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鵑
(安康市人民銀行中心支行,陜西 安康 725000)
隨著金融業在國內的逐步發展,信用卡在國內也普遍的被人民群眾所熟知與使用。其先消費后還現的業務特色被廣大群眾所青睞。信用卡業務自身獨具的無擔保循環信貸的產品性能、單筆金額小、授信個體多和其大多屬VISA 卡可以國外消費透支外幣等多項特點,決定了其本質就是一項風險程度較高的銀行業務。中國信用卡業務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后,目前在市場規模、網絡規模、配套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這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一面。但隨著信用卡業務的不斷發展增長,其中的風險頻率也在隨之增長,對發卡行、特約商戶及持卡人之間造成的損失風險也越來越大,風險中存在的問題也日趨嚴重。
信用卡(CreditCard)是指由銀行或專營機構簽發的,能夠在約定銀行或者部門存取現金、購買商品及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信用憑證。一般由銀行或專營機構依照用戶自身的信用度與財力發給持卡人,持卡人可以在同城和異地憑卡支取現金、轉賬和消費信用等,不必支付現金,待結帳日再行還款。一般的信用卡與借記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會從用戶的帳戶直接扣除資金,部份與金融卡結合的信用卡除外。
信用卡業務目前是商業銀行以低成本開拓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也是商業銀行可以快速占領新興客戶群體的一項重要金融工具。1985 年6 月中國銀行珠江分行在國內發行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性,迅速受到公眾客戶的青睞。從2003 年開始,因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辦卡受理環境的改善中國的信用卡用戶開始猛增,發卡行、發卡數量及信用卡交易金額都有了很大的增長,信用卡普及率越來越高。雖然信用卡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多多少少改變了我們大眾日常的支付方式和生活習慣,但是在我國信用卡市場獲得快速發展,信用卡用戶高速增長的背后依然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信用風險:指持卡人申請到信用卡后,由于持卡人經濟狀況的改變或者社會發生的變化造成持卡人不能還款的風險或惡意透支而不還款的道德信用度風險。
2.欺詐風險:包括冒用他人信用卡風險、蓄意欺詐和變造涂改信用卡進行作案造成的風險。
3.特約商戶風險:由于特約商戶的操作人員操作不合理,沒按規定核對持卡人簽名、身份證和銀行的止付名單,導致某些不法人士因簽名不符拒還賬或違規操作,最終造成的風險損失。
4.利率、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由于預期利率水平和到期時市場利率水平產生了差異最終形成損失的可能性。利率升高時,持卡人償還透支利息隨之負擔加重;利率降低時,發卡行預期所得收益隨之減少。匯率風險與利率風險基本相似,匯率升高時,持卡人償還透支外幣負擔隨之加重;匯率降低時,發卡行預期隨之收益減少。
信用卡風險的產生主要原因在于其風險本身是一種普遍的客觀現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信用卡的發行、使用、結算過程中的諸多環節都可能會存在風險。并且,隨著發卡銀行、特約商戶和信用卡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風險已表現出種類多樣、危害性大的風險特點,在大多情況下,這些風險損失都是用銀行的利潤來彌補的,利潤逐漸減少。信用卡風險產生的另一大原因是出于特約商戶的違規操作、操作員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所以,發卡機構在加強風險管理過程中應重視對特約商戶的培訓工作,以及向廣大群眾宣傳信用卡的用卡規范、意識,加強信用卡風險管理是維護持卡人利益和特約商戶的必要行為,這對減少風險的發生及維護各方利益是有很大作用的。
現市場經濟為法制經濟,營造良好的信用社會必須依法而行,法律是帶強制力的行為規范,是對社會正常秩序的維持保障,所以關于信用卡業務的相關法律規定的建立和完善,對信用卡的風險規避是很有必要的。近年來,隨著信用卡業務的不斷發展,我國法律關于信用卡業務的相關規范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和其他相關銀行卡業務規范性文件構成的規范體系已初步形成。但信用卡業務發展非常迅速,立法還是落后于實踐的需要。
