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玲 馮杜娟
(安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河南安陽455000)
可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是假日旅游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為假日旅游的產生提供了經濟基礎。我國五天工作日的循環休假制度和每年11 天的法定假日形成了春節、國慶兩個7 天長假和元旦、清明、國際勞動節、端午、中秋五個3 天小長假。閑暇時間保證了旅游的空間流動。休閑、旅游的生活方式漸漸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假日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最初于1972 年提出,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指旅游在長期內保持活力而不會以可能阻止其他活動和過程的方式發展,使(人或物質的)環境發生退化和改變。[1]它是在環境,社會,經濟三效合一的基礎上持續發展旅游經濟的行為。
歷經多年發展,假日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作為一種集中爆發式的旅游消費,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顯現。
從假日旅游的特征來看,假日旅游消費高度集中在有限的時間和區域中。[2]。交通、旅游景區、住宿、餐飲等的容量與規模都會對旅游供給能力產生空間物理條件的限制。旅游者集中性的假日旅游消費需求,對有限的旅游供給能力帶來極大的壓力,往往造成交通擁擠、住宿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旅游供給短缺現象嚴重。這種突出的供需矛盾極大的影響了旅游者的旅游質量,不利于假日旅游的健康發展。
假日旅游期間,旅游業的承接能力無法滿足旅游者需求。但由于擴大營業收入的內在動機,旅游企業必然放棄旅游服務的深度來換取旅游服務的廣度以獲取更多利潤。如擅自改變行程、降低交通或住宿檔次、誘導或者強制購物、減少服務等,導致旅游服務質量的下降。同時,旅游經營者傳遞虛假信息、乘機抬高價格、以次充好等不誠信交易現象也頻頻發生。旅游者被宰被騙,屢見不鮮。雖然獲益于一時,卻敗壞了行業的聲譽,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假日旅游的大多數消費需求都指向著名的名勝風景區。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多景區沒有科學確定景區承載能力,毫無限制的出售門票,導致旅游高峰期游客過多,旅游設施超負荷運載。2012 年十一長假期間,全國多地景區出現客流“井噴”現象。2012 年10 月2日,萬人滯留華山,發生游客與景區的沖突流血事件。2012 年10 月3 日,南京中山陵游客為最佳接待量10 倍。鼓浪嶼的游客也達到其最佳接待量的9 倍。全國各知名景區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量壓力,但是很少見到有景區主動發布安全預警,分流游客。景區的超負荷接待影響了旅游者的旅游質量并對旅游者產生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影響旅游消費的后續行為。
結合目前我國的國情,加強政府對于假日旅游的宏觀調控對規范假日旅游市場秩序仍然是有效的。通過結合旅游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和行業標準。在各級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機構中設立監督檢查機構,依法監督管理旅游市場。成立“全國假日旅游調控中心”,建立全國假日旅游協調制度,及早做好整體部署,增加應急應變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3]
帶薪年休假使旅游者有除了法定假日以外的自由支配時間,避免了將旅游消費集中于法定假日。這可以降低消費集中性和消費強度,達到合理分流旅游客流的作用。我國雖然已于2008 年1 月1 日實施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假期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執行力度,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研究帶薪年休假的實施細則,確保帶薪年休假落到實處。[4]
高客流量影響旅游者游覽體驗的舒適度,并給景區運營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必須科學確定旅游景區承載量,嚴格控制景區游客接待量。這就要求景區相關利益部門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避免追求短期利益。由相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確定旅游景區最高承載量,并向社會公布。在景區游客達到最高承載量時立即發布安全預警,停止售票。在城市的入口處設立電子顯示屏、路牌等,向進入城市的私家車游客發布有關景區游客量信息,供游客自主決定是否進入,以分流游客。
對旅游目的地的承載量及飽和率等信息了解不充分是造成旅游者在同一時間選擇相同目的地集聚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各地旅游行政部門必須牽頭建立旅游地游客服務信息發布系統。根據旅行社的組團信息、當地旅游部門的接待信息、旅游飯店預訂率、和機場航班等各種信息提前對旅游市場情況進行預測,并及時通過電視、網絡、媒體及時告知旅游者。合理引導游客錯峰出游,可以避免旅游企業經營操作和旅游者出游的盲目性,實現科學的管理。
目前我國旅游者的旅游消費觀念還不夠成熟。在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應摒棄從眾心理,避免跟風出行。面對集中和固定的假期時間,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收集旅游地信息,正確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行程安排,避免去游客量大的旅游景點,理智消費。
假日旅游帶給我們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因勢利導,積極妥善地處理好其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假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姜磊,莫亞波.內蒙古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研究[J].北方經濟,2010,24:72.
[2]雷秦.淺析我國假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創業月刊,2008,1:48.
[3]徐小雅.試論假日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2011,23:36.
[4]陳云.新休假制度下假日旅游市場發展研究[D].江蘇:揚州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