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雪
(重慶銀行風險管理部,重慶 400010)
所謂銀行重要崗位,是指在銀行經營管理活動中,其工作不可或缺、有明顯的風險點,工作狀況直接和銀行的經營效益、經營目標、經營風險、市場拓展、社會形象等相聯系的崗位。按照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劃分,銀行重要崗位可以劃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
首先是“權力型”重要崗位,包括銀行各級領導干部崗位和有關涉及“權、錢、人、事”管理的工作崗位都屬此類。主要有營業機構的負責人和有管理職能的各級負責人。
其次是“操作型”重要崗位,主要適用于涉及授信業務、柜臺業務、資金業務、中間業務等風險關鍵控制點的崗位,包括:綜合柜員、會計、事后監督、信貸管理、中間業務批處理、資金調撥以及結算崗位人員(包括票據交換崗位、內部往來崗位人員及印、押、證崗位人員)、出納崗位人員(收款員、復核員)、金庫管理員(金庫、秘鑰保管員)等。
最后是“督查型”重要崗位,是指對“權、錢、人、事”負有監督職責的崗位。“督查型”重要崗位的風險點在于瀆職失位、對違紀違規問題視而不見或處而不力等方面。
崗位輪換是崗位管理控制的有效方式,是根據風險控制工作需要,有計劃的安排關鍵崗位工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調換工作崗位的一種制度安排。現階段,銀行經濟案件時有發生。這其中內部作案造成損失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其原因除了制度堅持不夠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員長期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使犯罪分子有機可乘,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崗位輪換可以為各項工作提供一個監督制約機制,某崗位職責完成的怎么樣,有無缺點和漏洞,至少可以有另外一個人可以評定。為此,對一些重要的、易發案件的崗位實行崗位輪換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經濟案件的發生。雖然崗位輪換在防范案件發生,提升員工素質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重要崗位輪崗的實施過程中,仍然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其一,頻繁崗位輪換易導致短期行為。輪崗的年限較短,基層營業網點的負責人頻繁變化,不利于針對營業網點的一些改革措施的持續推進和有效落實,降低了基層營業機構對周邊環境和市場的快速適應能力和服務能力。更有可能因為營業機構負責人可能會追求短期績效而忽視長遠發展,引起的機構人員冗余,人員效率和機構競爭能力下降。對有些柜面、會計等人員來說,定期崗位輪崗有可能形成工作不認真,敷衍的習慣,容易養成責任心降低的壞毛病,時間久了也容易形成短期行為。這些短期行為對于機構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其二,降低短期工作效率,容易誘發投機心理。員工在一個重要崗位上工作幾年后,也已經熟練掌握本崗位相關的業務知識、技能和業務操作規程,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但走到新的環境新的工作崗位,新舊工作需交接,新工作環境和崗位為需熟悉和學習,新的工作關系也要重新建立,這些都會使短期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從事一定崗位上的工作,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和不滿,若有定期輪換,員工有可能寄望于更換崗位來解決一切問題而非主動克服工作中的難題,在本職崗位上有可能三心二意,甚至采取投機取巧的方式來達到“流動”的目的。
其三,輪崗中交接不清、人員素質不足等可能引發新的操作風險。定期的崗位輪換會出現頻繁的工作交接,當出現交接不清,如資料不全,操作方法、客戶溝通等方面工作不清楚不明了,都會影響工作效率。再如會計、財務、聯行、結算工作專業性較強,對會計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會計人員必須對會計法律法規及相關操作規程等有一個全面和熟練的掌握,才能勝任會計崗位。同時,會計工作又是項連續性和經驗型較強的工作,由于會計業務長期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地吸收,因此要熟悉該項工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其他部門人員如果輪換到會計崗位上,容易因業務不熟練和缺少工作經驗而造成工作失誤,從而導致新的操作風險的產生。
