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和
(中國人民銀行永勝縣支行,云南 麗江 674000)
隨著人民銀行縣支行事后監督、內審職能的上收,縣支行紀檢監察部門承擔著縣支行同級監督的職責。近年來,縣支行紀檢監察部門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完善和加強縣支行同級監督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內部管理和風險案件的防范。但是,隨著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的不斷深化,根據目前縣支行同級監督的現狀,按照崗位整合的要求,支行監察室與辦公室合處辦公,明確一名股級干部任監察室主任負責辦理紀檢監察的具體工作,同時明確一名副行長兼紀檢組長,分管監察室的工作。縣支行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亟待探索和完善。
一是對加強縣支行同級監督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認識不夠。重業務操作,輕風險防范,導致部分職工不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風險防范意識弱化。二是部門的工作受上級行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縣支行行政的日常管理,不會存在什么問題,錯誤地認為紀檢監察部門的同級監督檢查工作沒有必要。三是紀檢監察干部礙于情面和涉及個人利益,僅是為了應付上級而進行一些無關痛癢的檢查或僅對檢查中的小問題進行通報批評,導致紀檢監察部門同級監督流于形式。
有效行使紀檢監察部門的同級監督職能,需要紀檢監察干部有較高的工作責任心、事業心和較強的綜合能力及洞察力。縣支行人員年齡老化嚴重,且大部分職工在同一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十年,對工作會產生厭倦和懶散的現象。實施同級監督中在傳統觀念、感情、人情上難以打破情面而做到認真檢查、公正處理,從而難以實現再監督的目的。影響了同級監督檢查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進而制約了同級監督檢查作用的有效發揮。
一是縣支行通過紀檢監察部門開展同級日常性監督檢查工作時,支行紀檢監察部門在履行對黨內監督的職責時,因人員少和工作范圍的不同,僅履行了部分行政監察的職能。二是縣支行紀檢監察人員均是一人身兼數職的兼職人員,且人員變動頻繁,在剛性工作與彈性工作發生時間沖突時,作為具有一定彈性的內部同級監督工作必然讓位于剛性工作,同時應付上級行檢查的狀態。三是縣支行紀檢監察部門雖然承擔著同級監督檢查的職能,但仍然在縣支行黨組的統一領導下,是監督者,同時也是被監督者,且個人工資關系、福利待遇等與支行的榮辱息息相關。四是紀檢監察監督重點監督內容有廣度無深度,針對性不強、重點不突出。在監督檢查事實評價時,觸及的重點問題不多,未揭露問題的實質和風險。五是由于受到條件、人員等諸多因素限制,難以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實現現場與非現場監督檢查相結合,監督質量很難保證,影響監督效能的發揮。
一是監督人員都是“一家人”,對監督結果的處理多是批評教育、自查整改,或象征性地給予經濟處罰,減弱了內部監督的威懾作用,直接影響了監督效果,不利于從源頭上根除風險隱患。二是監督人員往往只是進行了同級監督檢查,忽視處理、整改階段的后續跟蹤落實不到位,屢查屢犯現象時有發生。三是現行體制下,縣支行紀檢監察部門缺乏獨立的處理權,且責任追究條款不具體,沒有處罰的統一標準,對問題的責任追究往往就不到位。
一是通過宣傳教育使干部職工從防范金融風險的戰略高度認識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監督部門與被監督部門切實建立起監督與被監督的和諧工作關系,把同級監督視為加強縣支行監督機制建設的有力武器,給予充分重視和有力支持。二是紀檢監察人員作為監督者和被領導者,應找準自己的位置,加強溝通協作,定期向黨組匯報監督檢查情況,達成共識,以贏得黨組的支持和理解,確保同級監督工作得到支持和配合,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同級監督的作用。
一是利用立足崗位練兵和選送外出培訓等方式,加強紀檢監察干部的培訓,以利于貼近業務實施深入、有效的監督。二是以檢查帶訓形式,把紀檢監察干部組合在一起,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討,提高紀檢監察干部實戰經驗和業務素質。三是加強全行職工樹立自覺接受監督、認真遵守規章制度及法律法規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的培訓,確保內控和風險防范工作的貫徹落實,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預防。
充分發揮同級監督“實時防火墻”的作用,變事后、靜態監督為主的方式轉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的動態、系統監督為主的監督方式。在縣支行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長效性、分層次、責任明確的監督機制。一是按照支行現有的股室結構,在各部門明確一名人員,并實施本部門的監督工作。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和交流各部門在監督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針對存在問題及時探討整改措施和方法。三是建立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各部門在日常的監督工作中發現的重大風險隱患問題,要及時向監察室反饋,以便及時排除風險隱患。
從近年來縣級支行存在的問題看,均與縣級支行內部監督流于形式有直接關系。這就要求支行發揮好同級監督的效能,支行紀檢監察干部要在全面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確定各階段的監督重點,圍繞重點有的放矢地開展監督工作。一是突出對制度執行的監督。重點看被監督部門制度執行情況、有無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情況。二是突出對人的行為監督。重點對要害崗位、風險部門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特別是“八小時”之外的監督,看其有無亂交不良人員行為,有無經商辦企業、炒股、買彩票、過渡負債等異常行為,杜絕發生風險案件。三是突出源頭監督。主要是對“人、權、錢、物”等容易誘發風險案件的環節進行重點監督,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充分發揮好監督的前瞻性和預防性。
一是緊密結合縣支行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處罰實施辦法,提高處罰額度,并與部門考核、個人年終考核結合起來,從而使其被動接受監督轉變為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二是中支紀檢監察、內審、相關業務部門采取對縣支行進行全面再監督檢查,對屢查屢犯現象嚴肅處理,對紀檢監察同級監督失職、瀆職行為進行問責,防止縣支行監督工作不到位、監督質量不高,切實樹立同級監督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