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雪琪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河南·鞏義)
民辦高校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一支生力軍,是為了彌補我國高等教育資源不足而產生的一支重要力量。自民辦高校誕生以來,已為我國培養了上百萬的大學畢業生,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怎么樣能夠更好地推動民辦高校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筆者從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組織文化建設的角度認為,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可以較好地推動民辦高校的發展。
(一)組織文化的內涵。所謂組織文化,指的是在組織內部經過長期的發展而形成的,為組織內部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目標、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它是一種復合文化,是理念形態、制度行為、物質形態三種文化的復合體。
組織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它伴隨著組織的產生而產生,不管這個文化是優良文化還是劣質文化。組織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會形成一些獨特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這些構成了組織的傳統并在組織成員之間傳播,這就是該組織的微觀文化。一般分為觀念層、制度-行為層和符號層三個層次。
(二)組織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既包含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等主要方面,也包含社區文化、組織文化等亞文化子系統。組織文化作為一種子系統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無形性。組織文化是組織內部成員之間所公認的一種包含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并在這種影響下,自覺地按照這個共同的理想、觀念和準則去工作、學習、生活的一種形態。這種作用是在日常中潛移默化的而無法用可量的標準來衡量和計算的。因此,它具有無形性特征。
組織文化是信念、道德和心理三種力量的共同作用。由于信念的力量,能支配組織內部成員的行動方向,引導并推動整個組織向目標前進。道德的力量可以促使每個成員自覺地按照共同準則調節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素質。心理的力量可以使組織成員有效地把握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旺盛的斗志、樂觀的情緒、堅定的信念,由此形成組織的優勢。
2、軟約束性。組織文化之所以在組織的管理當中起著重要作用,不是靠規章制度的嚴格約束,而是主要靠其核心價值觀對員工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組織成員對組織產生“認同感”,自覺地按照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去工作。它對員工有著規范和約束作用,而這種約束是一種“軟約束”。
3、穩定性和連續性。組織文化是伴隨著組織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的,是在組織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并且積淀下來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這就決定了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并且長期地對組織以及組織內部成員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這個組織的文化是良性的、優秀的,那么就會較大地推動組織發展;反之,如果是落后的、消極過時的,則會成為組織的沉重負擔,嚴重的阻礙組織的發展。
民辦高校對于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提高高校競爭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對于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加強民辦高校的發展,不僅僅要靠政府的支持和優秀的師資隊伍,組織文化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導向作用。組織文化具有規范成員行為,引導成員向著共同目標前進的作用。民辦高校在其發展過程中,更應該堅定自己的發展道路和目標,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樣,就必然要求全體員工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這些都需要組織文化的引導。一個民辦高校,有自己獨特的優秀的組織文化,會對自身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說豫籍臺灣教育家王廣亞在河南興辦的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和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兩所民辦高校,就有自己獨特的組織文化。王廣亞先生推行的對于學生教育的“三三三制”原則和對于教師要做到的“環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原則,都對學校自身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這些組織文化的引導作用下,全體教師都朝著培養過硬的畢業生的目標共同努力。
(二)規范作用。規章制度對于民辦高校的教師員工來說是硬制度、硬約束,而組織文化則對員工構成了軟約束。組織文化作為組織內部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只要外部信號一發出就會得到積極的響應。王廣亞舉辦的兩所院校具有嚴明的制度,形成了鮮明的組織文化特色。在這種規范的作用下,使得廣大教師隊伍能夠在行為上趨于和諧統一,并且向著學校的目標前進。
(三)凝聚作用。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作用。組織文化則是組織的黏合劑,更是組織成員忠于組織的向心力。民辦高校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可以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打造強有力的戰斗團隊并且能夠保證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和穩定。這些對于民辦高校自身的健康、持續、科學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生死存亡的作用。
(四)激勵作用。組織文化的核心作用是建立共同價值觀。民辦高校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可以使得教師在獲得物質需要的同時,進一步在精神上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和榮譽感,使得教師在精神上得到深刻而持久的激勵,并且會使得教師把這種滿足感、成就感和榮譽感轉化為自身更加努力地為學校服務的動力。
(一)有利于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是離不開民辦高校這一重要的力量,但是整個社會觀念和競爭形勢又使得民辦高校處于劣勢。那么,民辦高校在嚴峻的競爭形勢下要想能夠立足并且得到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道路。那么,組織文化建設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如上所述,組織文化對于組織內部成員起著凝聚和引導作用,只有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具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明晰的目標方向,才能夠帶動民辦高校可持續的發展。
(二)有利于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至今其弊端也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比如說,公辦高校的職稱評聘制度,決定了教師只能上不能下。這樣就會扼殺許多教師的積極性,阻礙高等教育的發展。而民辦高校由于其體制的特殊性,完全不受公辦院校的束縛,靠能力吃飯,能者上,無能者下。這樣,就會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循環,使得教師隊伍時刻保持著旺盛的斗志和積極的進取心。這些對于整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都是彌足珍貴的。可以說,民辦高校為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
(三)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高校校園文化是影響著高校發展的另一種關鍵因素,和諧的校園文化會推動民辦高校的發展,對民辦高校也是至關重要的。組織文化對于組織內部起著規范成員行為,引導成員方向的作用。優秀的組織文化會使人產生一種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的良好氛圍,這些都是和諧校園文化所必需的。而且組織文化會使人產生一種精神振奮、開拓進取的良好風氣,這些也是和諧校園文化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說,加強組織文化建設能推動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
(四)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建設。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民辦高校近年來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是向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人才的重要渠道。組織文化建設可以加強民辦高校的實力,提升民辦高校的知名度,深化民辦高校的內涵,這樣可以使得大學生在民辦高校接受到更新的、更好的教育。學生接受到了好的教育,則會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更好的建設者,會更有力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
組織文化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概念,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民辦高校的舉辦者要高度重視組織文化的建設,做好自身的組織文化建設,這樣就會使得民辦高校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1]張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第四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