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衛庭 溫錦輝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 湖北·黃岡)
全國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是國家教育部領導組織的四大賽之一,引導高校在教學中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和開發制作能力,對教學特別是工科類實訓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促進高職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工科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大賽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吸引越來越多的學校參加,規模越來越大,關鍵在于:大賽更多是全國各校教師進行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各個學校能展示“各校信息化應有水平能力”的巨大舞臺,也為高校提供了一個交流“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經驗平臺。因此,大賽促進了高校的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進展,引領了當前先進教學手段開展和信息化教學的普及。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在訓練和大賽過程中,我們廣泛地了解、使用新技術、新平臺,更清楚地認識到當前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我們實踐教學提出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要培養跨世紀的科技人才,必須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建立了如下三種實踐教學模式:
1、軟硬兼施教學。在原有硬件基礎上,通過相關的軟件平臺進行有針對的開發設計仿真實訓工作。這包括基礎性實踐環節,以我校自動化生產線為例。該教學設備昂貴,使用維護成本高,能有效解決我們教學當中模擬自動化生產線教學設備的不足,教學實訓時數少的問題,并可減少后期教學維護費用。該課程的實訓效果直接影響到本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的仿真實訓軟件側重于其中電氣線路搭建和控制程序的編程及考核操作過程,且電氣線路搭建又是高職電類專業中重要學習內容之一,利用本教學仿真實訓軟件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2、設計性實踐環節。教學內容為機電、自動化編程、氣動、電氣控制技術中各單元電路的設計及小系統設計。采用積木式、模塊化結構,將設計的單元電路組合成小系統電路,完成應用電路系統的設計。采用CAI課件,適當壓縮理論課學時,增加實踐教學學時,以中、大規模器件為主,引入仿真。目的是在成本不增加的情況下培養學生進行裝調與測試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編程能力。
3、綜合設計性實踐環節。教學內容包括機電、電氣自動化類專業的電氣控制、氣動、傳感器、傳輸與處理等應用性較強的綜合設計性實踐。目的是培養學生進行自動化生產線的綜合設計、裝調與測試能力,強調各種設計方案的實現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揮,鼓勵創新與突破。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滿足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要。
1、先理論后實踐的缺點。工科類課程理論較難掌握,相當一部分學生成績較差,分析其原因,課程理論知識比較難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覺得理論知識沒有用處。而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的同學學習卻非常輕松。由于比賽的題目多數都是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甚至要求設計一種全新的產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會深刻體會到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實際問題的解決要靠理論知識來支撐。教師無數次地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也沒有學生一次實際經歷給他們的印象深刻。
2、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作用及效果。教師在先實踐后理論的教學中要起主導作用。主要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指導實踐過程中,教師對電路原理只做簡單的講解,告知學生如何應用相關組件,并強調在后續的理論課程學習中會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在理論課程教學中,以學生制作過的電路等為實例,結合課程內容詳細講解其工作原理,讓學生懂得電路為什么能實現相應的功能。在開始的實踐引導下掌握好理論知識,再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是我們的教學目的。理論后的實踐是學生自主應用理論知識的過程,這時我們給學生提供的只是場所,由他們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目的明確地設計和制作小產品。
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促進教學改革,豐富的多媒體展示功能包括文字、圖像、視頻、動畫仿真等多種形式,更有利于加快學習者實訓操作熟練過程;展示過程中,不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能根據教學需要仿真,節約實訓成本和實訓場地。能夠使用各種仿真儀表、電器對所搭建的電路、氣動回路進行實時檢測和控制,通過仿真電氣安全事故,能強化學生養成良好的電氣安全操作習慣。同時,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使得理論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學生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有力促進了我們的教學,特別是實訓教學。
[1]張國民,徐斌.了解自己的智商[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5.
[2](美)丹尼爾·戈爾曼.情緒智力[M].紐約:Bantam,1995.
[3](美)霍華德·加德納著.多元智能新視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
[4]徐國慶.職業知識的工作邏輯與職業教育課程內容的組織[J].職業技術教育,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