其四,崗位性質、待遇等差異性影響崗位輪換的工作效果。現在大部分商業銀行推行的薪酬分配辦法突出與單位和個人業績掛鉤,受經濟利益驅動,基層經營機構效益好的員工不愿到效益差的機構去工作,而效益不好的機構的人員很有可能希望抓住輪崗的機會到效益好的基層經營機構,而不是努力工作改變原來基層經營機構的效益現狀。另外,由于不同工作崗位的性質不一樣, 往往形成了各崗位之間的工作條件、工作量的不同, 使員工也形成了一些好崗位和差崗位的觀念, 這給崗位輪換的有序進行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強制休假也是銀行對重要崗位員工進行崗位管理控制的必要方式, 是防范人員風險、道德風險,完善內部控制的重要制度,是對崗位輪換的重要補充。主要是指根據風險控制工作需要,在不事先征求本人意見和不提前告知本人的情況下,臨時強制要求關鍵崗位人員在規定期限內休假并暫停行使職權,同時對其進行離崗審計的一種制度安排。
從頻率上看,強制休假可是常規性的,也可以是觸發性的。常規性主要體現在對崗位輪換的補充作用的正常強制休假。對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實行崗位輪換的部分營業機構負責人以及其他關鍵崗位人員,要定期、不定期地對該類員工進行常規性的強制休假。觸發性主要體現在因為重要崗位員工觸發某一事件,如經檢查或舉報發現業務操作中存在重大違規隱患的,個人思想情緒波動較大、神情恍惚、行為異常等,或者家庭、婚姻遭受重大變故或直系親屬投資經商出現巨額虧損、倒閉破產等情形的,必須對相關重要崗位的員工進行強制休假,以防范操作風險案件的發生。
從覆蓋面看,既包括基層經營機構的負責人,也有各業務條線、環節上的重要崗位人員。強制休假是手段較為靈活的內控措施,強制休假的對象既包括前臺柜員崗、會計授權崗、委派會計主管等重要崗位,也包括基層經營機構的負責人。基層經營機構負責人和委派會計強制休假由總行稽核、會計結算等部門按相關規定統一實施并承擔組織責任,各分支機構各關鍵崗位員工強制休假由相關機構自行實施并承擔組織責任。通過重要崗位全覆蓋進行頂崗檢查,規避和防范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從后續措施上看,有稽核檢查,也有臨時性工作交接,重點是稽核檢查。強制休假的核心是通過工作的臨時性移交、稽核檢查,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隱患。稽核檢查和報告時強制休假制度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在強制休假期間,由審計人員或替崗人員對休假人員所在崗位進行業務檢查。強制休假人員按有關規定辦理與代職人員的交接手續并限期離崗,未經許可,強制休假人員在強制休假期間暫停行使其職權,不得返回工作崗位,也不得向銀行內其他人員發出任何工作指令或處理有關工作。強制休假人員在休假期滿后,須按時返回崗位并與替崗人員辦理交接手續。
對強制休假人員審計或業務檢查中如發現有重大問題,審計人員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并提交審計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審計對象應負的責任,處理意見或建議等。
經濟責任審計存在多種表現形式,按被審計人的審計階段和審計目的可以分為離任審計、任前審計、任中審計等。除以上形式外,一些商業銀行為了加強關鍵崗位人員的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已開始擴大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嘗試實施了強制休假離崗審計工作。這一審計模式主要適用于具體承辦業務的關鍵崗位人員,主要指各級機構在安排關鍵崗位人員強制休假期間,組織對其履行崗位職責、經營管理活動既業務操作的合規性等情況實施審計的行為。
當前,在關鍵崗位人員強制休假離崗審計這一較為特殊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其一,關鍵崗位人員強制休假離崗審計的對象較多,涉及范圍廣,審計工作量大。一家內控嚴密的商業銀行,設置的關鍵崗位通常較多,從事關鍵崗位人員也相對較多。除了各分支機構負責人以及各部門負責人、各分支機構科室負責人以外,還有運營類、風控類、營銷類等多個不同類型的關鍵崗位,客觀上導致審計對象的多樣化。
其二,關鍵崗位人員強制休假離崗審計缺少統一、有效的評價指標,審計質量較難把握。由于商業銀行關鍵崗位人員一般分為各分支機構承擔管理責任的人員和承擔業務經辦直接責任的崗位人員兩類。前一類人員的離崗審計即是傳統的經濟責任審計,其審計內容、范圍、評價指標等均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審計工作可以按圖索驥,能夠較好的把握審計質量。后一種類型即為重點探討的適用強制休假離崗審計的關鍵崗位人員。這類人員眾多,涉及營銷、運營、操作等不同工種,對于這類人員的審計還未能形成統一的審計評價指標,也沒有相對標準化的審計模式,對審計質量不易把握。例如對客戶經理的審計、對大堂值班經理的審計,除對其履職情況進行了解外,很難找到其他評判標準,再加上商業銀行崗位設置和崗位職責未能完全標準化的情況下,審計工作更難以規范。
