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給行政事業單位用于專項工程或專項事業的財政資金,并需要單獨報賬結算的資金。專項資金有三個特點:一是來源于財政或上級單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項;三是需要單獨按項目核算。財政專項資金的構成現今仍缺乏一個統一的界定,一般認為可從兩個方面來看,以支出性質來分類,專項資金包括個人部分(如專項補貼、專項獎勵等)和公用部分(如專項購置、專項修繕等);以支出用途來分類,專項資金包括基本建設支出、專項業務費、專項支出購置、專項修繕和其他專項等。
專項資金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導致某些單位在使用專項資金時隨意擴大其使用范圍,比如利用重復購置辦公用品,報銷正常工作開支等,造成資金浪費。按規定,專項資金的劃撥和使用應在會計科目中全部列入“撥入專款”中進行核算,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有部分專項資金并未納入“撥入專款”而是列入“其他應付款”中進行核算的現象,這種做法極易導致以下問題的產生:第一,專項資金由于缺少監督,會計帳目不完整,數據失真,容易出現資金長時間閑置,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二,部分劃入“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的專項資金,容易給貪污腐敗的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溫床,濫用職權便利,侵吞國家財產的案例屢見不鮮。
非專項資金比如:差旅費、食宿費、汽油費等等,這些屬于日常工作經費的非專項資金極其普遍地擠占專項資金的使用,嚴重說明了現今事業單位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
由于專項資金需要向上級部門進行申報,因此必須要對申報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與論證和針對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抓住主要矛盾,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不經過可行性分析論證,行政領導拍腦袋決策,項目直接上馬的現象比比皆是,導致出現大量重復低水平建設、豆腐渣工程等,浪費了國家大量資源。
由于專項資金類別龐雜、各單位管理不一,導致預算難以達到一致,形成規范;預算編制方法落后,尚未大規模采用最先進的零基預算法,以及預算編制僅由財務部門負責,缺少其他部門的合作,難以制作出符合單位工作實際的科學的預算。
事業單位行政領導對財務管理重要性意識缺乏,對成本控制和資本運作的觀念淡薄,專項資金的使用沒有得到嚴格的控制,缺少必要的監督控制機制和績效評價體系,導致資金使用粗放、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浪費和資金超支等問題。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制定統一的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防止出現隨意擴大適用范圍,進行重復購買導致資金浪費的行為。專項資金應全部納入“撥入專款”科目核算,嚴格會計科目的使用,在會計核算中做到專款專用,防止出現資金浪費和腐敗現象。
適當擴大工作經費的下撥,防止日常工作費用擠占專項資金。事業單位行政工作人員要加強自律,真正做到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項目申報前要實事求是,認真考察本單位實際工作情況。堅持集體決策的原則,做到科學合理,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
預算包括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因此預算時必須統計預算外資金以獲得更為全面完整的預算結果和統計數據;預算編制要加快普及零基預算法,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提升預算的科學性水平和精細化水平;加強對預算編制的控制,堅持實事求是,根據單位現實實際情況和短長期發展規劃來編制預算;預算編制不能僅僅局限于財務部門,各部門應共同參與,通力合作,財務部門綜合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將財政資金的預算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
事業單位領導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建立健全的專項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監督審查專項資金的運作,嚴格成本控制,引進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率,避免資金浪費。根據專項資金的不同投向來制定合理合適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采用定期考核與不定期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在事前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論證,在事中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規范性合理性分析,防止出現貪污、挪用等行為,在事后要對項目成果進行績效考評獎懲,同時做到考評標準合理,考評過程公正,考評結果公開,獎懲制度合理,獎懲力度適當,獎懲目的明確。
只要明確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將專項資金納入“撥入專款”、適當擴大工作經費的下撥、項目申報要事實求是,科學合理、完善專項資金預算管理、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等措施的有力實施,解決好現今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那么專項資金作為國家調配公共資源,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的作用將越發明顯。
[1]童潔.完善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1(11).
[2]劉必忠.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綠色財會,2011(11).
[3]李明亮.加強財政農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思考[J].現代營銷,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