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 帥 張思元
(1.河北經貿大學;2.中國工商銀行石家莊東風支行 河北·石家莊)
近年來,城鎮化發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其對社會經濟的推動作用,使得城鎮化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而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內容,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支撐作用。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新興城鎮居民的消費和生活觀念都有了較大改變,這也導致了對金融服務業務需求的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互聯網的應用和電子業務的發展為金融機構加入城鎮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金融電子化的不斷發展對城鎮化進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助推作用。本文正是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經濟背景下,探討城鎮化和金融電子化之間的相互聯系,進而對如何實現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城鎮化一直是各個國家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我國,隨著消費和投資需求的不斷增長,統籌城鄉發展及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201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把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的論斷。“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具體來說,要通過加強城鎮化管理,不斷優化城鎮化布局,從而使城鎮化的質量得到提升。十八大報告中7 次提及城鎮化,將其上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載體的地位。此外,李克強在近一個時期的調研及座談中也多次強調推進城鎮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見,城鎮化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把握好城鎮化過程的契機,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成為了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城鎮化問題上,黃勇、謝朝華認為,城鎮化進程是指“隨著工業化進程,占較大比重的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移的歷史過程,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黃勇、謝朝華,2008)。范立夫進一步提出城鎮化過程具體表現在5 個方面:1、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2、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3、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換;4、生產方式規模化、集中化、市場化;5、生活方式多元化、社會化(范立夫,2010)。
城鎮化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農村、農業等多方位、多領域的轉型發展的復雜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多方面的引導、支持和協動。首當其沖的是資金方面的需求。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涉及1300 多萬人的生活由農村轉入城鎮,僅住房一項的需求就是巨大的(馮蕾、李慧、楊君,2012)。隨著城鎮規模的擴大,居民對其他基礎設施包括路網、水、電、煤、氣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城鎮化帶來的產業聚集和升級發展也會越來越多。這些項目的實施無一不需要巨大的資金作支撐,自然也離不開銀行的融資支持。從更加深遠的角度來看,城鎮化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是提高農村人口生活水平,進而實現社會全面小康的重要路徑,城鎮化的發展必然帶來農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農村居民的生活、消費觀念逐漸向城鎮居民靠攏,農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也逐步擴張。
當今世界電子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與金融業的結合日趨廣泛。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新興城鎮居民對金融電子化的渴望和需求將是十分強烈的。發展金融電子化將有力地促進城鎮化發展質量的提高。
伴隨著民眾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互聯網及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政府、機關團體、經濟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民眾的工作和生活,都與電子業務產生了密切的聯系。據資料統計,2012 年河北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了5,000 億元;阿里巴巴官方數據統計,僅2012 年11 月11 日一天,天貓和淘寶商城的網上交易額便達到了191 億元。預計“十二五”期間,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1.2 萬億元,而網絡購物金額將達到1,200 億元,金融電子化將成為居民金融服務的首選渠道。
順應生活方式電子化的趨勢,金融業也呈現出向電子化發展的趨勢。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漸漸突破傳統的存貸匯業務,開始涉及證券投資、理財咨詢、代收代繳以及人們的出行、購物、教育、居家消費等多個領域。品牌和渠道已經細分為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短信銀行、網上銀行和自助銀行,涉及功能除現金存取及轉賬外,還包括繳費查詢、電子承兌、網絡融資、銀企互聯、銀保通、銀政通等,既囊括了對公業務,也包含個人業務。越來越寬泛的業務范圍也進一步豐富了客戶群體。對于新興城鎮化地區來說,電子化的金融服務為產業集聚、產品升級、居民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更有利于新的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的品質,進而推動城鎮化規模的擴大,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城鎮化的發展過程離不開金融支持,而金融業在縣域地區的整體發展和布局,正是金融電子化發展的基礎,如何更好、更快地發展縣域金融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如下:
一是轉變錯誤觀念。由于種種原因,在上世紀末,我國縣域金融業遭遇嚴寒,多家商業銀行剝離貸款,裁撤機構,壓縮業務,甚至一度不敢也不愿意涉獵縣域地區。當前,縣域經濟的發展已今非昔比,特別是城鎮化發展必將極大地豐富縣域經濟的金融資源。商業銀行必須看到這種變化,看到這一巨大市場,提早調整自身的發展思路,向縣域支行提供更大的資源傾斜,把發展縣域支行業務作為主攻方向,抓住城鎮化發展契機,深入發掘縣域藍海。
二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金融電子化必須依托電子設備的投放,網絡系統的建設,依托不遺余力的宣傳和推廣,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
三是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發展縣域電子金融業務,應特別注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到縣域客戶相對缺乏電子金融知識、對電子金融業務抱有抵觸情緒等諸多特殊因素,下大力氣、投入資源,著重強化宣講培訓、客戶引導、業務體驗等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考慮縣域交通相對不便、網點較少,要更加注重網絡線路、服務終端、離行設備等的維護保障工作,確保縣域客戶充分體會到現代電子金融服務的便利。
城鎮化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并對金融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金融電子化,既是城鎮化不斷深入發展的迫切需求,更是金融業實現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城鎮化的興起帶動的一系列需求的擴張與變革,為新時期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新一輪的機遇。而發展金融電子化正是把握這一契機,撬動整個縣域金融發展的關鍵支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2011.
[2]黃勇,謝朝華.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效應分析[J].理論探索,2008.171.
[3]范立夫.金融支持農村城鎮化問題的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10.17.
[4]馮蕾,李慧,楊君.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之路[N/OL].光明日報,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