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影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保定)
2012年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近5,000萬家,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8%以上,占據新產品的75%,發明專利的65%,工業產值、實現總利稅和出口總額分別占全國的60%、50%和68%左右,提供了大約85%的城鎮就業機會。但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同獲得資金支持度不成正比,同美國、日本、韓國直接融資比例超過50%相比,中小企業融資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一)企業經營機制不健全。資產評估機構缺位,因而難以快速準確地評估企業資產價值,不能充分反映企業資產運營狀況,使金融機構不能通過資產抵押形式向企業提供抵押貸款;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層相對素質較低,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素養,財務管理十分混亂;同時,許多中小企業出于多種原因,往往存在兩本賬、三本賬的現象,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導致銀行對企業風險承受能力無法辨清,對貸款的監督和檢查工作也無法進行。
(二)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力不足。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融資平臺,加之中小企業眾多,涉及行業及領域千姿百態,經營內容和商業方式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這就為銀行及金融部門專門為中小企業制定融資政策及方案帶來不便。中小企業信息量不透明,銀行信息搜集量大,監管費、保險費高,增加了銀行數據和信息搜集成本;企業創意不足、產品生命力較短,企業商業模式、盈利模式不夠清晰,銀行缺乏企業發展相關數據和資料。
(三)缺乏金融貸款專營機構。我國金融機構中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加之我國金融準入管制,民間資本不能全面真正進入金融行業,即使目前出現的一批專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城市商業銀行和信貸公司,在數量和規模上也不足以滿足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夠。一是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貸款、擔保機構。美國、日本、韓國等許多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都采取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扶持,并有相應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保險;二是缺乏中介機構的支持。我國的社會教育培訓、管理咨詢、市場營銷、技術開發和法律支援等提供中介支持的中介機構發展較晚,較少向中小企業直接開放;新成立的一些中介機構商業性較強,服務收費高,中小企業難以承受;三是國家對中小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沒有有效的政策,使得中小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幾乎不可能。
(一)建立透明的財務信息披露平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銀企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需要建立規范的財務報告制度和財務信息披露通道。通過互聯網技術,中小企業的一些利益相關者經企業授權后,也可以通過網絡實時獲取企業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解決中小企業內部信息表達不規范的問題,使信息披露公開化和透明化,減少外部投資者的信息獲取成本,從而相應地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更有利于企業的融資。
(二)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進行股權融資、夾層融資、優先級債務貸款、發行AAA級債券等多元化的混合資助方式。組建投資公司、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積極利用第二板塊資本市場。引入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加快實現資產證券化、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改善資金流現狀,提高資金周轉率、后續研發力。直接利用外國投資,使融資國際化,實現中小企業產品和服務走向國際化。
(三)建立金融貸款專營機構。大力扶持現有的一些規模小、管理健全、經營狀況良好的中小銀行;也可由政府主要出資推動創立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同時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組建股權多元化的民營銀行。建立商業性中小企業銀行,可由城市合作銀行、城鄉信用合作社或者城鄉信用合作社聯社改制而來,充分發揮地方性銀行對當地經濟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建立村鎮銀行、社區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專營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
(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政府應加強對民間金融產業政策導向意識的培育,加強民間借貸的引導和服務,選擇具有市場前景、成長性好的項目為依托,優化民間投資結構。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和正常金融秩序的信貸資金使用加大治理力度,減少圍繞信貸配給的討租現象;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信貸傾向。中央財政預算設立中小企業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時,國家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并通過稅收政策,鼓勵對這一基金的捐贈。
[1]曾鴻志,黃思明.基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企業經濟,2012.12.
[2]竇亞芹,李躍中,陳瑩瑩.中小企業民間借貸融資存在的問題及治理對策[J].會計之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