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會曉
(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作為現代企業最顯著的特征,常常會使管理者與企業所有者之間的利益產生背離,影響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與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建立適當的報酬激勵機制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手段。從中外員工薪酬結構變化來看,股票期權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薪酬支付構成,是企業最有效的激勵措施之一。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1 號-股份支付》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作出明確規范。準則規定,股份支付的目的是企業想獲得員工的服務,以支付股份的方式進行激勵,賦予員工一種權利,員工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票,在對員工有利的前提下,員工選擇行權。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主要包括確認和計量。會計處理的基礎是企業與員工達成股份支付協議,并且需要經過股東大會的批準通過。
授予日的會計處理。授予日是股份支付協議批準生效之日,從授予日開始,員工就有了一種權利,可以在將來以特定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權利,同時也產生了一項任務,在協議要求的期間為企業提供服務。準則規定,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應在授予日進行會計處理,除此之外,無論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還是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都不在授予日進行會計處理。
(一)弱有效資本市場中的股價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因為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是作為員工服務成本進入報表,是企業的一項費用,將直接影響企業會計報表中所反映的會計利潤,進一步會影響相關的財務指標。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且不完善,甚至還存在股票價格受人為因素操縱現象,這導致股價不能反映企業真實價值,進一步來說,也不能真實反映員工所提供服務產生的價值,不能很好地發揮股票期權的激勵作用。
(二)企業可能會利用股份支付進行盈余管理。對于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后不再對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和權益進行調整。企業可以低估或高估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價值,調整授予日或者等待期內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從而操縱企業的利潤,最終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具體的操作如下:在授予日,企業低估股票期權,在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中,企業在授予日和行權日的等待期內即使股價有了上漲,也不需要進行相關調整,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提高利潤。反之,企業可以通過相反的手段來降低利潤,從而達到平滑各年利潤的、甚至達到可行權條件的目的。
(三)新準則對會計估計較為復雜。企業在資產負債表的調整涉及到兩個會計估計問題:1、股票期權計劃規定員工必須滿足一定的業績才能行使權力,企業需估計未來的業績達成情況,從而估計可能行權的股票期權數量;2、企業需估計員工在股票期權等待期內辭職的人數及股票期權數量,并進行及時調整。無疑對這兩點的估計,特別是對未來業績的估計具有難度,同時它對股票期權相關費用的確定具有重要影響。
(四)股票期權費用化會沖擊企業利潤和每股收益。準則中規定,對于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計入相關成本費用,并反映在利潤表中。很多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在將這部分進行股票期權費用處理后,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降,更為甚者會轉盈為虧。
(五)股票期權費用對應所得稅扣除及賬務處理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對實施股權計劃的公司所得稅扣除有如下規定:
1、對股權激勵計劃實行后立即可以行權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據實際行權時該股票的公允價格與激勵對象實際行權支付價格的差額和數量,計算確定作為當年上市公司工資薪金支出,依照稅法規定進行稅前扣除。
2、對股權激勵計劃實行后,需待一定服務年限或者達到規定業績條件(以下簡稱等待期)方可行權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內會計上計算確認的相關成本費用,不得在對應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扣除。在股權激勵計劃可行權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據該股票實際行權時的公允價格與當年激勵對象實際行權支付價格的差額及數量,計算確定作為當年上市公司工資薪金支出,依照稅法規定進行稅前扣除。
隨著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的發展,我國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法規,從而促進其健康良好地發展。但是,要規范其發展不僅要規范會計處理還要規范股票期權的外部實施環境。提出下列幾點參考建議:
第一,規范上市公司特別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建立有效的資本市場。有效資本市場是股票期權激勵制度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接近弱式有效市場。然而,我國準則規定股票期權的計量屬性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是以股票市場價格為基礎的,只有股價是真實反映企業業績時,才能保證股票期權價值是真實可靠的。而在弱式的資本市場中,股價經常發生大幅度變化,導致無法反映企業的真實情況。由此可見,建立有效的資本市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加強企業對相關信息的披露,增強信息的透明程度,對于披露虛假信息的行為加大制裁,提高造假成本等相關措施,從而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的建設。
第二,準則要求股票期權的計量應該采用公允價值法,但是具體每個企業的時間情況不一樣,而由于股票期權激勵機制本身的特殊性基本上不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因此需要采用估值技術對其公允價值需要進行估價。所以,我國應頒布相關的法律政策明確規定企業選擇估價模型的標準以及進行估值的范圍,從而使得企業有依可循。這樣就可以避免了企業隨意選擇估值模型進行利潤操縱的可能性,同時使得股票期權會計信息具有橫向可比性。
第三,應當加強股票期權的信息披露要求。現階段,我國的股票期權屬于發展初期,更應該嚴格要求股票期權的信息披露制度。對股票期權的授權范圍、持股人的基本情況以及企業使用公允價值法時公允價值的取得及計價模型等內容都應該進行全面的信息披露,以便及時地向投資者提供完整的、對其決策有用的相關信息,減少其投資風險。
最后,加強對股權激勵計劃的新型薪資模式下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費用扣除方法及模式的立法研究,建立起新的征收模式。既能使激勵計劃受益人得到實惠,也能保證國家、企業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