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賀菊
(河北聯合大學理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黃洪云
(唐山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高永春 陳偉
(河北聯合大學理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9)
醫用物理學是物理學和醫學相結合所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內容涉及生命現象、物理規律的揭示和研究,以及臨床診斷、治療中運用的物理學技術和方法等.在現代醫學中,物理知識對提高職業層次、謀求創新及可持續性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不僅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礎,更重要的是它使醫學生具備探求和理解醫學前沿技術的能力,能夠將其基本常識、規律和思想方法運用到醫學理論研究及醫療實踐當中,在培養醫學生的科學素質,啟迪學生思維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提高醫用物理學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醫用物理學在基礎課教學中的作用,成為我們思考和研究的主要問題.現將有關探索的情況及效果總結如下,以便與同行交流.
無論是醫學理論研究,技術創新,還是科學的思維方法,都離不開物理.科學技術越發達,醫學與物理的聯系就越緊密,就越需要物理.醫用物理學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科學素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不同于職業技術學校,應在強調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素質與能力密不可分,素質是形成能力的基礎,是能力提高的源泉.離開了素質,能力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校無論是從學時上,從考核方式上,還是從教學、科研上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教師則引導學生認識醫用物理學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啟發學生,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評價程度,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內在動力,以達到提高醫用物理學的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醫用物理學的教學在注重基礎物理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物理學與醫學之間的聯系.在醫用物理學課程有限的課時內完成物理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深入地介紹其醫學應用是有一定困難的,授課過程中充分挖掘物理基礎理論與醫學的聯系,保證學生既能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又能突出醫學特色.為了解決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一方面,我們照顧到醫學專業學生的物理、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在保證物理概念清楚、不影響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課堂上盡量減少復雜的推導過程,降低學習難度.另一方面,盡可能將物理學原理與其在醫學中應用或闡明相關生命現象有機結合起來講授.例如,在液體的表面現象一節中,介紹表面張力和表面活性物質在呼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肺泡的工作過程,了解生命現象所遵循的物理原理.在“多普勒效應”一節,列舉多普勒診斷儀測血液流動速度等實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又了解了該原理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聯系現代科技成果,加強引入新知識、新技術內容的力度,培養學生駕馭新知識、獲得新知識的能力[2].授課中突出物理學在推動現代醫學發展過程中的貢獻,會使學生感到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醫學的發展與物理學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息息相關的.如超聲波在醫學中的應用;激光在醫學中的應用;X-CT;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成像等[3].只有把物理融入到醫學中去,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完善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使任課教師不但精通物理,還對醫學領域的相關知識有相當的認知.
目前,醫用物理學教師絕大多數是來自于物理學專業,具有豐富的物理學知識,但對物理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在醫學的研究、診斷、治療和康復中的應用了解不夠深入,特別是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缺乏系統了解,從事醫用物理教學時不能很好地將物理理論聯系到醫學實際中.這是限制醫用物理學教學發展的重要原因.為此,我校對醫用物理教師進行相應的職前培訓和職后進修,讓他們對一些醫學課程進行補修.一些教師主動去聽醫學專業的課程,經常到圖書館、醫院查閱相關資料,掌握醫學領域的相關知識.有了臨床學習的經驗和醫學資料研讀的底子,在課堂上才能真正把物理運用到醫學中去.講出來的物理原理生動而不空洞,學生也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時加強集體備課,及時討論教學重點、難點,分析物理在醫學實踐中的典型例子,集眾家之長,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這樣,在無形中就大大提高了每一位教師的業務水平,教師在掌握物理的同時,了解更多的醫學相關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把物理學與醫學緊密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用物理學的教學效果.
立體化的課堂教學主要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感官形成多種刺激, 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將枯燥的知識、深奧的理論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化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對于一些物理原理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我們從網上收集一些視頻、動畫,有時自己做出模擬動畫,真實形象地展現在課堂中.讓學生在感受刺激、新奇的同時,加深了對抽象原理及其在實際中應用的理解,從而更有效地突出教學中的重點, 突破教學中的難點.例如,在講理想流體的伯努利方程在現實中的應用時,制作模擬噴霧器原理.在講激光的原理時,播放激光應用的視頻等等.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啟發學生的思維, 使學生產生求知欲望,樂于學習, 輕松地獲取知識.這無疑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有著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醫用物理學的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體會到,提高醫用物理學的教學效果,首先,從思想上重視醫用物理學,充分認識醫用物理學對培養醫學院校學生科學素養及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具體做法上,要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改革教學內容使之體現“醫學”特色.注意物理知識與醫學的緊密結合,同時,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課堂教學的立體化.通過這些措施,使醫用物理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達到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培養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鞠麗榮,等.成人醫專臨床醫學專業醫用物理、化學課程設置的調查分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1):53
2 熊國欣.《醫用物理學》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9):91
3 張淑麗.醫用物理學“專題式”教學內容的構建與實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2,23(6):697