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西敬 牟曉燕
(1.山東水務眾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山東水利工程總公司 山東·濟南)
近年來,我國以房地產、路橋、水利建設為代表的基礎建筑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是建筑工程領域的安全問題也比較突出,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對社會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已經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如何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風險管理是指經濟單位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預測、識別、評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處置風險,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風險管理要求首先識別分析項目的風險,然后將風險定量化,最后對風險實施控制。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對生產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目的是保護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從管理的范圍上看,安全管理包括宏觀安全管理和微觀安全管理。宏觀安全管理是國家從指導思想、手段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保護員工安全的活動,主體是各級政府機構;微觀安全管理是指安全生產主體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所采取的旨在保障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的行為,其主體是企業及相關部門。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工程領域的具體應用,同樣包含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國家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從法律法規、執法監察等方面對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實施的管理,是間接管理。微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建筑企業、業主等直接參與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是直接的和具體的管理。
對現代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需要加強風險管理。首先,風險管理是對風險的預測、識別、評估和科學分析,為管理人員運用各種對策應對風險提供了可能,同時風險管理綜合利用各種措施,使得處理風險的方法日趨完善。其次,保險具有局限性。保險業只承辦純粹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損失的保險,另外保險業務也不可能與到生產發展完全同步。最后,風險管理是項目組的內在要求,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各種風險因素大大增加,對各項目組負擔的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險管理越加重要。
(一)建筑工程安全教育缺失。建筑工程領域的施工人員,大部分來自農村,文化層次不高,缺乏正規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安全意識淡薄,而企業的管理人員管理素質也不高,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缺乏安全生產的基本常識、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這就給建筑工程安全風險埋下了隱患。目前,很多建筑工地缺乏對建筑工人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崗位系統的安全培訓教育不夠,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一些企業甚至對某些特殊工種的培訓也不愿投入,重使用,輕培養,使得許多技術和管理人員知識更新慢,缺乏施工安全知識。
(二)安全管理資金投入不足。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需要搭建安全設施,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進行安全培訓以及購買安全意外傷害保險等,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投入,但是目前建設單位不按時撥付工程進度款,從而造成施工單位安全管理資金無法按時投入,無法確保施工的安全條件。另外,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工程在建設之初就資金投入不足,業主不得不在工程造價中降低安全費用,而一些建設單位為了拿到工程,惡意壓低價格,不重視安全費用,再加上管理缺位,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安全監督管理力度不足。從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的人員來看,安全監督人員少,任務重,無法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使得安全監督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從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的形式來看,目前部分安監部門僅僅對施工現場的外在安全表象進行檢查,而忽略與安全管理資料的對照,使得安全監督流于形式;從安全監督檢查的方式來看,很多建筑工程安全監督檢查僅僅是突擊性的安全檢查,沒有將具體的監督管理常態化。此外,監管部門在監管過程中任務不明確、手段不強硬,缺乏對違規行為的處罰,造成很大的安全問題。
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監理工作,是確保建筑工程安全的關鍵,但是監理人員對其工作卻認識不足,沒有按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認真履行監理的職責,不重視安全,甚至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不清楚,不能有效地開展安全監理工作。部分監理人員工作態度消極,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使得安全監理形同虛設,建筑人員傷亡事故頻頻出現。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國家加強安全管理的文件行動不理,使得政府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存在許多的管理漏洞。此外,部分地區對建筑工地的管理權與針對違反建筑安全生產行為的處罰權相分離,使得存在的安全隱患也不能得到有效整改。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從建設單位一方來看,部分建設單位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按建設程序辦事,簽訂陰陽合同,要求施工單位墊資施工,惡意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削弱了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能力,致使安全防護難以及時到位,最終釀成事故。
(一)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建筑施工企業安全問題事關重大,是社會穩定發展、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施工企業生命效益的重要保障。施工企業全體成員,尤其是管理者應本著為國家負責、為百姓生命財產負責、為企業生命效益負責的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樹立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理念。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動態管理、層層落實、全員參與,通過安全教育、安全宣傳、定期檢查、監督管理、嚴肅獎懲等措施,提高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把安全問題提高到精神高度,把安全意識落實到日常工作中,落實到每個人的工作崗位中,做到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新高度。
(二)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監督機制。安全監督是第三方力量,是對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目前,我國施工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沒有專業的安全監督管理中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分散于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因此以法律的形式來規范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力量,大力發展第三方中介參與的安全監管,是提高施工企業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生產制度情況,安排安全生產資金使用情況的有力保證。
(三)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工作。施工企業應設置足夠數量的專職安全生產技術人員,通過安全技術管理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專業的安全技術人員必然對施工實踐有一定的經驗、安全意識較高、并有一定的技術管理水平。通過專業技術知識和經驗,可以預測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和安全問題,在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技術管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安全隱患,如施工現場地面及深坑作業的防護,高處及立體交叉作業的防護,施工用電安全,對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結構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門安全技術措施,預防自然災害,防火防爆措施等。
(四)大力推行建筑工程安全風險評價體系。建筑工程安全風險評價體系是以安全為目的,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和風險管理的方法,對系統中存在的危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進而推算出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為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目前,這項工作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但很多大型施工企業已經根據自身實際經驗對安全生產工作設計了風險防范體系。這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它對促進動態監控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生產工作的預見性和工作效率、實現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從事后分析向事前預警的根本性轉變、保證人員財產的安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解決好安全生產問題對于維護社會穩定、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施工企業利潤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只要每個施工單位、每個人都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就能夠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有效預防安全生產問題。
[1]曹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1.
[2]周海燕.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河南建材,2010.6.
[3]馮茂才.淺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企業導報,2011.9.
[4]王新剛.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