 億桶的1P 儲量,預計海油20 億桶的2P 儲量和56 億桶的潛在儲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中海油儲量的多元化,在已經有資產的加拿大油砂、墨西哥灣和尼日利亞海上提高了資產比重。
Nexen 的管理團隊擁有逾40 年的管理經驗,在油砂開采領域具有領先的技術,這些都為中海油建立海外業務新平臺提供了幫助,中海油計劃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建立北美和中美總部,負責管理中海油位于北美、中美的資產。Nexen 公司原英國等地的資產仍由原團隊管理。北美管理平臺的建立,將有力的促進公司未來的增長。
布倫特原油價格是全球交易的多數原油的定價指標,對全球原油價格影響很大。布倫特基準原油是由四種北海的原油構成的一攬子基準:布倫特(Brent)、福爾蒂斯(Forties)、奧塞貝格(Oseberg)和伊科菲斯克(Ekofisk)。這四種原油在市場上單獨交易,其中價格最低的品種決定一攬子的價格,進而決定布倫特基準原油的價格。一般來說,Forties 原油價格最低,其需求量決定著布倫特原油價格。Nexen 運營的Buzzard 油田是Forites 的最大供應方。收購完成后,中海油將在全球石油定價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公司在后續整合期間將面臨幾大關鍵挑戰,主要包括:
(一)要重新定義尼克森未來戰略方向,專注于選擇性的增長舉措,獲取最大化的未來價值
(二)實現文化融合,保持員工滿意度,避免人才流失
(三)建立有效的管控體系,實現適當的管控,建立有效的管控體系
(四)構建政府關系,保障在其他國家的未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