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偉 徐曉梅 范雅冰
(云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良好的學習態度是終身學習的前提.積極的學習態度能使學生取得較為優良的學習成績,消極的學習態度往往是導致學生不良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目前分析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物理學習態度差異的文獻較多,但對同一年級學生之間物理學習態度差異的調查與比較研究較少.我國農村中學數量多、分布廣,對農村中學學生的研究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本文以某農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了不同物理成績組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統計分析了不同物理成績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上存在的差異,期望實證地獲得對各物理成績組學生物理學習態度更深層次了解,旨在能為教學實踐提供制訂改善農村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提高物理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的依據.
初三學生剛進入物理學習的第二年,同時又面臨著升學的壓力,這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培養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將會對他們進一步的物理學習產生重大的影響.本調查選擇昆明市西山區某農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調查問卷選擇“中學生物理學習現狀的調查問卷”[1]進行改進.改進后的問卷從三個維度(情感、認知、行為傾向)中細化出8個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物理學習態度問卷的指標
按表1中的8個指標測定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為了便于對比分析,將學生按照初三上學期物理期末成績進行分組,分為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三個小組,為方便統計和對比分析,分別將其標記為a,b,c三個小組.
問卷中分為正向題目和負向題目,正向題目的A,B,C,D,E各選項分別賦值為1,2,3,4,5.負向題目則相反,A,B,C,D,E各選項分別賦值為5,4,3,2,1.在問卷中,負向題目是以下題目:2,7,10,11,14,15,17,18,19,22,23,24,25,26,31,33,41,37,42.其余的為正向題目.
對所選擇的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采取不記名的方式,共發放100份問卷,收回96份,經篩選后共有有效問卷91份.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91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1)a,b,c三組別學生的比例
91份問卷中各成績組別的學生人數及占所學生總數比例分別為a組18人,占19.78%;b組46人,占50.55%;c組27人,占29.67%.由此可見,目前農村初三學生物理成績呈現出中間高兩邊低的情況,即處于中等水平成績的占大多數,且處于不良水平的學生還較多.
(2)a,b,c三組學生8個指標的統計結果
a,b,c三組學生在8個指標上的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a,b,c組在8個指標上的對比
通過對表2中3個組的學生在不同指標中的得分進行差異檢驗,發現三個小組的學生在“對理論學習的認知”、“對物理實驗的情感體驗”、“對課外實驗的行為”方面沒有太大差異,在“對物理理論部分課外內容的行為”(P=0.039<0.05)、“對物理實驗的認知水平”(P=0.010<0.05)、“對物理實驗考試內容的行為”(P=0.046<0.05)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理論學習中的情感體驗”(P=0.001<0.01)和“對物理理論部分考試內容的行為”(P=0.000<0.01)方面有極其顯著的差異.
(3)a與b兩組、a與c兩組、b與c兩組學生8個指標的對比
對a與b兩組、a與c兩組、b與c兩組分別進行8個指標對比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a與b兩組、a與c兩組、b與c兩組在8個指標上的對比
由表3可知:
1)a與b兩組學生在態度的8個指標中并無太大差異.
2)a與c兩組學生在“對理論學習的認知”、“對物理實驗的情感體驗”、“對物理實驗的認知水平”、“對課外實驗的行為”等方面沒有太大差異,在“對物理理論部分課外內容的行為”(P=0.011<0.05)和“對物理實驗考試內容的行為”(P=0.015<0.05)方面有顯著差異,“在理論學習中的情感體驗”(P=0.002<0.01)和“對物理理論部分考試內容的行為”(P=0.000<0.01)方面有極其顯著的差異.
3)b與c兩組學生在“對理論學習的認知”、“對物理理論部分課外內容的行為”、“對物理實驗的情感體驗”、“對物理實驗考試內容的行為”、“對課外實驗的行為”等方面并無太大差異,“在理論學習中的情感體驗”(P=0.000<0.01)、“對物理理論部分考試內容的行為”(P=0.000<0.01)和“對物理實驗的認知水平”(P=0.004<0.01)方面有極其顯著的差異.
(4)學生對實驗與理論關系的認知水平
理論與實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本研究也調查了學生對實驗與理論關系的認知水平.現僅以問卷第37題為例.
