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物流金融最早是由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鄒小!、唐元琦(2004)提出的“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的概念。之后發展到“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這是目前為止被物流界普遍認可的定義。
1.增強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力
其一,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物流金融能為其帶來新的利潤。物流企業不僅可以通過向中小企業提供物流金融服務來收取手續費獲取利潤,還可以從提供物流金融服務中所產生的貨幣時間價值而獲取利潤。其二,物流金融中的保險服務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風險能力。
2.增強非物流企業綜合實力
對企業來說,物流金融監管融資可以解決貸款問題,是獲取資金和服務的重要途徑。充分利用金融和物流業的服務擴大規模,降低融資成本。使企業專于自己的核心產業,將非核心的業務外包給第三方處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運作一體化。
由于我國的物流金融業務才剛起步發展,物流企業通過開展物流金融業務能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和較高的利潤率,但是在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使物流金融業務的發展受到制約。
主要是由市場需求變化引起的質物價格波動和金融匯率變化引起的質押物變現能力改變等庫存質押物的保值能力改變而引起的風險。因此開展物流金融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質押物的價值評估。通常商品的市場價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波動性的。尤其是當商品價格發生波動較大時,就會導致借款人無法按時償還借款,而通過變賣或拍賣該質物的價款就有可能不能償付銀行所有貸款,給銀行帶來損失。那么物流企業作為質物價值評估機構就要承擔評估不當的風險,其與銀行的合作關系必會受到影響。
物流企業目前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最普遍的是現貨質押,一般物流企業監管貨物是將貨物質押后不再變動,直到質押期滿才放貨,但這種靜態的情況在實際操作中是很少的。因為企業的生產是不會中斷的,所以原材料的采購、出貨、提貨都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是一種動態變化。因此質押物就是處于不斷的進出庫過程中,而物流企業的監管模式仍采取傳統模式的話,就可能給質押物帶來損毀和差錯。同時隨著物流金融業務的不斷擴大,物流企業現有倉儲面積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要,而需在外地租用倉庫導致經常出現串貨現象,引起客戶滿意度和企業信用降低。
倉單是重要的流轉單據和憑證,所以虛假倉單是造成物流倉儲企業損失重要因素。在金融物流業務中,由于倉單與實際的入庫單可信度不一致,也給倉單質押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還要防止假提單的風險。因此倉單管理流程是物流倉儲企業開展業務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
為了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物流企業在選擇質押物時應注意:一、嚴格確認質物所有權,只給所有權屬于出資人的貨物出質;二、嚴格限制質押商品的種類,只選擇具有適用面廣、處置方便、價格波動幅度較小以及質量穩定等特性的商品;三、嚴格審核貨物來源的合法性;四、嚴格控制驗收確認、貨物出質、質物置換和解除監管等貨物的關鍵操作環節,并要明確出質人、質權人、監管人的法律關系及權利義務。
實際上每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采購、出貨、生產都是不間斷的,提貨就是一個不斷的過程,是一種動態變化。因此質物在質押期間的監管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物流企業的監管模式也應一個動態的,在維持質物動態變化的同時使質物的總數量或價值總量保持不變始終維持在一個靜態點上。物流金融業務日益劇增物流企業自有倉庫的庫容有限,已不能滿足客戶對倉庫的需要,物流企業可以將自身的監管擴大到異地聯營物流倉庫和客戶自有倉庫。
對倉單的操作與管理要制定一系列嚴密的操作規程:由專人對倉單進行管理并固定倉單格式;嚴格審核需要提貨、換單及解除質押的倉單;明確規定質押倉單簽發、確認程序等并要形成相關文件;辦理提貨出庫前倉單管理員必須與銀行聯系確認,并嚴格遵守發貨下限;依據貨主和銀行共同簽署的“專用倉單分提單”釋放在不同時間提取同一倉單項下的貨物,并認真做好倉單編號、日期、金額等要素的明細臺賬,在相應倉單下做每一筆釋放貨物的銷賬記錄,直至銷售完成為止。并嚴格執行倉單操作規程,防止假提單、假倉單的流轉。
對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流動資金不足,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物流金融服務,是物流企業與銀行聯合,通過對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有效結合,突破傳統的倉儲服務模式和風險控制模式使得物流企業的服務和業務得到創新和發展。使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拓展到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機統一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有效地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優勢。物流金融服務將成為未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1]丁偉東,劉伊生.供應鏈環境下的物流金融[J].中國國情國力,2007(09).
[2]黃湘明,陳雪松.我國物流金融業務的實踐[J].權威,2008(01).
[3]何燕.金融機構發展物流金融所面臨的困難與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7(26).
[4]呂霞,王春偉,丁寒冰.我國物流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交通財會,2006(04) .
[5]馬文姬,顧幼瑾.國內物流金融理論研究文獻綜述[J].金融講壇,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