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 英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荊州)
會計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發展而不斷發展的,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其所處的文化環境也會制約會計發展的水平。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會計環境也有所變化,如何促使會計文化的發展,使其可以適應文化環境的不斷變化已迫在眉睫。
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不同的學科對文化賦予了不同的理解,狹義的文化主要是從精神角度進行的闡述,與之不同,廣義的文化內容更加全面,是人類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文化涵義的基礎上,對于會計文化,人們也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數學者仍然是從廣義上認為會計文化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有關會計的物質和精神的背景文化和其自身的文化內涵,包括會計人員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文化修養、職業道德等內容。
由于不同國家在歷史環境、民族特點、文化等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導致不同的國家在會計文化方面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從而影響著各自在會計文化建設方面的發展,最終影響各自在會計道路上的發展。
(一)會計職業管理水平不同。受我國多年來歷史傳統文化思想影響,在價值觀方面,我國崇尚集體主義,群體價值觀突出,且我國是典型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集權程度較高,權距較大,這就導致在規范會計法規和會計實務時,我國更傾向于用法律、法規等強制性手段進行規范,在出臺各項會計制度或準則時,雖然會計制度或準則的制定會考慮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建議,但主要還是由官方機構制定,會計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影響相對較弱;在會計監管方面,也主要是以政府監督為主的模式,會計職業管理水平相對較弱。美國則不同,美國主要崇尚個人主義,集權程度較低,權距距離較小,在制定會計準則時,會計職業團體主要實行自律發展,政府干預較少,其會計準則的制定主要是由民間組織會計職業團體自行制定,官方較少參與;在對會計活動進行監管時,也主要是以行業自律監督為主,政府較少進行監督的模式,可見其民間組織的影響力較大,會計職業管理水平較高。
(二)靈活性程度不同。由于受價值觀和權距差異影響,我國在制定相關會計制度時,會強調高度統一,會計科目的內容等全國企業都會保持一致,如無特殊理由,企業不同時期會計方法都要保持前后的一致性,給企業自主進行會計處理的空間較小,同時在制定會計制度時會采取謹慎性態度,考慮到所有相關事宜,盡量減少未來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損失,規避風險。這些都表明我國會計文化統一性較強,穩定性較強,規避不確定的意識較強,靈活性較差。美國則有所差異,美國強調個人主義,注重個性發展,在會計方法選擇上,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就可以根據企業需要進行相應的會計變更,靈活性較強。同時,美國在會計活動中也愿意承擔風險,直面不確定因素,對未來不確定性風險的規避意識較弱。
(三)信息披露程度不同。受文化環境影響,中國是一個含蓄、內斂的國家,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度較低,大多數公司都不愿意向外界公開、披露其會計信息,雖然我國的會計準則也要求企業披露相關的信息,但對公披露的內容相對較少,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較低,信息使用者難以從中獲取自己所需的相關信息。美國作為開放國家的典型,在信息披露方面,信息使用者對其具有更深的意識,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較高,且公司也愿意向外界公開相關資料,其準則對公司信息披露的最低程度也有所要求,披露的內容也較為詳細,其信息披露程度較高。
(四)會計人員職業化水平不同。受價值觀、權距差異等因素影響,我國在會計教育方面,多以會計理論知識為主,易與會計實務知識脫節,且以應試教育為主,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較弱。在從事會計工作時,大多數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高,主要遵循國家的相關規定即可,對自身職業能力的提升意識不夠,職業化水平較弱。而美國則不同,在會計教育方面不斷進行改革,重視與會計實務的聯系,且會計職業在美國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較高,大量的經濟業務都需要其會計人員根據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行判斷,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較強,職業化水平較高。
從前面內容可以發現,由于我國和美國在會計文化上的差異,導致在進行會計文化建設時各自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我國可結合自身國情,將美國優秀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融合,促進我國的會計文化發展。
(一)改革會計管理體制。雖然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在會計準則、制度方面都在不斷進行修訂,但從總體上而言,其會計管理體制仍未發生實質變化。在對會計活動的控制方面,我國已有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會計職業團體,政府監管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會計職業團體的作用,不直接參與具體的會計活動,賦予企業對會計活動更多的自主權,加強行業的自律行為,提高會計職業團體的影響力,兩者相結合,各司其職,共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在準則、制度內容方面,有些內容會存在重合或矛盾的地方,可建立統一的標準進行規范,便于會計工作的進一步操作。此外,在監管方面,由于注冊會計師會對企業報告進行相關的審計工作,為了減少注冊會計師參與舞弊的機會,可以仿效美國,逐步限制會計師事務所同時從事審計和非審計業務,加強監管力度。
(二)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對于我國會計信息使用者而言,他們主要是根據公司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投資決策,為了提高他們對會計信息的利用效率,需不斷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首先,在信息披露時間上,可適當縮短披露財務報告的時間,保證信息使用者獲取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其次,在披露格式上,雖然會計準則對此有一定的規定,但不少公司在披露格式上差異較大,可進一步制定標準格式,幫助信息使用者分析不同公司的相關信息,使其具有可比性;最后,在披露內容上,目前我國公司在信息披露時的內容已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可通過法律的形式,細化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非財務信息,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使信息使用者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公司的整體狀況。此外,還可以通過加強對公司的教育等措施,鼓勵公司自愿公開其會計信息。
(三)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隨著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是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約束會計人員的執業行為。對于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外,也不能忽視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育,多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相關活動,讓學生了解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對于在職的會計人員,可結合會計人員的身份信息,對會計人員建立誠信檔案,若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違背了職業道德,可在誠信檔案中進行記錄,影響會計人員未來的發展,進而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另一方面則是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對于在校的會計專業學生,除了將理論知識與實務知識相結合,還需加強其對整個會計文化體系的認識,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對于其他會計人員,要從實質上讓會計繼續教育工作得以落實,不斷更新會計知識,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并且還需加強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化知識的學習,適應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要。
會計文化對我國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受價值觀、權距等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和美國在對會計職業管理水平、會計業務處理的靈活性、會計信息披露的程度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化水平等方面均有所差異,為了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會計環境,我國可融合美國的優秀會計文化,進一步對會計管理體制進行改革、不斷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促進我國會計文化的不斷發展。
[1]夏征農,陳至立.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2]暢秀平.中美會計文化比較與啟示[J].財會通訊·綜合(上),2009.12.
[3]劉開瑞.國外會計文化研究現狀[J].會計之友,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