在一個杯子里裝滿水,使水面與水杯的邊緣相平.這時,向杯子里輕輕投回旋針,在水不溢出的條件下,能投多少根回旋針?我的物理老師認為最多能放10根,一位物理專業的研究生認為在理論上最多能投10根,而我用杯子實驗發現能投100多根.在考試時,我( ).
A.毫不猶豫地答是100根
B.猶豫地答是100根
C.隨便從100和10中選一個
D.猶豫地答是10根
E.毫不猶豫地答是10根
對該題的選擇情況統計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第37題調查結果
由表4可知,a組中仍有較多學生“寧信答案,不信實驗”,而b,c兩組也有超過20%的學生選擇了后兩項.“寧信答案,不信實驗”的現象較為突出.
由表2,可以對比出在理論的4個指標上a,b,c三個組別學生的得分情況為依次下降;在實驗的4個指標中a,b兩組的得分也較c組高.由此可知,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在學習的態度上較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要消極.證明了學習態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成績[2].
通過分析,三個組在對待“實驗的情感和認知”上差異不大,在“對課外實驗的行為”指標中差異也不大,但是得分卻普遍偏低,即大家對課外實驗都沒有太大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說明在實驗上,學生抱著喜歡但是不想花費太多時間的態度.這是因為學生多將時間花在做題、考試上,用在實驗上的時間過少,這就導致學生對課外實驗興趣的缺乏.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實驗的興趣的培養,增加創新實驗,使學生不只是為得到實驗結果而做實驗,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實驗過程和對實驗的思考上,從中發現實驗的樂趣,愿意用更多的時間參與到物理實驗中來.
此次調查結果通過對第37題的分析得到了與文獻[1]“寧信答案不信實驗”的結果相符的結論,證實了中學生觀察和質疑能力較差的特點[3].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說明了實驗功能的異化,另一方面則反應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不徹底,不夠科學.實驗對于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極大,幾乎所有教學改革都從實驗教學尋找突破口.實踐能力的培養找它,素質教育離不開它,現在的創新教育也同樣離不開它[1].在這樣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態度顯得刻不容緩.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用實驗去證明結果,而不是用結果來指導實驗的理念,并鼓勵學生要相信實驗的科學性,在實驗的指導中只要學生科學正確的完成了實驗,就要尊重學生獲得的結論,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對實驗有科學的認識.
學習成績較好的a組學生在“對物理實驗考試內容的行為”指標中與c組學生形成了顯著的差異,在“對物理理論部分考試內容的行為”的指標中更是與c組有極其顯著的差異.且在平均得分中“考試”這一指標的得分也偏高,學生“為考試而學”的心態表露無疑,當然,在考試依然占據主導位置的年代,學生對考試有特殊的態度是必然的.但是,教師也必須適時地提醒學生應為發展學習而不是為分數學習,不僅要使學生在考試上獲得成功,更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精神,這樣的教學才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總之,物理學習態度不僅與物理學習成績有關,還影響物理學習的進程和結果.良好的物理學習態度是學好物理的前提.物理學習態度不一樣,學生產生的物理學習行為不同,從而學習效果也不一樣[4].初三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習的第二年,且又是面臨著升學壓力的一年.現階段我國農村中學的物理教育受到學校物理實驗教學條件滯后、教師物理教學方式陳舊、老化,缺乏感染力及學生物理知識獲得渠道少等因素的影響,許多農村中學的學生在對物理學科的學習上態度不夠端正,不清楚為什么要學習物理,覺得物理知識抽象、枯燥、不易理解,進而對學習物理失去興趣,對物理課敷衍應付,甚至放棄對物理的學習,這嚴重影響了物理課程目標的落實,也阻礙了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積極的物理學習態度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對農村初三學生而言確實是有必要的.每一位物理教師都應該立足于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學環境,著眼于農村初三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培養,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以便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發展.
1 顧江鴻.中學生物理學習態度的調查研究.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3
2 辛麗君.普通高中學生物理學業不良分類及有效教育對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 陳芳桂.中學生物理實驗能力得調查與研究.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
4 袁連生.初三學生化學學習分化的原因及對策.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教研版),20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