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亮
(喀什師范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6)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教育體制不斷的深入改革,高等教育發展很快,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雖然高校的經濟來源渠道多樣化,但客觀上要求高校對財務進行嚴格管理,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精細化管理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分工精細化在管理領域的體現,更是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為提高競爭力,獲得更多利潤而調整運營的方法。總之,精細化管理就是工作態度和科學化的工作流程有機結合,其目標是盡量減少管理資源的使用,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其特點表現如下:
精細化管理是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的核心,企業需要運用科學量化的標準、易操作的核心技術、以及根據工作流程制定的管理策略等引導企業迅速發展。
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在于:企業能夠準確的計算出財務數據,制定出準確的工作方法,正確的把握服務、產品質量信息,準確找出管理缺陷等,從而提高企事業單位的行業競爭力,創建其品牌形象。
企事業單位各部門分工明確,管理和服務分化,特別是執行的操作要細化到每件事、每個人。對于前后工序有協作的部門應精密配合,通過合作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精細化管理體現了嚴謹、認真的理念。它崇尚規則,嚴格按照制度、標準對企業的運行進行預測,排斥依靠機遇、個人進行資源配置,從而減少了預算偏差,使企業的管理實現了由粗放型向科學型轉變。
精細化管理通過細化過程的方法,降低管理的執行偏差。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的運用,是因為國家的高校教育投入不斷增多。此外,高校的預算管理還存在著管理粗放的問題,對此高校需要對財務進行有效精細化的管理。下面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說明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原因。
近年來,高校的教育經費雖然持續增加,但國家的教育投入仍遠低于高校教育經費的需求,對此問題,國家許諾將國內生產總值的4%用于教育支出,這表明了政府堅決發展教育的態度和決心。而隨著教育經費的增多,需要高校做好財務預算管理,以合理有效的利用資金,這成為高校預算實現精細化的必要性。
現今,我國高校教育經費的籌集實現了政府撥款和學校自主籌資相結合。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如:有些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缺乏先進理念的指導,采用粗放的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意識淺薄,不考慮學校的長遠發展的問題;由于預算管理觀念陳舊,導致預算目標不明確,出現高校的戰略目標與實際脫節的問題;高校財務預算還存在著預算編制方法落后、內容不完整的問題,使得預算不能準確反映高校資金的收入、支出情況;高校預算管理最薄弱的環節是預算的執行,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控制體系,使得預算往往流于形式。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反映了高校經過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取得收入的過程,也反映了高校財務的支出計劃。因此,高校應施行精細化管理,以確保收支平衡,合理分配資源。下面對如何實現高校預算管理的精細化進行簡單的分析。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的科學化,是指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科學的方法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解決管理中的問題。預算管理的精細化則是將管理目標、責任分解細化,不忽略管理中存在的細節問題。事實上,只有將精細化與科學化的管理理念相結合,才能徹底擺脫陳舊的管理觀念,消除預算工作中的錯誤認識,實現高校長久的發展規劃。此外,高校也要借鑒企業的管理理念,樹立自主理財的責任意識,使得學校發展既能與時俱進又能提高辦學的效益。依托這些精細化、科學化的預算管理觀念,能為解決高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正確的方向引導。
高校財務預算管理要制定出科學的管理目標,需要對高校的不同類型進行分析,以制定出符合實際的管理目標。具體步驟表現在:首先,學校的管理層要對各學院的學科建設、教學特點進行深入研究,綜合考慮學校的實力,明確學校的定位,以實現特色辦學。其次,高校應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制定出符合高校發展特色的戰略目標,并將其進一步細化,如:制定出學校全面、持續發展的規劃。最后,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科學地制定出預算管理目標。
高校預算編制方法向規范化、科學化轉變,就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最適合的編制預算。預算編制通過建立起有效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精細化的財務管理。由于編制預算的時間短,高校難以制定出全面合理的財務預算,所以應提前進行預算編制,這樣才能實現預算的精細化,提高預算管理的全面性。
高校強化對預算的執行,應建立符合高校實際情況、全面有效的監督機制和控制制度,以實現財務預算的剛性執行。學校各部門自覺依據預算分配支出,不隨意追加預算。同時建立財務信息公開平臺,促進預算資金的精細化管理。
總之,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應建立一套精細化的管理理念,將預算與資產管理相結合,逐步實現精細化的預算管理,以實現資金的合理配置。
[1]趙善慶. 高校財務預算應做到精細化管理[J].財會月刊,2011(02).
[2]秦弋雯. 淺議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3(01).
[3]陳軍. 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