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峰
(河南省新鄉市人民公園,河南 新鄉 453000)
金融危機是全球面臨的巨大問題,給全球的經濟發展都造成了影響,中國也在這次危機中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導致經濟增長的快速下滑,同時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導致經濟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有效地應對這一影響,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來應對,擴大內需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為了擴大內需,政府向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作為擴大內需的動力,許多為擴大內需而修建的建筑項目都與城市密切聯系,由于建設的任務比較緊迫,所以擴大內需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擴大內需也給城市的規劃和科學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城市的發展中存在著許多矛盾,這些矛盾的出現是由于我國的城市的經濟結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社會和空間結構也都有不足之處。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應該首先解決城市空間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離不開對城市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其次,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也會對城市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調整產生一定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許多城市發展中存在著公共產品不足的現象,這就說明城市的結構性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在擴大內需的任務中,許多都強調對城市的結構進行調整,這就給城市的發展在空間和結構上帶來一定的機遇,所以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牢牢把握這一機遇,從而促進城市的發展。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對住房的投入比較大,目的是為了改善城市住房的供應結構,通過這種形式來體現政府的政策。在許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要做好對城市的整體規劃,并檢驗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城市住房的政策方面,體現出城市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國家在對城市進行住房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量,還要加強對住房的布局設計,解決相關的問題,落實好每一個城市建設項目。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對城市土地的狀況、城市的土地數量、城市土地的分布和城市住房的規劃質量等問題進行分析。在推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發揮市場的巨大作用,做好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工作,同時要確保國家在建設中運用一定的宏觀調控手段,這樣才能使城市建設得到一定的保證。在城市的建設中,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給城市規劃中的公共政策性質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國許多城市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都堅持公共政策的要求來進行,這就使城市規劃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提高了現有工作的主動性。但某些城市的房地產行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給城市建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隨著我國土地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房地產市場的變動,城市政府的土地收益正處于下滑趨勢,這種情況就要求地方政府和國家要對相關的機制進行調整,在機制調整的過程中,要對城市的規劃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并積極的應對這些問題。
在對城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城市污染的治理工作,有許多城市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忽視對污染的治理,嚴重的影響了城市的整體形象,這都是城市建設中的結構性問題。在國家加強對城市結構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城市結構的調整。城市規劃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并用一定的規劃作為基礎保證。由于現在的許多城市建設項目都屬于非盈利項目,都是政府投資興建的項目,所以在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保證其用地條件和建設條件。
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一些城市加強了對軌道交通方面的建設工作,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軌道建設是一項工程量大、投資多、技術復雜、工程質量高的工程,軌道建設對城市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軌道的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市交通的發展,是國家和政府比較重視的一項工作。在軌道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項目的安全性、項目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由于在個別軌道建設中曾經出現過較嚴重的工程問題,所以現有的軌道建設方面,國家在擴大內需的前提下,要保證建設的速度和質量達到高度一致的原則。鐵路、公路和機場的建設也是城市擴大內需的主要途徑,這些方面的建設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情況,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建設過程中應該對城市規劃進行綜合協調。在對城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因該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城市的規劃建設,也要保證實施建設的整體質量。
從時間的角度考慮,我國有關城市建設的工作已經開始進行,部分工作已經投入安排中,這是對城市規劃的一次重要檢查。城市規劃中以往積累的經驗和準備,在新一輪的城市建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由于城市規劃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城市規劃可以作為政府的決策的參考標準。
擴大內需不僅給城市帶來了挑戰,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有許多建設任務,其中包括農村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了促進城市和農村經濟的共同發展,要對城鄉進行統籌規劃,使雙方能夠協調發展。將城市中已有的基礎設施延伸到農村的建設中去,加強對農村道路、排水、供水方面的建設,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環境。使城鄉在公共服務方面都能有所提高,進而完善城鄉的統籌規劃,這就給城鄉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突出政府的政策性要求。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應該維護各方面的利益,并體現一定的公共政策。在規劃工程中,不僅要對項目進行簡單的設計,而且要明確各個項目的性質。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注意減緩貧富分化問題,構建和諧的居住環境,這樣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一定的條件。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應該將原有的政策性轉向政策技術綜合型,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市場和政府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具有長期性,需要我們在城市建設中對其進行妥善處理。市場經濟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而經濟體制改革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前提。市場在發展過程中,不能缺少的就是政府的調控,發展市場經濟要以國家的宏觀調控為前提,加強國家對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管理。在對市場進行調控的過程中,應該大力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城市規劃就是國家對城市發展進行有效調控的重要手段,是市場經濟前提下,國家給城市規劃進行的科學定位。在以后的國家政策中,要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和調控,完善相應的調控機制,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控制制度。在擴大內需的前提下,城市建設要發揮城市規劃的巨大作用。
由于經濟問題的影響,我國部分出外務工的人員出現了失業的情況。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應該增加大量的非農就業崗位,如果就業問題沒有解決,會直接影響到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城市化問題不單單只是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問題,更主要的是經濟問題,在城市化建設中應該主要增加非農產業的就業崗位,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矛盾。所以說,在城市化發展中起到帶頭作用的不是城市規劃,而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相關的經濟政策。在城市化過程中,非農產業和城市的布局是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城市規劃能有效的引導城市化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引導因素。經濟危機給我國帶來深刻的教訓,證明我國的城市化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這就說明我國在城市化過程中還有存在著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等問題。
在擴大內需的前提下,要將城鄉發展和促進就業結合起來。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解決就業問題,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保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是促進就業的主要方式,民營經濟的發展可以為國家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經濟困難。在我國城鄉規劃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強化縣域經濟,這樣既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也能將城市和農村建設合理進行統籌和規劃,進而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如果能合理的將這些問題妥善處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業崗位,解決大部分人員的工作問題,能夠將城市的結構調整、經濟所有制調整和社會結構的調整結合在一起。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規劃者應該提高自身的意識,將規劃工作做好,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我國的城市發展建設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有利于我國城市的發展,也能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從而解決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文通在擴大內需的背景下,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并對城市建設進行一系列的思考,提出了在擴大內需的條件下應該處理好的幾方面關系。這不僅有利于城市的建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發展,還能為構建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這一問題的思考為今后國家和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1]龔敏,李文溥.論擴大內需政策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J].東南學術,2009(1).
[2]韓克勇.我國擴大內需政策效應分析及建議[J].經濟問題,2005(8).
[3]郭春麗.我國內需率下降的成因及建立擴大內需長效機制的思路[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9).
[4]洪銀興.信用經濟、虛擬資本和擴大內需[J].經濟學家,2002(4).
[5]史明霞.當前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實現途徑[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9(3).
[6]魯國強.中國經濟:以擴大內需為基本發展路徑[J].理論探討.2011(5).
[7]祝合良,李曉慧.擴大內需與我國流通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12).
[8]肖海靜.擴大內需的影響因素及路徑選擇[J].學術交流,2011(11).
[9]趙萍.擴大消費中共面臨四大挑戰[J].商場現代化,2011(25).
[10]王詠.擴大內需的宏觀政策選擇[J].求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