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容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利用自己的職業經驗和專業知識,根據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按照會計準則、制度的要求,對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日常會計事項的處理和應采取的方法、原則、程序等方面進行選擇與判斷過程,它是一種能力。
權衡性、主觀性、目標性都是會計職業判斷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所表現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所導致的結果就會因為不同的判斷而大相徑庭。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卻給予會計人員更多的選擇判斷空間,因此,會計職業判斷的優劣與否就顯得特別的關鍵。
會計職業準則的彈性空間決定著判斷的空間,關鍵是指導具體原則時要落到實處,規范要更加細致,這兩點很重要。這次發布的新會計準則新增了不少具體準則,具體包括有:套期保值、股份支付、資產減值、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企業年金基金、石油天然氣開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等。這些準則把會計規范的空白填補了不少,不過同時也加大了會計準則的技術難度系數和會計的自由裁量權,所以,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影響著企業:何種會計政策適合企業,如何使利潤更真實,何種資產計量更有效等等。
會計處理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就是會計核算原則,會計業務的處理有賴于會計原則的指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影響著每一個具體環節。當固定資產以融資租入的方式實施時,就相當于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了。從經濟上看,承租人無疑已承擔了和這項固定資產有關的風險和收益,完全符合會計準則對資產的定義,那么會計核算時承租人就可以將其當作自有固定資產;但從法律角度看,因為并未轉移固定資產所有權,所以承租人又不可以把它當作自有固定資產去核算。具體怎樣操作,都只能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采用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和遵循的具體原則。因為企業存在特殊性,客觀經濟也有復雜性,企業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同一經濟事項可靈活采用會計處理方法。選用多種方法的標準會計準則沒有明確規定,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等都可以作為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會計人員應根據實際靈活選擇會計處理方法,這樣才能把企業經營狀況通過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出來,當然,這些都必須依靠會計人員本身的職業判斷。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分析近期可利用的信息的基礎上對未定結果的事項或交易進行的判斷。在整個計量、認定的程序中,如果在冊的事項或交易是屬于未定結果的范圍內,那么會計人員不得不依據自己的職業判斷和經驗對這些尚在延續中的內容估計入賬。如企業應于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但并沒有明確規定計提比例,判斷可能發生多少壞賬還要結合債務單位當前的還債能力并根據歷史資料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企業整體狀況的公允表達受計提比例的影響,因此會計人員的正確判斷是關鍵。
顯而易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影響著新會計準則預期的效果和目的,這也是新會計準則對職業判斷提出的更高要求。
實現與國際會計的趨同和協調是我國會計改革的最終目標,會計工作由會計準則指導。會計準則的選擇空間一般較大,因此,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必須有較高水平,對明確規定的業務能熟練處理,未明確規定的業務或規定不明的也能合理判斷。我國在長期的會計實踐中,會計行為的規范一直依靠行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的會計制度是會計人員作簡單的是非判斷的標準。因此,會計人員缺乏獨立判斷的能力,遇到復雜的會計實務時,他們并不善于運用職業判斷去處理。
會計人員要適應新形勢,首先觀念要轉變,緊跟改革的步伐,重新認識會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拋棄簡單是非判斷的舊習,職業判斷意識要努力提高。
會計人員要做好職業判斷,需要會計人員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前途是掌握專業的基礎知識,提高適應復雜多變的會計環境的能力。要形成職業判斷能力并不斷提高,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會計處理的機會,要不斷地積累經驗,可以通過總結、判斷、分析、綜合等方法持續訓練。
會計的職業判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很高。一直以來,會計制度中會計核算工作的運作空間不大,受制度的約束會計人員沒有發揮的余地,賬面數字的錯誤是會計錯誤的主要表現。不過,新的會計制度準則為會計職業判斷提供了空間,企業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對許多會計的核算處理只作了原則性要求。會計行業比較特殊,真實公允是它的基本原則,如果會計人員的道德不過關,就會出現欺詐等危害行為,而且這些行為的隱蔽性會越來越強,難以察覺,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會計人員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每個從業人員都應做到不做假賬,廉潔自律,客觀公正,誠實守信,正確規范自己的行為。
[1]陳君.新會計準則對會計職業判斷的新要求[J].時代經貿,2009,(1).
[2]倪小玲.提升會計職業判斷力的途徑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