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
(衡水市交通運輸局綠化工程處,河北 衡水 053000)
道路綠化是道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一般道路、立交橋、高速公路等多種類型的綠化。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立地條件差,土質欠佳,不利于樹木生長。要在路邊的狹小穴坑或狹窄的土帶中植樹,坑土必須合格,不合格的壞土應在栽植以前更換。為了保證樹木的成活,在植樹的同時要設立護樹樁。以下將具體探討道路綠化施工實施。
植物栽植工程是道路綠化建設的一部分,由于道路綠化植物種類多,栽植數量大,面積廣,技術要求高,工序又復雜。因此,在施工中必須重視科學管理,否則就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損失。
進行道路綠化施工的第一個工序就是做好施工前的苗木選定和定點放線準備工作,同時應注意施工前按設計圖紙要求,全面落實苗木供應來源,以及取運地到栽植地的道路運場情況和運苗方法。如發現苗木規格、姿態、數量達不到要求,應更換取苗地點。對生長健壯,姿態規格合乎設計要求,無病蟲或少病蟲害的合格苗木,應逐株進行“號苗”,必要時標出記號。
為了有效確保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首先要選取合適的樹木種植時間。結合實踐經驗,對于落葉樹種的移栽時間,一般多在樹木的冬季休眠期進行,例如對于我國的華北地區,其樹木休眠大致自11下旬至12月中旬開始,至翌年4月上旬前后為止,如其中遇冰凍天氣,則應力求避免。對于在休眠期種植的樹種來說,毛白楊、柳樹等常見行道樹種均可在休眠期內栽種,而洋槐、白蠟等較難移栽的樹種,應選擇在嫩芽萌動初期移栽較易成活。
在進行道路綠化施工前首先要核對栽植地的土質,確保栽植地的土質應基本與取苗地一致,如核對時發現栽植地土質太差,應在植樹前換土,以有效確保植株的成活率。同時在栽樹前的整地工作中,應注意把好土、表土鋪在植物根系的主要分布層。對于種植喬、灌木的表土層至少在50cm以上。如發現栽植地的表土層不適合,必須在開挖栽植穴前,把更換的好土和肥料運送到栽植地。
綠化定點放線工作一般應在栽植施工前完成定點放線工作,但也有隨放隨挖穴的。點定放線工作一般均應由專業技術員或熟練技工進行,才能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由于栽植精確度要求不同,定點放線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如對于道路綠化施工,常采用標桿放線法,針對帶狀、成排、成行、成塊的規則式喬、灌木定點,采用標桿和皮尺(或測繩)來進行測設,以兩端的兩個標桿為準。一人立于端點指揮方向,并手持皮尺的一端,另一人持活動標桿,在中間移動,并手持皮尺的另一端,當標桿照準后,便可將皮尺落地,按設計的距離定點。當活動標桿距端桿較遠時,可把活動標桿變成端桿,并將原來助桿取下,作為新的活動標桿,繼續不斷地向前測點。
挖苗應注意選取合格苗木,對根部有蟲害或發育欠佳的應除去。挖苗根系的大小,通常應略大于一般樹木的規格(即根際直徑的7倍以上)。常綠樹種挖取時注意防止泥球內部細根受損。裝車運輸要細心,車上應墊放草及木枕等物,用以保護根部及泥球免受損傷。一般裝運裸根苗應將根部放置在車廂前邊,樹冠向后排放,以減輕運輸途中風干和遭受凍傷。此外,也可采用根部醮泥漿,或裝車后用油布蓬、草席等物覆蓋,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樹苗運到施工工地后,如果當天不能栽種,則最好用覆蓋物覆蓋根部加以保護,如短期內無條件栽植,則應在工地選避風處臨時候植。
在放樣時每棵樹木的株距與電桿、消防栓、郵筒、路牌等有關設施物,應保持2m以上的間距,同時應盡量留出各種門戶的出入行車通道。樹穴宜大不宜小,土質差的應多換好土。對于有條件的地方,樹穴挖好以后曬露一段時間,穴內的土壤充分風化則更好。如遇土質不良,穴底必須更換好土。從實踐經驗來看,只有在好土通氣好的情況下,水分吸貯能力大,這種環境對新植樹木發根有利。但針對有些市區,土方來源困難情況,則應當至少確保樹木根部周圍換上好土。樹穴開好后,最好就跟著立樁,先立樁可以減少打樁的人工。采取摏排成一條直線,以后栽樹時也就能保證成直線。樁的中心距離側面15cm,距離樹穴中心35~40cm,應依各地區風向而定。同時針對目前各地普遍采用鋼筋水泥樁,也有部分用鋼管樁,水泥樁預制品長度一般為3.5m,埋 入 地 下1.1m,露 地2.4m。樁頭埋頭時,要稍向樹干外側傾斜,填土夯實,不使其搖動。
一般在立樁以后,在種樹之前,在根部范圍的深度范圍內,對其施入肥料7.5~25kg和土壤拌和作為基肥;如果沒有堆肥,其他有機肥料也可。樹木移植時多少受到一些損傷,特別是根部的傷口,一定要修剪平滑,有利愈合發根。樹冠也要相應地修去一些,保持上下平衡以有利于成活。
種植樹木深淺必須適宜,一般情況下應當以根頸齊地面為適度,為了有效地防止松土下沉,應略高出地面5~10cm,但必須防止種植過深從而造成的根部通氣不良。在樹木種植過程中應邊加土邊夯實,同時應控制加土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將會導致夯不均勻,或者夯傷根部。有些樹木采取裸根種植,則在漸滿時要把樹身稍稍向上提一下,使土粒充分與根接合,樹木種好后沒有全部覆土前即應澆水,促使土壤能夠得到進一步沉實。根據工程實踐,因為春季蒸發量大,樹木發芽需水,樹木在春季栽植的,必須對其澆透。覆土必須等水吃足后再覆,覆土的高度應把下沉后的5~20cm估計進去。覆土完成后方能進行扎縛,過去用棕繩或麻繩扎縛,現在多改用三角膠皮帶,或用橡皮管套細鉛絲來扎,一般在距離樹樁頂端20cm處呈“橫八”字形扎縛3圈(即3道),要求整齊牢固,目的是減少風吹和人為的動搖。行道樹栽后1周左右,必須進行一次檢查,如土壤下沉低于地面,則應對其采取加土處理;如果出現樹干歪斜要扶正然后重新扎縛;對于土壤干燥則還要澆水等。
道路樹木種植,鑒于各種特殊原因,難免會造成行道樹缺株,應當對其在植樹季節進行補種。首先要了解缺株原因,是否地下管線出問題或者土壤欠佳造成樹木死亡。對樹木進行補種施工一定要在查清原因以后,按原來樹種和規格補種。
大城市的行道樹生長環境十分復雜,因此對于新植初期的樹木保護尤為必要。一般應在行人較多的地段,進行穴面保護,首先要避免行人踩踏,從而有效地確保根部通氣良好,吸水方便。目前,穴面鋪裝保護,各地區方法不同,最常用的是在穴面鋪設有孔水泥板,這樣不僅有利于通氣和穴面清潔,同時還能夠防踩,但要處理好與樹樁的關系。
道路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園林系統的重要組成要素,人們對城市道路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建設良好的城市道路環境已成為城市道路發展建設的首選目標。因此,做好道路綠化施工工作對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1]陳劍泓.淺談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實踐[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7,(4):118-119.
[2]謝文輝.淺談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與管理[J].山西建筑,2009,(8):31-33.
[3]周笑燕.上海機場高速公路兩側綠化設計與施工[J].上海建設科技,201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