1.要加強風險監管,發卡行在發展信用卡業務的同時,應嚴格執行信用卡業務的相關規章制度,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監管,規范各項業務運作,建立健全內部崗位責任制度,規范操作流程,提升內控程度,強化客戶服務。
2.要加強發卡行內部人員管理和培訓。首先加強信用卡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既要讓工作人員掌握工作的方式和程序,盡量減少工作操作的失誤,又要防止工作人員思想出現偏差,一旦發現內部人員有違規違法行為,應做出嚴厲懲處。其次銀行內部要進行合理的人員分配安排,明確內部分工,各崗互相受控,建立健全崗位責任。
3.發卡行要做好受理信用卡的管理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受卡客戶檔案,督促引導客戶提高受卡水平和服務質量,及時指出工作人員違反制度的行為。定期加強工作人員的信用卡操作知識培訓,提升業務操作水平,增強對卡的識別與檢驗能力,提前預防由于操作不當而產生的風險。
在與特約商戶發展業務時,要嚴格執行商戶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和銀聯方面的相關規定,嚴格遵守特約商戶準入標準、認真做好審批流程并現場調查和定期核查。按照規范發展、綜合營銷、服務取勝的原則,在對特約商戶管理模式上采用“集中分散相結合”,即市區特約商戶劃入市行信用卡中心辦理,縣級特約商戶在縣支行信用卡管理部門辦理, 建立成熟的網絡聯絡機制、風險防控機制,從而在特約商戶方面做好信用卡風險防范工作。
強化信用卡自身防范功能,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研制新型高質量防偽信用卡,增加犯罪分子犯罪難度,并在不斷推廣信用卡現代化識別設備和裝置的同時,全面推廣有獨特風險控制系統的卡。發卡機構還應加強透支管理,控制信用卡透支額度。當持卡人透支額度超一定金額時,發卡機構應及時寄發透支通知書,告知提醒持卡人按時償還透支款項;當透支達1 個月或透支超期限者,實時派工作人員上門催收,防止呆賬壞賬形成;透支時間達3 個月,應上門找持卡人,提前訂出切實可行的償還款項計劃;透支時間達3 個月以上者和透支超限額,收回透支款項后視情況取消其用卡資格;對惡意拖欠透支款項者,可以運用法律手段追回。
目前各發卡機構在信用卡業務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市場的機遇和風險問題。規范的經營行為和良好的競爭環境是各發卡機構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基本前提,各發卡機構應聯合成立信用卡同業協會,共同發展共同規范信用卡業務發展經營。信用卡同業協會,在信用卡風險防控上,一是可以定期組織各發卡機構交流當前國內外經濟動態、經濟結構變化等對信用卡客戶的影響,共同防范持卡人欠款風險,聯合向有關部門反映信用卡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尋求政策支持,還可聯合公安部門開展防范活動,打擊惡意透支信用卡或違法的相關行為,提高社會影響力,再來,加強協會內各發卡機構的協調溝通,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防止信用卡市場上的不良不規范競爭,從而維護行業的整體利益,如對違反人民銀行等主管部門業務規定的發卡機構,應給予嚴肅處理。
綜上,隨著快速的市場經濟發展,信用卡業務熱度的逐步高漲,信用卡人數增多等導致的風險問題加大。如何做好信用卡市場的有效管理和風險防范已成為金融機構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有不斷完善良好的信用卡運營市場,加強發卡機構的管理,重點重視對客戶的債務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信用卡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1]魏鵬.后金融危機時代信用卡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信用卡,2010(07):38-44.
[2]楊華福.論信用卡風險及其防范[J].科技廣場,2004(07):6-29.
[3]王向陽.論信用卡風險管理[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6(02):42-45 .
[4]馬春峰.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運作[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155.
[5]李偉.信用卡業務井噴式發展下的風險防范[J].遼寧經濟,2008(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