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香
(鶴慶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云南大理671500)
鶴慶縣縣級農業系統有108 個在職職工,在農業局的主管下有沼氣辦、農建辦、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機監管站,蠶桑果藥站,水產技術推廣站,種子管理站,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農環站、植保質檢站、農產品安全站共10 個站所。系統工作量大而且繁瑣,專業性極強,系統財務既包括行政事業財務,又涉及單位運轉經費,項目專項資金、單位人員經費。系統內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加強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務行為,促進廉政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相關規定,結合鶴慶縣農業系統實際,對我局局屬縣級10 個站所財務管理作如下財務統管:
1.統管對象。鶴慶縣農業局局屬縣級各單位,即:鶴慶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鶴慶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鶴慶縣茶桑果藥站、鶴慶縣種子管理站、鶴慶縣農機監管站等10 個站所。縣級農業局設財務股,新增1 名統管會計,負責財務管理及會計業務工作。
2.統管原則。實行“各單位所有、農業局統管”的原則,即:在不改變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前提下,將各單位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分離,由農業局統一行使資金管理權。
1.單位各項收入一律按規定納入單位財務統一管理,統一核算,不準保留賬外公款,不準私設“小金庫”。
2.單位收取的各項資金,包括罰沒收入、預算內(外)收入、其他預算資金及往來賬款結算等,都必須使用財政部門規定使用的正規票據。
3.各單位收取的各項資金收入,必須當月結算,不得跨月結算。
1.單位各類開支,先由經手人、所在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報局長審批。
2.會議經費開支,由承辦單位于會前提出預算,經局辦公室審核后,報局長審批,凡不造預算和審批的一切會議開支,不得核報,由承辦單位或經辦人自行解決。
3.接待費。接待人員憑發票與接待單,由經辦人和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經局辦公室主任審核,報局長審批后報銷,娛樂性和夜宵發票一律不得報銷。
4.因公出差借款(或辦理公務需要借款),先填制好《公務開支借款單》,由單位出納和單位負責人證明和簽署意見,經局長審核簽字后方可辦理。借款須在出差返回(或公務辦理結束)后一周內到財務室結清賬目,過期不結者,不予辦理第二次借支;逾期一月仍不結賬者,由農業局財務室從次月工資中扣還。
5.大額款項支出在1000 元(含1000 元)以上的(包括單項現金業務支出在500 元(含500 元)以上的),需先寫出書面申請,報局辦公室審核,經局長審批后方可支出。
6.單位工資性支出,按人事局核定、財政局核發數列支。
7.屬于購買專控商品的要按規定辦理控辦審批手續;屬于基建性的支出,按基本建設管理辦法履行審批手續。
實踐證明,實施農業系統財務統管是效果顯著的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之一,是一項符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實際狀況的必然工作。其效果為:
一是財務統管后,財務統管會計由1 人擔任,各站實行報賬員,改變了原來10 個會計各自記賬的工作局面,把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從財務專業中分離出來,既符合農業技術專業需要,又符合現代財務管理規范性的實際需要。
二是加強了財務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內部財務管理機制,實現了按制度、按規定辦事。
三是改變了各單位在和相關管理部門協調時,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從而導致公共資源的嚴重浪費的局面,節約了單位運行成本。
四是改變了原來縣直單位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有些單位指標和資金都是由財政直接撥付,不通過主管部門的現象,強化了主管部門監管。
五是清理了并化解單位債權債務,理順了財務管理。統管財務后由于領導重視2010 年8 月債權債務清理后,及時向縣領導匯報后,12 月分類化解了債務139 萬元,除茶桑果藥站歷史遺留問題,無債權債務。財務統管后,借款超過5000 元,領導簽字,無新的債權債務形成。
一是財務管理人員水平有限給我們的財務統管管工作帶來不便,處于基層能有一定規模檔次的業務培訓非常難,業務知識提高、更新、創新非常緩慢。
二是農業系統工作經費少,基層面臨許多具體問題亟待解決,加大經費投入,以便我們把工作干得更好。
三是會計核報業務時間緊,資金量大,手續繁雜,業務量大,統管會計工作量非常大。
四是報賬不及時,各單位項目支出核銷單子壓著,到年底決算與做賬僅有一星期時間,本業務根本無法完成。
五是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比較滯后。2006 年到現在,辦公設備(座椅、電腦等)各單位都已更新,單老設備報廢減銷審批手續未辦,年底財政決算表報上報縣、州、省時固定資產個人擁有較大,同時時間一長,難免疏漏。
一是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局領導高度重視農業系統財務及資產管理工作,把思想認識和工作措施統一到系統財務及資產管理工作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排查,采取措施,逐一改變,進一步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突出重點,不斷完善和規范。
二是強審計監督,確保財務和資產有序、規范,安全運行。實行統管要建立健全工程項目監控制度,因基建、維修等工程項目所需要的資金量往往比較大,所以工程項目從可行性研究開始一直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必須接受全過程審計監督。對施工、工程用設備、材料的預決算要采取社會公開招投標方式,并嚴格落實到審批、采購、付款、驗收、保管、使用等工程物資的各個環節。結合本單位實際采取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監控,構筑以“防”為主的事前控制體系,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
三是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始終把握“代管”這個度,尊重各站所意愿,不侵犯各統管單位所有權和使用權,能做到正確對待和處理工作中產生的小摩擦,取得了實際成效,單位滿意、站所長滿意。
四是資產管理方面:資產是指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資產變動、報廢要符合程序,各單位要注意資產管理,固定資產到使用不成,要做好報廢處理,不用全部羅列在固定資產清單里。
五是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核算管理,加強報賬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報賬人員的業務水平。
總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要樹立財務管理與資金管理相結合,收入管理與支出管理相結合模式,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1]劉銘達《,會計學基礎》.
[2]大理白族自治州會計學會《,會計法規制度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