其三,基層審計人員素質、力量較為薄弱。當前,大部分商業銀行的審計工作基本采用“分層審計,下查一級”的模式。對關鍵崗位人員的審計一般以承擔較多經營任務的基層支行開展。由于要承擔各類經營任務,支行審計人員的數量和素質一般較難得到保證,獨立性也相對較弱、缺乏專業審計人員,從而給基層支行的關鍵崗位人員離崗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崗位輪換、強制休假以及離崗審計是重要崗位管理最為重要的三大措施,同時三大措施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輔助的三類配套措施,案防工作的實際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除此之外,重大事項報告、重要崗位員工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也是案件防控的重要輔助措施。
在滿足監管關于關鍵崗位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案件風險的目標下,綜合實施輪崗輪調、強制休假、離崗審計、重大事項報告等各類配套措施,提高案防工作的有效性。
其一,建立統一、規范的銀行各管理層級重要崗位的管理政策,內容應包含重要崗位的識別標準、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崗位管理的各類配套措施及其適應范圍、管理流程等,實現關鍵崗位統一集中化管理。建立各層級、各條線、分支機構的重要崗位管理辦法,并對崗位輪調、強制休假、離崗審計、重大事項報告等事項作出明確規定,重點關注各項內控措施的協調性和匹配性。
此外,在整體重要崗位管理政策之下,結合商業銀行運營管理實際,在實施崗位輪換前,應統籌制定年度重要崗位和強制休假計劃,根據實際情況在一定的范圍內開展,做好人員儲備,在保持會計隊伍的相對穩定和會計工作的正常秩序的情況下,發揮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這一內控有效手段,防范案件風險。
其二,完善關鍵崗位設置,建立標準化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一方面對銀行的所有崗位進行梳理,制定統一的崗位職責,明確工作內容和要求,并梳理關鍵崗位操作過程中的風險點,將關鍵崗位的工作流程標準化,以流程圖的形式進行固化,這樣有助于崗位人員依章辦事,保持全行相同崗位職責、操作、風險控制的統一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審計人員則按照標準化工作職責和操作流程對關鍵崗位人員的履職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并對相應風險點的控制情況進行審計分析,從而保障審計規范,提高審計質量。
其三,強抓重要崗位管理政策的落實,執行關鍵崗位輪換制度規定,堅決杜絕因輪崗不及時,因長期從事高風險的固定崗位, 而導致一些重大經濟案件的發生。同時根據銀行的實際情況,制定關鍵崗位輪換制度的細則,最小化崗位輪換的消極影響。當崗位輪換措施不能及時采用,要及時輔助以強制休假和離崗審計,降低案件發生的可能。待輪崗條件成熟后,堅決執行關鍵崗位輪換制度規定。
其四,強化對重要崗位管理政策落實的監督,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重要崗位的管理政策實際落實的情況怎么樣,存在哪些反饋的意見,這些都需要通過強化對重要崗位管理政策落實的監督工作來實現。通過定期對政策的落實情況的監督和評價,掌握政策的落實情況和效果,及時解決和糾正政策以及管理辦法落實中出現的問題,推動管理政策在銀行落到實處。
其五,建立重要崗位的相關統計指標,并通過重要崗位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重要崗位的相關統計指標,包括已經識別的重要崗位、已建立上崗標準的重要崗位以及各條線內控措施的實施情況。通過將這些統計指標嵌入到重要崗位人員管理信息系統中,這一系統還應該包括的主要功能有:重要崗位管理、重要崗位員工基本信息管理、重要崗位員工崗位輪換、強制休假、預警信息、輪換、強制休假信息查詢以及報表等。通過該信息系統,實現對全行重要崗位的統籌管理。如查詢功能中提出能夠查詢重要崗位員工輪崗后的去向,一是調動的員工,何時調到何機構、何部門、從事何崗位工作,原重要崗位由何人接任;二是部門內部調整崗位的,調整后原重要崗位員工現在從事何崗位,原重要崗位由何人接任;三是客戶經理調整客戶的,調整后客戶經理現在分管何客戶,原客戶由何人接任分管。通過對銀行重要崗位的信息化管理,做到重要崗位管理準確、及時、全面和有效。
[1]王秀頎.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內控機制建設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3(04).
[2]伍洪濤.對國有商業銀行崗位輪換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 科技經濟市場,2007(01).
[3]金暉.試論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崗位管理體系改革[J]. 金融論壇,2008(03).
[4]傅竹生.基層央行實行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的現狀、難點及對策[J]. 武漢金融,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